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五镇“热身”城市综合体:区域消费能力临考

 惠灵多 2012-05-08

浦东五镇“热身”城市综合体:区域消费能力临考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王齐
2012年05月08日07:41 我来说两句(0)

  随着商业地产热的发散,城市综合体这一混合产品已开始从城市中心区向外围挺进。

  3月21日,浦东新区集中推介康桥、航头、新场、宣桥、惠南等5个镇的5块城市综合体地块。其中,航头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50亩(约合23.33万平方米),康桥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6.2万平方米,宣桥项目计划用地面积2000亩(约合133.33万平方米),惠南项目用地面积12.98万平方米,新场项目用地面积约12.504万平方米。

  在仲量联行中国战略顾问部总监李杰看来,综合体大热缘于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区域重新定位,区域内交通可及性的提高,区域内居住人口的迅速导入,区域周边商务区域扩容有限而需求外溢,“个别不具备这些条件的综合体项目,未来可能难以和其他项目展开有效竞争。”

  消费能力的考量

  部分开发企业一味追求大体量,高估了辐射区域内消费能力,这将会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

  眼下,上海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热潮方兴未艾。

  李杰预计,至2013年底,上海办公楼和零售物业的租金仍将呈继续走高趋势,另外空置率将继续走低。

  据仲量联行初步统计,上海市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甲级办公楼、优质零售、四五级酒店的组合)项目大约有60-100座,在建或规划中的有40-50座。其中,浦东已建成的综合体在30-40座,在建或规划中的有10-20座。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说,综合体之所以出现过热现象,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开发企业一味追求大体量,高估了辐射区域内消费能力,这将会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开发企业喜欢照搬某些成功案例,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结果造成项目定位未能契合市场需求,给招商及运营带来困境;另外,综合体对于后期运营经验要求较高,不少开发企业是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并不懂如何去运营商业,这将会造成综合体建成后的运营困局。

  而此次计划推出城市综合体的5个镇,区域内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体。由于很多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原南汇区域,未来人口的集聚力颇为乐观。

  惠南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蔡国明介绍,惠南镇现在近30万人口,未来5年左右时间,惠南镇人口集聚将近50万。

  蔡国明说:“惠南镇整体购买力还是可以的。现在很多惠南镇居民因为买不到中高档的商品,都到浦西和第一八佰伴消费,很需要一个中高端定位的综合体。”

  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宣桥镇的常住人口约6.8万人,加上一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将引入10万人。宣桥有总量130万平方米中高档居住社区,2万户高消费水平人群。

  航头镇副镇长施学军表示,航头镇总人口近12万,3至5年大型居住区还将导入约20万人。

  康桥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李束称,康桥镇是原来南汇区域最靠近浦东的一个镇,发展较早,这个地块周边,像康桥半岛、中茂城等大量的居住区都已经成熟了。常住人口接近30万,加上周康地区有50万人口。周康地区相对大的综合体只有万达广场一个,还有支撑空间。

  新场镇则拥有大量的在建房地产项目。

  据新场镇副镇长赵云德介绍,新场镇已有万科清林径 (论坛)、虹大汇锦城 (论坛)、徐房丝庐雅苑 (论坛)、意得冠郡等房地产项目,周边有大型居住区不断建成。同时,还有住宅地块不断推出,“人口不断导入,有很大商业消费需求。”

  “规划先行再报批”

  严纳泉说,政府是规划先行,再让开发商做好里面地块的规划,然后按照好的方案,进行报批。

  在宣桥镇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严纳泉描述的蓝图中,该镇此番重点推介的综合体地块23号地块,定位为以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为主的综合社区,规划已拿到审批,23号地块总用地面积2000亩。另外,位于野生动物园站点两侧的24号地块可供开发用地540亩,还处于上报审批阶段。同时,新一轮土地规划将新增可供开发用地1800亩。

  严纳泉称,“23号地块距离轨交16号线野生动物园站仅500米。我们也会与相关企业合作,利用轨交站点,开发地下商业和地铁口商业,丰富整体产业布局。”

  宣桥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版图可谓庞大。

  “在城市综合体边上,还有预备用地2000亩,我们计划重点来做商业配套。总的开发规划加起来有4500亩。”严纳泉说。

  宣桥镇对于综合体项目推进的热情,不止体现在土地供应量上。

  严纳泉说,政府会有相关的税收优惠。另外,还会提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下水管道、动拆迁、养老安置等。

