分享

中考语文备考全攻略 文言诗词

 MouseHappy 2012-05-07

专家解读考点

  考点阐释: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因此,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课标要求,中考试题在文言诗词方面的考查,基本上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从字词解释、句意理解、名句名篇背诵等方面考查积累,从诗句理解、文意领会、内容概括、感情体会等方面考查感悟,从分析诗句意义与联系实际方面考查运用,从词句品析、文意领悟、感情体验等方面考查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根据2009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的抽样分析,92套试卷中,考查文言诗词共55首,其中课内28首,课外27首。所选多为名家名篇,内容涉及写景、咏物、抒怀、劝学、励志等方面。
  题型分析及解题思路点示:
  1.诗意理解。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①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②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尽,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本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了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09年湖南永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性格:天真超脱;艺术风格:想象奇特。(意近即可)(2)拟人手法;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
  透视·助读:这两道题是从诗意理解、情感感受、品析写法的角度命制的。
  要准确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首先要知道其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李白(其时遇赦,重获自由)、贾至(与李白同时的作家,以散文著名;其时贬官为岳州司马)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了一组(五首)七言绝句。组诗原题为《陪族叔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以上选其第二首。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明月的召唤,让诗人陡生“上天”之心:“耐可乘流直上天?”这天真异想,似突兀而来,没有缘由。但是,月色不就是最好的缘由吗?因此,这一突发奇思,反作用于月色的描绘,使得月色愈发迷人。诗人奇特的想象与天真超脱的性格,不是正由此可见一斑吗?想象奇特,正是诗仙浪漫风格的体现。回答性格抓住“天真超脱”,回答艺术风格点出“想象奇特”“浪漫”等即可。
  三四句直抒胸臆。月色很美,但诗人只为洞庭醉。上天既不可得,不如留下来,向洞庭赊点月色,醉游湖上。“赊”字颇堪玩味:洞庭的清风、朗月、湖光,美不胜收,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诗人着一“赊”字,似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的珍爱与尊重,拟人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可谓巧妙纯熟。“赊”,自然是不花钱了,那么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自然也就成了“赊月色”的最佳注脚。“赊”字极见诗人性情:痴恋月色,陶醉于自然美景中,洒脱不羁,豪放而不失浪漫。
  本题的考查点落在作者的性格、诗歌的艺术风格、用语的辞格方面,更侧重于诗歌的内容把握、手法品析,这正是抓住了最为关键的部位。

常见失误分析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2009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早春(或“初春”) 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辞手法:夸张 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分析·助读:解答这道题时,由于审题不细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题干中的提示语,抓不住诗句中一些关键词语,把两首诗的不同时段答成“春天”“夏天”或“开花时”“落花时”,把修辞手法答成“衬托”“对偶”,把表达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记留住春天”等。
  诗歌描写的时令季节都是有特征的,春花秋月,莺歌雁飞,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诗歌的意象。如果说,从静态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时令季节,那么可以从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涨,刚刚平了湖岸,云气压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活跃在向阳的枝头,燕子也回归了江南水乡,这都显示了时间特征。各种颜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开着,春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
  《丰乐亭游春》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在这鸟儿啁啾、杂花乱飞之时,太守却醉了,次日酒醒,春无踪迹。表现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所以说这个时段是暮春。
  对欧阳修诗三、四两句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考生大多只看到“鸟歌花舞”的拟人手法,没发现夸张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绝不是酒醒时刻就过去了,客观上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这里作者却把它写成“酒醒春已归”,似乎在一场酒醉之后,一觉醒来春天就飕然消逝。夸张手法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这里不是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也不是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而是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当然,对于作为初中生的同学们来说,能够说出这是夸张的手法就够了。
  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其后题目。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是( )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09年江西省中考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2009年山东济宁市中考试题)
  (三)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009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
  (四)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00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试题)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2009年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
  (六)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009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七)阅读古诗词,回答12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的心情。
  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
  2009年湖北仙桃等市中考试题)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2009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试题)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2009年山东滨州市中考试题)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9年山东潍坊市中考试题)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2009年山东德州市中考试题)
  (十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2009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城 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009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试题)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诵读《关雎》,完成13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 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二)诵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4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的意思                   
  2.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3.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品味古诗,完成以下题目。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唐宣宗李忱继位前,曾进山为僧。一日游山,与香严闲禅师同行,观瀑布后对诗,香严闲禅师作上二句,唐宣宗作下二句。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从一个“作”字可以看出在瀑布的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诵读《赠荷花》《白莲》两首诗,完成13题。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 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列举以上两首诗中三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词。
  2.写出一句与荷花或莲叶相关的诗句或谚语。
  3.细读以上两首诗,说说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五)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题。

