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名:吉祥天鸡樽
石种:长江芙蓉石
规格:26X22X10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收藏经历】本月前些日子刚好我看过央视一个估价拍卖类节目,其中刚好有一个宝雕宝贝叫天鸡尊。但由于是看电视节目,看过也就完事了,没放大心上。没想到几天以后自己在翻拍上个月收回的石头的过程中有了这个惊喜的发现。这个石头我原本是另一个角度赏山水意境的。但在拍摄的过程中我还是多拍摄了几个角度,准备供最后选择。我把几个角度的石头都发在了中国观赏石网论坛中,有老师当然回帖说“二图神兽很形象”,我一看回帖,果然发现这个“神兽”不是别的什么东东,正与我前不久在央视节目上看过的“天鸡尊”的形象十分相似!没想到这么巧,时过几天自己竟然会收藏到这样一方画面宝贝石头。于是上网搜索一翻,虽然最终没有搜到与电视上一样的图片,但这个玉雕鸡尊与我的石头上的画面到是更神似。我好兴奋好兴奋。

命名:甲午风云
石种:长江石
规格:28X22X10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鉴评】:大海上激浪翻波,这是鏖战中激情的释放。放眼望去,海水已经完全被染成了殷红,这殷红抒写的是民族的铮铮骨气,抒写的是国家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抒写的是对祖国的永远忠诚。画面的中下部一艘战舰首尾完整,正在激浪中行驶,动感突出。这是此石确定主题最关键,也是此石最大的亮点。而在这个亮点中,战舰的中部炮台炮筒十分形象显眼,这又成了此石的亮点中的亮点。因为有这个亮点的引导,所以战舰后部也隐约出炮台炮筒的意象了。在这只主舰的前后和右面还有几条战舰,这就够成了一个鏖战有场面。品赏此石,面对此石上的画面,我们不禁自然联想到反映中国历史上那场难忘的战争——中日甲午海战的电影《甲午风云》中的相关场景。

长江水墨石是长江石中的最具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一种画面石。
这枚长江水墨石整体构图可谓极为精美,细腻。细细品来,平地山丘延续,兀立古树奇劲参差繁茂!层次分明,浑然一体。画面成景不但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浓淡自然,布局科学合理,且动静相辅,高低相应,偃仰相携。积土成山,草木生焉,积翠成景,春意增焉。积清幽之神,呈静谧之韵。含情脉脉,韵致到心。 读此石,赏此画,令人不知不觉进入中国古代的不朽画作《芥子园》画谱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奇石仿真芥子园。

这是一枚长江红彩蜡石小精品。
石上人物画面醒似我国经典传统文化中的关公形象。
人物形象为背影式侧面像。高高的红色帽冠,长长的鲜红色头巾披及人物肩部。人物头巾下稍稍露出的的头发以及耳部轮廓为深红色。人物侧面面部为淡红色,这样,一幅完美精致的关公侧面肖像图奇妙精彩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石体整体为象征意义很的红色(多层次红色),正好象征被称着忠义千秋——义簿云天的关公的忠勇、正义与威武。



命名:国之重器——鼎
石种:长江石
规格:18X12X10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赏析:
笔画简洁,干净利落。如图如字。读图如一男子顶天立地,读文字酷似一“鼎”字。
![[长江画面石精品鉴评]:都江堰之宝瓶口惊现长江画面石上 [长江画面石精品鉴评]:都江堰之宝瓶口惊现长江画面石上](http://image51.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0814/23818713_20)
这是一枚十分稀有的彩色小品长江石。说它稀有,是指其色彩的稀有。长江石中像这样的色彩的石头十分罕见。石头画面整体以不同层次的绿色(占二分之一强)杂以不同层次的黄色。色彩上淡下浓,色彩重心上轻下重,分布科学合理。全画风格以水粉意味出之,而又显示出浓厚的油彩情绪。从画面色块构图表达来欣赏更见其极为规范而清晰:块面依次刮剔堆积出画面上的水流,河岸,高岩,亭台,丘坡,植被,房舍。细赏此石,其内江外江滔滔汩汩,其宝瓶口之垒垒抵柱,其危崖巨石之亭阁飞檐,其森森林木,其荫荫翠蔓……观之品之陶醉之心旷神怡,似有梦回都江堰之美丽的宝瓶口之意境。
![[精品鉴赏]长江彩蜡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精品鉴赏]长江彩蜡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http://image51.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0814/23818713_21)
命名: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石种:长江彩蜡石
规格:12X8.5X4cm
产地:四川泸州
鉴赏:长江画面石上以花鸟草虫为主题的画面是常见的。然而,在长江彩蜡石上却是极难出现主题明确的画面的。此枚长江彩蜡石上的主题画面,是几枝洒脱而挺拔的菊花。虽然枝头上的花朵早已凋谢并干枯而呈灰白色,但看那姿态那情势何有曾屈服于寒风之意?恰恰相反,我们从这几株菊花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昂然面对恶劣环境,并积极挑战险恶势力且充满必胜信念的形象。加之此石画面背景色以红色为主背景,并杂以部分金黄色,正好揭示出这几桥株菊花之所以敢于藐视寒风,藐视困境的内在的火热力量源泉。一边观赏此石,一边不禁让人想起了南宋郑思肖《画菊》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读此诗,再赏此石,不禁令人感叹再三,再三感叹。