  “我们就是把资源推出来,让专业的商业地产公司去操作。就像做衣服量身定制的一样,不会说把我们的一些想法强加给企业。” 严纳泉说,政府是规划先行,再让开发商做好里面地块的规划,然后按照好的方案,进行报批,“我们对开发商的要求,就是商业用地不能散售。”

  严纳泉透露,23号地块会分批出让。今年将推出首幅地块,面积403亩。

  前述浦东五镇这次的推地决心都不小。

  李束介绍,康桥镇计划推出的综合体项目占地36.2公顷,因为规划还没批复,具体的地块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来划分,地块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来调整。

  据介绍,康桥镇上的工业园区,是1992年成立的市级工业园区,占地26.88平方公里,美邦总部就设在康桥。其定位是向张江靠拢,对综合体的需求挺大的。

  “去年,政府打造商贸航头的计划中,一个大的动作就是打造城市综合体。”施学军称,航头计划推出的综合体地块占地面积350亩,就在镇政府斜对面,也就是将来的轨交18号线 (论坛)的终点站,16号线也在此有站点。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陈中茂说,大型商业项目浦东每年都有几个。“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会比较少,后三年会比较多。

  “可供开发土地已很少”

  大型综合体的建立,要看周围5公里辐射人口数量以及购买力情况,“现在还很不成熟的,后期招商会碰到问题。”

  对于综合体热潮,业界早有担忧之声。

  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10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销售上会有压力。定位中高端的综合体项目,后期招商比较困难。

  远洋地产一位相关人士亦称,大型综合体的建立,要看周围5公里辐射人口数量以及购买力情况,“现在还很不成熟的,后期招商会碰到问题。”

  一位参与推介会央企开发商提到,其实3月21日的推介会上,有很多成熟的综合体地块,比如巨峰路上有一个建在地铁上的综合体项目,不少知名开发商都很感兴趣。

  但一位商业地产开发商则指出,现在能否消化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只要地价够便宜,就不是问题。莘庄北部,热带风暴对面,有一块地楼板价5000元/平方米,40万平方米,被新加坡一家大型地产投资公司摘走了。”

  但地方政府对于大体量综合体的消费支撑力似乎并不担心。

  李束说,他们希望地块的容积率能高一点,开发商开发出产品后,销售、持有都可以,“对我们镇有兴趣的企业比较多,外资也有,国企也有。”

  李束坦言,他们比较希望做大项目,推出的都是靠近地铁站的地块,“但现在规划还没定,根据项目再来做规划。先谈好项目,再去定。”

  纵向来看,康桥的胃口似乎并不算大。

  “商业分综合体、小社区商业、零星商业。综合体我们就推这么一块地。”李束介绍,康桥已经有五六年没有推出地块了,税收收入大部分来自工业企业和三产。工业园区和康桥镇政府是两个体制,工业用地是推出过的。而且,眼下康桥镇周边90%的土地已经推出去了,可供开发的土地已经很少。

  “不能单打迪士尼牌”

  虽然想凭借迪士尼发展城市综合体项目的难度很大,但迪士尼的入驻,会较大地改善区域内的市政配套设施,带动部分地区的居住人口导入速度,同时加速商业改造与升级。

  浦东南部还有一张王牌,就是迪士尼。这也是五幅综合体地块齐齐亮出的一个“卖点”。

  李束说,康桥有横沔古镇,被纳入迪士尼项目开发,目前还没有新场古镇那么成熟。还没想好以何种模式开发,但不想再去做周庄、乌镇那样的古镇。

  严纳泉称,“宣桥镇距离迪士尼项目仅6公里。另外,每年野生动物园的游客达120万。”

  新场镇同样离迪士尼项目很近。

  据赵云德介绍,新场镇距开发建设中的迪士尼项目仅8分钟车程,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作为离迪士尼最近的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镇,新场镇将成为商业开发投资的热土,“我们致力于寻找既注重新场古镇旅游配套开发,同时又兼顾迪士尼旅游商务外溢开发的综合体开发商。”

  新场镇的综合体项目定位似乎也与迪士尼颇为契合。

  赵云德称,新场镇3月21日推介的3幅地块,位于该镇东城区中心地段。东城区定位新场镇东城旅游综合服务区,作为新场古镇旅游配套区同时承接迪士尼乐园旅游商务外溢,规划建设成为古镇底蕴犹存、现代风情凸现的区域性综合体,“业态以旅游商务为主,具体构成比例暂未定。”

