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豆的家庭做法

 風輕云淡 2012-05-08

纳豆的家庭做法

海风鲜鲜``

2008-05-01 14:16:01 来自: 海风鲜鲜``

一、使用器皿和材料 
  ①大豆500g②纳豆菌0.3g或纳豆半盒(25g)③高压锅④不锈钢盆⑤泡沫饭 
盒等浅容器⑥泡沫箱子⑦2立升长方形塑料瓶子或暖水袋⑧温度计二、蒸大豆 
  大豆充分洗净后,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一夜后,倒掉水放进高压锅内蒸到大 
豆用手捏碎的程度,大约45分钟。如没有高压锅煮也行,但煮时水一次不要放得 
太多。为了保持大豆的原汁原味,最好是蒸。 
  三、接种纳豆菌 
  纳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30分钟就能增殖2倍左右。所以500g干大豆,纳豆 
菌的使用量只需0.3g。把它用50ml热水溶解后,均匀地加入到热大豆中,迅速 
搅拌均匀,分装在7个泡沫饭盒里,厚度大约2cm,上面苫上纱布或者在饭盒与饭 
盒盖之间架上一双筷子,使其充分接触空气。因纳豆菌是嗜氧菌,接触空气是很 
重要的。但发酵好以后,要盖好盖,用胶带封住口。 
  如用纳豆制做,则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那种商标的大豆,把它冷冻起来,做为 
菌种使用。500g干大豆纳豆菌的使用量为半盒(一盒50g)。把它加入到热的大 
豆中,方法同上。 
  四、在恒温下发酵14—15小时 
  在干净的大泡沫箱内放入几瓶装满50℃热水的长方形塑料瓶子,把已接种上 
纳豆菌的泡沫饭盒摆在瓶子上。箱内理想温度是42℃。如箱内温度降到37℃时, 
瓶内重新换入50℃的热水。如此反复更换瓶内热水,发酵14—15小时,大豆表面 
产生了白膜,有粘丝出现后,大豆就变成了纳豆。盖严盖,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温 
保存。 
  如没有泡沫箱子,也可使用大纸盒,四周包上棉被和电褥子,或者箱内插入 
一只45℃的电灯泡等方法来保持箱内恒温。注意多接触空气。 
  五、后熟 
  在40℃—42℃的恒温下发酵14—15小时,然后放在冰箱内低温熟成数小时后 
,做好的纳豆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会更好。因此建议纳豆做好后,先放入冰箱 
内低温熟成数小时以后再食用。 
  六、纳豆菌的保存 
  粉末纳豆菌因处于孢子状态特别稳定,只要放在阴凉干燥处就能长期保存。 
但开封后一定要放在冰箱内低温保存。七、制作关键 
  ①注意保持40℃—42℃的恒温。 
  ②纳豆菌要接种到热热的大豆中。 
  八、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血液凝固阻止剂新香豆素时,Vk2能使新香豆素失去 
药效,所以不要食用纳豆。 
  科学的食用方法 
  纳豆虽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因它特有的臭味及粘丝,使一部分人对它敬 
而远之。那么怎样吃,臭味消失粘丝减少呢? 
  对于讨厌纳豆臭味的人,可以用一些香味大的食品如:圆葱、大葱、虾皮、 
小鱼等来中和纳豆的臭味,同时还能提高抗酸化能力。 
  讨厌纳豆粘丝的人,可以把纳豆加水稀释1—2倍后,再加入酱油等调料一起 
吃。还可以把纳豆切碎后,加入到凉汤中一起喝。 
  纳豆的最佳科学组合: 
  1.纳豆+圆葱 
  2.纳豆+大白萝卜末 
  3.纳豆+朝鲜辣白菜 
  4.纳豆+生蛋黄 
  5.纳豆+海带 
  6.纳豆+芝麻+蜂蜜 
  怎样提高纳豆的保健效果 
  1.晚餐吃纳豆效果最好。 
  通过实验,须见洋行教授认为:食用纳豆1小时至12小时之间纳豆致活酶发 
挥溶解血栓的功能。而据统计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各种血栓病,发病时间多为清 
晨及星期一。因此每晚或星期日晚餐吃效果最好。 
  2.尽可能不加热吃。 
  纳豆致活酶不耐热,加热到70℃活性就消失了。所以生吃效果最好。 
  3.必须坚持每天吃。 
  纳豆致活酶进入体内后,其活性维持半天左右。所以尽可能每天吃30g,100g 
最理想。 
  4.保质期稍过也能吃。 
  纳豆的保质期为一周,它在冰箱内低温保存过程中,还在进行着缓慢的低温 
熟成发酵,纳豆致活酶和Vk2也在不断增加。但保质期过后虽然也能吃,只是纳 
豆菌为了生存不断分解蛋白质,其结果臭味逐渐增加。 
  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纳豆菌 
  纳豆(natto),学名枯草菌。它是煮熟的大豆与稻草偶然接触而产生的。 
日本传统的做法是把煮熟的大豆趁热装在用稻草做成的器皿里,利用稻草上附着 
的纳豆菌自然发酵而做成的。用这种方法做成的纳豆中,除了纳豆菌以外,还含 
有其他杂菌,不仅卫生不过关,而且质量也不好。 
  1921年半泽博士培养分离出了纯纳豆菌,使纳豆菌商品化了。在日本以下地 
方可以买到纳豆菌。 
  成濑发酵化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