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俣病

 汐钰文艺范 2012-05-09
 

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生了狂猫跳海事件.后来,有几个村民相继出现一种奇怪的病症:一开始是口齿不清、面部痴呆,后来是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高声嚎叫而死.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是什么病.此后,熊本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把猫死和人病一起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由于这种流行病最早在水俣湾出现,被称为水俣病.

 

人们为什么会得水俣病呢?原来,水俣湾的水生生物中富集甲基汞.甲基汞有靡中枢神经的作用.如果短时间内摄入1000mg甲基汞,就会出现痉挛麻痹等急性症状,并很快死亡;如果在短期内摄入500mg,就会出现肢端麻木、中心性视野缩小、语言和听力障碍等症.

 

哪来的甲基汞呢?经过调查发现,建在水俣旁边化肥厂,在三四十年代相继采用汞催化剂生产醋酸乙烯和氯乙烯.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废物排入水俣湾,他很难被消除,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食用这种水生生物,就会生病死亡.水俣病患者计900人,大多数的人死亡或残废,受威胁的人达20000以上.

 

甲基汞很稳定,也很容易被人吸收,不易分解和排泄,停留在脑中积累,损害大脑.6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对汞污染的治理,使水俣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其根本危害并未消除,只有积极改革生产工艺,少向或不向环境排放汞及其化合物,才能真正有效防止水俣病.防止水俣病的悲剧重演,仍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