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不成熟,在于他懂不懂“交换”; 一个人会不会成功,在于他懂不懂“交换”; 一个人快不快乐,也在于他懂不懂“交换”。 一个人不知道“交换”,那是故步自封,自我画牢,无论是情感、人际、财富……莫不如此。唯有知“交换”,善交换者,生活、事业才能风生水起。 雅虎公司的杨致远,曾被网媒评为“最差CEO”,就是因为他不知“交换”,总是怕失去。据称,当年雅虎公司拒绝了微软公司出资446亿美元的收购计划。不少人认为这是雅虎公司近年来错失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就是因为他的决策,改写了这场完全可以载入经济史册的财富交换事件。结果雅虎还是那个不温不火的雅虎,而微软不再是那个微软。 是的,“交换”需要胆识,需要痛苦的决断,甚至需要牺牲自己的巨大利益,要不怕失去。 有人说,区分“老板”和“企业家”的标准就是懂不懂的交换。对于老板来说,财富是他创造出来的,谁不能和别人分享的。而企业家不会这样想,他们也认为财富的确是创造出来的,但如果善于交换,那么可以创造双倍甚至十几倍高于自己财富的价值。 有一本《美国大萧条》的书,作者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莫瑞·罗斯巴。罗斯巴是一位研究“经济交换”的博士。他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技能和性格,每块地有各自的特色和资源,交换就从这种自然界的外部多样性而来。堪萨斯州的人用小麦换取明尼苏达州的铁矿,某人提供医疗服务来换取另一个人的小提琴独奏……如果不能交换,如果每个人要被迫自给自足,多数人想必只有饿死的份儿。 “交换”是个常理,也是生命多彩的活水源头,但事实上,我们都不善于交换,原因在于我们怕失去。所以要牢牢守住属于自己的。其实,你不付出,什么都不会得到,你只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 上小学的儿子拥有一盒五彩蜡笔,他的邻桌是一位漂亮女孩,拥有一盒五彩水笔。水笔要比蜡笔贵,儿子喜欢水笔,女孩喜欢蜡笔,两人私下交换成功。儿子把五彩水笔拿回家,还说那女同学说了,他还可以再用那盒蜡笔。儿子非常高兴,它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这是上令人开心的事,大都是因为“互相交换”后得到的。你若不信,可以去试试。 感言: 1、交换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能量转换。 2、在交换与交往中,痛苦减半,快乐倍增。 3、离开交换的常态化,就远离了当今的现代化。 4、等值交换是公平法则,价值界定因人、因地、因物、因时而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