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ymc369 2012-05-07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李辉

  统一战线工作历来是我们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我们党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深刻总结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伟大历程及经验,在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统战工作意义深远。

  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一)党的初期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16日到23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同时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商具体办法。这是党最早提出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和主张,形成了中国统一战线的雏形。

  (二)革命统一战线(民主联合战线)

  党的二大虽然提出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和主张,但是并没有解决国共两党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合作的问题。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党的三大经过两天热烈讨论,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指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文件还规定了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是当时能够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所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草案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并经过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即新三民主义。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使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三)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分子,使得革命营垒中原来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它们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家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团结在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周围,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全国性的政权组织。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3年1月,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名义起草的宣言正式发表,首次提出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同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一度被国民党政府镇压下去的抗日民主运动于1933年重新活跃起来。不仅工人、学生纷纷举行集合,发表宣言、通电,要求政府出兵抗日,而且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工商界、文化教育界、宗教界、海外华侨以及国民党内部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都积极活动,呼吁抗日。1935年8月,《八一宣言》强调建立包括上层在内的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为此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不论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当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而奋斗。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召开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战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瓦窑堡会议决议重申,统一战线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为了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同时为了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到1936年,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西北大联合的局面初步形成。这对国内政治局势产生很大影响,从而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各方面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五)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以后,全中国人民热切希望中国能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方式建设国家,继续坚持两党合作,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但是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所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六)爱国统一战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明确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1982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其范围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9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敞开胸怀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力量,奋力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是党的宝贵财富。回顾党90年的统战风云,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统战经验。

  (一)统一战线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基础

  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是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从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从国民革命联合阵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都是紧密围绕某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来凝聚人心,联合力量。统一战线的价值也就体现在它是否能把最广大的革命者、建设者与爱国者团结起来,形成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合力。

  组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社会活动。支持鼓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挂钩扶贫、助学兴教、科技咨询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成功地把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组织各界党外人士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建言献策活动。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优势,引导和支持党外人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的光彩事业活动。扎实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思想。组织他们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大力开展扶贫帮困等活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二)统一战线联系着最广泛的力量是源泉

  统一战线的发展不但要突出中国主题,更要有世界眼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统一战线更要立足于国内大局,团结国内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还要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是资本主义阵容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友好态度的力量,使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结成最广泛的联盟。敞开心扉,“求同存异”,中国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力量越大,朋友越多,统一战线的空间就越广。

  (三)统一战线加强的队伍建设是根本

  胡锦涛指出: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一是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要使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进行理论研究与创造。二是统一战线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统战政策需要人缘好、人格好、人品好统战干部去贯彻执行,联系构建和谐利益关系。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统战干部队伍既是统一战线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基本经验。三是党外干部队伍。统一战线发展的实践证明,培养、选拔一大批能够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各界党外代表人士,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党外干部队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搞好党与各界党外代表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和必要保证。

  (四)统一战线坚持以人为本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妥善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实质就是与人的关系,密切党与党外人士的联系,极大调动各方面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积极为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与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交流和感情联络,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加强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尊重其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引导并逐步扩大其有序政治参与。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广开知人、识人、选人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发现和掌握素质好的党外新人,坚持人本理念,使其发挥作用。

  切实尊重照顾同盟者利益。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统一战线成员妥善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做好事、办实事,不仅照顾他们的物质利益,而且照顾他们的政治利益。

  三、发挥统一战线工作优势,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由过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转变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也由大陆范围转而拓展到大陆范围外,形成了两个范围的联盟,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也因此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个方面,扩展为目前的15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因此,统一战线要发挥其优良传统,总结经验,创新思维,广泛联系拓展统战成员,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党的统战工作视野,把各类新社会组织作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调动和发挥行业协会在新阶层统战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与党和政府的团结合作。

  积极调动广大成员及联系的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题主线,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立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凝聚共识,积极破解难题,着力打造亮点,全面夯实基础,协助党和政策做群众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的政治环境,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