  一位商业地产开发商认为, 迪士尼在概念角度有吸引力。

  汉宇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付伟则认为,迪士尼确实是一张很好的牌,能够聚集到大量的人气,对于推动浦东综合体的建设和稳步发展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单靠这一张牌还远不够。

  “本次大浦东综合体概念的重点推荐地块,这些区域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性——所属城乡接合部,往往人口的密度、交通的便利度,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等基础指标相对较为落后。”付伟说。

  宋会雍同样认为,迪士尼效应只是一个概念。此次推出的5幅地块中,康桥、宣桥镇的招商地块距迪士尼乐园最近,分别为5公里、6公里。而从国外迪士尼布局来看,都是采取封闭式运营,这些人群很难流向五六公里外同处于郊区的城市综合体。

  不过,宋会雍也说,虽然想凭借迪士尼发展城市综合体项目的难度很大,但迪士尼的入驻,会较大地改善区域内的市政配套设施,带动部分地区的居住人口导入速度,同时加速商业改造与升级。

  “停车场也要比浦西大”

  “浦西竞争更激烈,区与区之间,一条马路就传过去了。我们浦东至少有江隔着,而且还有迪士尼……”陈中茂说,浦东有后发优势,“我们浦东地方大,做商业中心的时候,停车场也要比浦西大很多。”

  地方政府显然也不会把宝全押在迪士尼上。

  李束介绍,“我们希望拉开层次。定位高端。”据李束称,康桥镇还没有一个大型综合体。因为周康地区好几年没推出商业用地了,价格也很难说。这个计划推出的地块中,已有一块被浦东新区电视台选定了,信息中心,定位高端。

  航头综合体项目的定位同样是高端。

  施学军称,航头将打造一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端城市综合体,以产业来导入人口,文化导入人口。

  施学军认为,迪士尼的游客也会选择光顾高端购物中心,享受高端服务。此项目落成后,将会是浦东下一个高品质的高端综合体项目。

  航头的目标还不止于此。

  据介绍,除了要打造城市综合体,航头还将打造医疗综合体。

  戴德梁行华东区研究部主管Shaun Brodie表示,“任何有零售商业的综合体项目,必须针对当地居民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力进行调研与监测,以定期更改租户组合,促使零售商业保持持续利润增长,实现销售额最大化,将有助于整个综合体未来几年的可持续的销售增长。”

  在陈中茂看来,浦东有其自身优势。

  “国金中心2010年5月开业,2011年的营业额为37亿元,相当于八佰伴的水平。不过八佰伴的餐饮没算进去,我们看的是购物中心,相当于一年就加了一个八佰伴。”陈中茂介绍,今年国金中心二期又要投入了,虽然规模不大,但营业额也很厉害,里面不少大的品牌在营业额上都超过了恒隆广场。

  此外,浦东人口多,“500多万人口的日常消费,是不会流到浦西去的。”陈中茂说,大卖场这些的人流,是跑不掉的,浦东现在有40多家大卖场,一个大卖场的营业额一年也是好几个亿。

  相对来说,浦东面临其他区的竞争也较小。

  “浦西竞争更激烈,区与区之间,一条马路就传过去了。我们浦东至少有江隔着,而且还有迪士尼……”陈中茂说,浦东有后发优势,“我们浦东地方大,做商业中心的时候,停车场也要比浦西大很多。”

  先筑一道“防火墙”

  “老百姓买进去以后就变住宅了。之前有个项目,当时为了资金回笼,短期内把商务区域全卖掉了,现在老百姓在里面晒被子。那么好的一个商务环境,没有发挥楼宇经济的作用。”

  惠南镇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线,先为综合体项目筑一道门槛“防火墙”——50%的商务区域开发量。

  早报记者拿到的资料显示,惠南镇综合体项目地块分两部分推出,其中50%为商业、50%为商务,容积率均为3.0,建筑高度分别不得高于120米和100米。

  蔡国明称,惠南镇一、二、三产的比例不是很协调,也没有工业园区。未来5年左右,人口集聚将近50万。

  “按照目前惠南镇的人口集聚、产业、导向, 50%商务的体量,很多开发商都很慎重。他们现在在做方案。做好后我们会进行综合评估,如果说能消化这50%的商务体量,那么就可以把它作为可以考虑的目标客户,这个比例不可能调整,因为这个规划2010年年底上海市规土局就已经批准。”蔡国明认为,50%商务的体量,理论上是可以的。50万人口,再加周边产业的集聚,比如商飞、迪士尼,还有临港的辐射效应。

