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经验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5-07

薛伯寿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于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学习13载,尽得蒲老之真传,并精研中医各家之学说,勤于临床,学验具丰,精于辨证,用药轻灵。兹将薛老用升降散的经验及笔者学习体会介绍如下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蜂蜜共6味组成,后世以酒性辛烈,易动火生风,而蜂蜜味甘,易致痞满,不利湿热分散,故临床应用时,多数去此2味,以其余4味入药煎汤。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极为重视本方,认为“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将之列为温病15方的总方,并灵活加以化裁,另行创制14方,共同用治22种温热病证。后世医家对杨氏温疫十五方尤其是升降散的评价甚高。薛伯寿教授负责编写《蒲辅周医疗经验》载,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以擅长治疗外感热病而著称,每年均要研读一遍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蒲老曾云:“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余治温疫多灵活运用杨氏温疫十五方,而升降散为其总方。治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