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端宏斌 老端注:本文数据资料来自wiki百科、博闻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 —————————————— 不久之前,老端遇到一位曾经参加过战斗的老战士,我问了他一个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真实的战场,与电影和电视剧里的有多大区别?大家都知道,影视作品喜欢艺术夸张,比如某某指导员中了n枪之后还能半天不死,挣扎着说要交下半年的党费。那么真实的战场到底有多残酷呢? 老头想了想,说:如果炮弹在你不远处爆炸,那么强大的冲击波和弹片会把你身上的衣服全部撕碎,所以被炸死的人一般都是赤身裸体,全身焦黑,而电影里被炸到的人,都是衣服穿好好的腾空跃起,那是不真实的。 在老山顶峰遇到一位边防部队的副指导员,他跟我们解释了枪械口径小型化的好处。首先是单兵携带的子弹数量增加,后座力小,枪口不容易上跳。打过cs的人都知道,AK-47后座力太大,所以不能扫射;其次是现代战争单兵交火距离一般都很近,所以穿透力太强、射程太远意义不大;最后是伤敌比毙敌效果更好,伤兵会给后勤带来更大的压力。 我们都知道,火炮的口径越大威力也越大,穿甲效果也越好,但是子弹不需要考虑穿甲的问题,一枪把人打穿造成的伤害不如子弹留在体内那么严重。其实子弹的弹头都非常小,一般重量只有3.5-5克,由于弹头进入人体之后就会翻滚,而小口径弹头更容易翻滚,所以留在体内翻滚的子弹比打穿人体的子弹更可怕。
被穿透的肥皂块,出口远大于进口
这几天查了点资料,终于对子弹以及枪伤有了点了解,我们就以某人被AK-47击中为例加以说明。当一颗7.62mm口径的子弹以850m/s的速度射穿人体之后,都会发生些什么?
首先弹头会在正面射入点皮肤上留下一个直径不到1cm的小口,而弹头在经过身体时形成的巨大力量会震伤脏器,然后以570m/s的速度穿出人体,震波形成的出弹伤口直径有可能达到12cm以上!如果是爆头,创口将更为可怕,它将掀飞你三分之一的头盖骨。如果弹头恰好击穿了动脉,血液可以喷射到10米以外的地方。
在中弹倒地时,人体中约有4500毫升血液。在其后短短的几秒钟里,出血量很快达到1000毫升。一个几秒钟前还鲜艳活泼、充满思想的人,现在立即就濒临死亡。所以中了枪,决不会象电影那样,摸一下,没事儿。
有一位参加过二战的前德军士兵描述自己被击中时的情景。他说,自己刚下运兵车,就被从侧方跑来的一个拿着汤普森突击步枪的美军击中小腿,顿时他看见自己小腿上的骨头和皮飞了出来,他清楚的看见地上有自己一小片腿骨,还有一颗子弹打掉了他半片耳朵,他回忆到当时真的是刻骨铭心的疼痛,简直是下了地狱。但是被子弹击中的头5秒没感觉,但后来却是像有千百万根针刺向你。
很多人都听说过臭名昭著的“达姆弹”,传说这种子弹击中人体之后会爆炸,其实弹头里并没有装炸药,只是这种子弹进入人体之后就会自动解体。达姆弹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
话说最早的火枪用的子弹就是个小铅球,用的火药也是原始的黑火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发明了硝化火药以及膛线之后,铅弹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由于铅的熔点太低,很容易在枪管内留下铅,这样枪管就有炸膛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后来的子弹就穿了一层铜外壳。由于子弹的硬度增加,穿透力也大大增加。
19世纪的英国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的守军都很有限,一旦发生叛乱往往会面对数十倍于自身的土著人。铜外壳的子弹虽然可以把人打穿,但是此人还能跑还能跳,还能用刀来砍你。这让英军很头痛。于是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兵工厂”研制出来一种新式弹头。这种弹头削掉了前端的铜,露出了一部分软铅芯。这样一来,弹头进入人体之后,在压力作用下内部的铅芯会爆开,造成人体内巨大的空洞,而且伤口内全是铅无法清理。虽然穿透率下降,但是中弹的人立马就躺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