  但蔡国明并不否认“培育过程的痛苦”。

  “办公楼我们可以允许开发商销售,但要设置一个门槛,比如说你不能卖给个人,必须是公司法人。而且可以设定一个门槛,就是注册资金比如说达到500万元以上,你的税收一定要落地在惠南镇,变成惠南镇跟开发商共同去招商,这个结果是双赢+ (论坛)的。”蔡国明说。

  蔡国明解释,全部卖完政府也没意见,之所以要求开发商必须按这个门槛去做,是因为整个商务区产生的楼宇经济效应相当高。“老百姓买进去以后就变住宅了。之前有个项目,当时为了资金回笼,短期内把商务区域全卖掉了,现在老百姓在里面晒被子。那么好的一个商务环境,没有发挥楼宇经济的作用。”

  这也是惠南镇倾向于自己开发的初衷。

  “因为我们可以控制。如果说开发商摘牌以后,我们只能说提建议或要求,他们卖完了我们也没办法。”蔡国明说。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惠南民乐大型居住区是由中建八局投资建设,他们也很想争取综合体地块的开发主体权。

  开发主体博弈

  蔡国明认为,对惠南镇来说,最适合的是征地留用地的方式。这样对惠南镇村级经济也好,整体经济也好,都有一个新的增长点。若直接招拍挂,惠南镇今后就只有税收返还这一块收入。

  对于已有明确规划的惠南镇而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明确开发主体。

  蔡国明介绍,土地出让可能会有三种形式进行,第一种就是直接使用土地招拍挂的方式。谁摘牌,就谁去做整个12万平方米综合体的开发方案。其中,包括建筑形态的控制、交通对整个地块的影响、日照风气等,方案做出来以后请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就可以实施了。

  第二种形式是,进入招拍挂之前,选择几家有实力的开发商做方案,带方案招标。比如说选择五六家实力较强的开发商,根据它们各自的方案,按照方案的评审,再按照各个开发商的综合实力,作一个评估,有实力的就有优先的摘牌权。

  第三种方式,惠南镇通过征地留用地制度拿地后,按照目标企业的综合实力、方案进行评估,再合作。

  2005年,上海市出台“本市实施农村集体征地留用地制度的暂行意见”(下称“意见”)。

  蔡国明表示,根据“意见”,在惠南镇区域里,原来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按照总量5%~10%的比例可以留下来,给当地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去开发。

  若这样操作,地价按照村土地委员会出让的地价,定下后必须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去摘牌。这样一来,土地开发成本就小了,开发权就落在惠南镇。蔡国明称,惠南镇可以招几家目标开发商过来,让它们做方案,再按照综合实力,按方案,进行一个评估,再与其合作开发。

  蔡国明认为,对惠南镇来说,最适合的是征地留用地的方式。这样对惠南镇村级经济也好,整体经济也好,都有一个新的增长点。若直接招拍挂,惠南镇今后就只有税收返还这一块收入。

  蔡国明表示,“欧尚地块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它产生的效益对村级经济状态的发展确实有好处。接下来要和区、市里积极争取。如果区、市里政策上可以有所突破的话,我们觉得是可以做下去的。”

  镇政府也有自己的苦衷。

  “惠南镇目前没有自己的工业园区,财政收入一直以房产做支撑。调控后受到影响。近3年惠南镇土地没有出让,住宅和商业都没有。因为土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建设空间用地越来越小,只有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蔡国明说,如果说这一块地他们不去争取的话,“那么惠南镇今后几年靠什么养活50万人口?没有产业。”

  蔡国明称,这幅综合体用地,可能是未来5年内惠南镇推出的最大地块。

  而其他镇则更倾向于让企业担当开发主体。

  赵云德称,新场镇(政府)在东城区和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中,将全力支持和配合有意投资新场的企业家投资开发。

  据介绍,新场镇综合体项目所涉3幅地块中,有两块是已完成招拍挂,还有一块预计明年进入招拍挂程序。已完成招拍挂的两幅地块中,其中一幅已经签订初步合作意向协议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