(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                    
  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 ,乙诗的送别地点是 ,两诗的共同点是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5.根据你的感情与性格,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六)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甲】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乙】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内容上看,甲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乙诗以酬诗的方式对朱庆馀的试探表明了什么看法?
  3.甲乙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词中出现的人物有。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限用四字概括)的农村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词中描绘的是一幅。(概括时要包括地域、季节、景物等内容)
  2.词中所描写的人物有哪些活动?请简要概括。
  3.品领诗歌。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词中描绘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生活感受?
  (2)王夫之说,写景“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以上这首词中最让人注目的“小景”是什么?它使整首词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②吹取三山③去。

  【注】①星河:银河。②蓬舟:指轻舟。③三山:传说中的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这首词上阕写                     ,下阕写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意思是                   
  3.用“蛐”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九 万 里 风 鹏 正 举
  4.如果说李清照的词是“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的话,你认为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哪一种风格?词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表现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                  
  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
  (十一)阅读古诗,完成13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诗中通过写景来点明时令的一句是                    ,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一句景物描写是                   
  2.诗中哪些事物使作者感物伤怀,引出思念之情?
  3.联系读过的杜甫的诗句,有哪两句和“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相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十二)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回答16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写出词的上阕内容的三个景色层次。
  2.找出词中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威猛雄奇景象的句子。
  3.解释画线语句的意思。
  4.写出词中的一处对偶句。
  5.赏析“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的修辞手法在词中的作用。
  6.说说这首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阅读训练题答案
  第一节 文言诗词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1A 2.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分析示例: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高下。(二)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三)1.“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两词即可) 2.第一问: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意思基本相同即) 第二问: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答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四)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五)1.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 2A(“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六)1.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 2.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七)1.夏夜(同时扣住“夏”和“夜”两个元素即可) 闲适(或:淡泊、喜悦、欣慰、怡然自得) 2.(1)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2)词人(作者)与同伴;(3)夜行人;(4)蛙儿们(八)1.最爱(爱) 2.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说明:须抓住两点,即描写的景物和所表现出的春的特点)(九)1.忧国伤时 2.示例一: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示例二: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感到惊心。(十)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十一)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十二)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十三)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二)1.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4.表达了诗人思归盼归的乡情。(三)1.经过千辛万苦汇集到崖前的瀑布,飞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或:瀑布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景象。) 2.拟人3.不甘寂寞(或:不满足于现状),要有所作为。(大意对即可)(四)1.卷—舒 开—合 素花—别艳(写出任意三组即可)2.诗句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谚语示例:荷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3.李商隐的《赠荷花》先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诗人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陆龟蒙的《白莲》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大意符合即可)(五)1.离别难舍 旷达宽慰之怀 2.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5.略。有自己的观点,且能言之成理即可。(六)1.甲诗表达了诗人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乙诗肯定了朱庆馀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3.比拟(或“比”“比喻”)如:甲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乙诗以越女比朱庆馀,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优秀作品。(两诗各取一例即可)(七)1.茅屋旁,溪水边,青草地上;老头、老太婆和三个小孩2.悠闲恬静 描绘示例略,符合诗意即可。
(八)1.农村早春傍晚时分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 2.采桑放牧赶路投宿 3.(1)示例略。说说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即可。(2)那面飘扬的青旗。(让赶路投宿的人看到了希望,那里恰好是宁静乡村中的一个热闹之处。)给画面带来活泼的气氛。(点出这一点即可)(九)1.梦境 答天帝问(或:抒发情感) 2.我告诉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路途遥远,前途渺茫;自己空有才学,生于离乱之世,毫无用处。 3.九万里风蛐鹏正举 4.这首词代表了女词人豪放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的苦闷和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十)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句或后两句都可以) 2.准确。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3.王诗的“空”,是一种空旷;常诗的“空”,是人的心境空灵。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诗人追求幽寂、清净、空明的境界。(十一)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边疆的战鼓,秋雁的哀鸣,凄冷的秋露。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在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感慨万端。(十二)1.壮阔的雪域;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雪山雪原;妖娆的雪后初晴。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雪中山川的壮美多娇,自然地引出无数英雄为她竞相倾倒(赞美称颂)。 4.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欲与天公试比高”,用拟人手法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6.通过传神的艺术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