命名:观音驾祥云
规格:13X15X6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拍摄:自然光干拍
石座:电脑配座

命名:寿星竹
石种:长江画面石(黄金图纹石)
规格:15X17X5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鉴赏】:这是一枚非常难得的长江画面石精品。以竹为主题的长江石也算不少,但像这枚长江黄金图纹石上的竹这么形象的却是非常罕见的:品味此竹,节劲之力度自己不必说;竹茎周遭那旁逸斜出的竹枝也不必说;甚至整株寿星竹那曲曲有度的体形也不必说,单赏那“能容世间难容之事”的一个个大大的“佛肚”,就够你称奇赞叹不已了!如果你没有见过植物中的罗汉竹,也许你不会大惊小怪,但如果你对生活中的这种植物略知一二,相信你不得不赞同鬼斧神工之论。所谓“世上有,石上有”,这话是人们在面对奇石中的精妙绝极之品时发出的赞叹惊呼之辞。我们在面对这块石头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同样的惊叹来。

命名:卧虎藏龙
石种:长江石
规格:23*20*7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赏析】:深山之中,高崖危岩,云雾弥漫,右下横卧一只猛虎:只露出头部及前半身。双耳如竖,巨嘴大张,利齿已呈,目如闪电般犀利,前爪用力下按如扑如飞。半山之中一条如云似烟之带,有如缠绕的神龙一般。真可谓绝壁天堑:兵家必争之地;也恰似盘龙卧虎,帝王将相之气。


命名:A:谈玄说妙;B:胜景如诗
石种:长江牡丹石
产地:四川江安
规格:28X24X9CM

命名:长寿神龟
石种:长江石
产地:四川江安
规格:22X19X6CM


赏析:
这是一枚十分典型的长江黄金图纹石。奇石左下面一只活脱脱的金色的狐狸!此石的可贵之处,更在于除了狐狸的外形完整,具有一定的动态之外,其头部是最大的亮点:你且细看它不仅五官俱全,特别是这回眸之时,一双竖立的耳朵特能表现狐狸的机警,小而有神的眼睛,很能表现狐狸的多疑与细心,大大的嘴巴似乎表现了狐狸的机变百出。此外那长而有力的尾巴似乎体现了这只狐狸信心十足呢。

这是一枚极为难得的画面石。
此石石种属长江石中的绿帘石大类。但一般的绿帘石,不易出现好画面。特别像这类被石友们称为绿铀石的品种上面出现好画面的更是极为罕见。
而此枚奇石上小鸭子的头部尤其逼真而完整,且小鸭的身子也比较接近真实的小鸭子——身上全是黄黄的(小鸭出生后较长时间都是身披淡黄色绒装),由此观之个人认为此石堪称精品。

命名:众山朝圣
石种:长江画面石
规格:25X20X9CM
产地:四川江安阳春坝(黄角碛)
出水时间:2009年5月
收藏:第一收藏者——李艺(宜宾日报记者)
现在收藏者:赵育和
赏析:这是一枚难得一见的精品长江画面石。说它难得,就在于此石画面的意境深厚,文化内涵丰富。虽然说长江画面石中的人物形象石是常见的,但此石不但人物形象完整,比例得当,神韵天成。更不易的是人物下面形成了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从而与人物构成众山来朝,众山朝圣之关系!中国古人就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里面就显示出了深刻的中国社会学,中国哲学,中国人际学,中国风水学……

命名:背影
石种:长江石
规格:12X17X6CM
重量:
产地:江安阳春坝(黄角碛)
出水时间: 2009年6月16日
*鉴赏:
一枚特别完整的人物形象石。它使我们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人物头部略微低下,背部微弓,身着长衫,手中似乎拿着什么,步履沉稳,心中装着无限的爱意与牵挂……总之,这一个十分经典的背影,竟与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中刻划的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神似!简直可以直接用来做那文章的插图了!
背影
配诗:赵育和
这是一位父亲呀
他这熟悉的转身
他这亲切的背影
是亮在我们黑夜里的烛光
铁路 也被时间吞掉
站台 早就变成了流走的水
和消失无踪的空气
父亲的背影呀
是长夜里摇摇晃晃的烛光
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
却因此看得更真更切
命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石种:长江水墨石
规格:16X20X6cm
产地:四川江安
收藏:赵育和
蜀道难


书楼寻踪馆转 赵育和长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