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从小事做起,为成功打基础 荀子曰:“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在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才是成功的法宝。 积水成海,积山成石,巨大的财富也是由小钱垒积起来的。有些人虽然胸怀大志,但却总是眼高手低,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所以他们永远也不能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名叫陈蕃。他年轻时总喜欢独处一室,日夜攻读,闭门造车,苦练内功,渴望有朝一日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让山河变色、使日月无光的大事业。当然,有此志向是一件好事,可是不好的地方在于,他认为只有读书做事业才是一个有志青年应该做的事,因此对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不问。 忽然有一日,他父亲的一个朋友薛勤来访,一进入院子就看到杂草丛生,纸屑满地,一片荒芜,满目萧然。于是薛勤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将庭院打扫一番来接待客人啊?”谁知陈蕃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应当以治国平天下为首要,区区一个院子有什么好打扫的呢?”薛勤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连一个庭院都不愿意打扫,那又怎么能治国平天下呢?” 是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我们的身边,不是有很多像陈蕃这样的人吗?他们空有一番大志向,却误以为大丈夫为人处事,应当不拘小节方能显其大气,只有轰轰烈烈才能显其魄力。殊不知,大事皆由小事而成,小事不愿做,不屑做,拒绝做,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一句很平实的话:“什么是不简单,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小事,谁都会做,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做,只有真正意识到小事意义的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胸怀大志和与众不同。对于穷人来说,更应该注重小事的效果,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眼高手低的家伙。也许生命中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就是你摆脱贫穷的转折点,就能让你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翁。 坚持从小事做起,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老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穷人要想成功不在于他做多大的事,而在于他能否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成功在于基础的积累 有一个青年以画画为生,但他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人们的欢迎,卖的很快,于是便登门请教。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那么就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说:“对,倒过来!如果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也许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年轻人惊讶地叫出声来。 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一项是艰巨的劳动,必须要有足够的基础,没有其他捷径可走,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它不到一天就卖掉了,而有价钱相当高。 几年过去了,这名穷画家成了成为著名画家,同时也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这个画家的转变告诉了人们,自己的每一份收获,都是通过辛勤的耕耘得来的,幸运之神不会毫无理由地降临到你的身上,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纵观中外历史上取得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从最初的基层开始努力做起的。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一个东西或事物都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事积多了,自然就成了大事,一个成功的人懂得从小事做起,并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因为成功来自于积累。 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小事是构成大事的必要条件,大事是小事积累的必然结果,没有小就难成其大。很多人之所以对小事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小事的真正意义,脑子里的想法总是离实际。但其实,每一件小事的处理,都需要学问和技巧,都可以锻炼人、提高人,都大有用武之地,都有着无限光明的前途。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哪一件小事不能成就大业! 伏尔泰说得好,使穷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他们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发出难以估计的力量。在生活中,有时将穷人击垮的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 不少穷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他们常会因恐惧、紧张,本能地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抗争力量。然而,当困扰他们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他可能就会束手无策。虽然小事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很微不足道的,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 |
|
来自: 生活向太阳 > 《走向成功——穷人出身必备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