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年全国理综1化学试题答案的几处不标准
2012-05-10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全国理综(1)化学试题答案的几处不“标准"

段昌平

(武汉市黄陂一中,湖北武汉430300)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70—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2010年全国理综(1)化学卷“标准答案”公布后,

本人对此作了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发现非选择题

部分有两处答案不够“标准”,现分析如下:

1第1I卷28题中D溶液只能为MgS04。不可能是

AlE(S04)3

原题:280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

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

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

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

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他几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

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

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

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

入稀HNO,,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能确定的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f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

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标准答案:(1)能确定的溶液是:A:NH,(NH,·

H20);C:BaCl2;E:H2S04;F:AgN03

(2)不能确定的溶液:B:Na2C03或K2C03;D:A12

(S04)3或MgS04……

我认为D只能是MgSO。,不可能是A1:(S04),。理由

是:根据题给信息②,“A(已推知为氨水)分别加入其

他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A

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由此说明F

是AgN03,D可能为A12(S04)3或MgS04,C不可能是钙

盐[因Ca(OH):是微溶物,加入氨水时C中未产生沉

·70·

淀1。再由题给信息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

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结合

题干信息(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和新给信息(E中有

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可推知E是硫酸,B是碳酸盐。

可溶于水且常见的碳酸盐只能是Na:C03或K2C03;C

只能为BaCl2;D为MgS04,不可能是A12(S04)3,若D为

A1:(s04),,在加入Na:CO,或K2CO,溶液时,其现象应是

既产生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这是基

于铝盐水解呈现酸性,碳酸盐水解呈现碱性,两者混

合后彼此促进水解,一定有沉淀AI(OH),和气体CO:

产生,题给信息中D只有沉淀产生而无气体逸出(只

有E中有气体逸出),是此否定了D是A12(S04),的可能。

为验证该标答的错误,本人反复做了实验:将

MgSO。、A12(S04)3的溶液分别与Na2C03或K2C03溶液混

合,观察到混合的A12(S04),溶液中能迅速产生白色胶

状沉淀和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而混合的M$O。溶

液中只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

为:

2A13++3C032-+6H20—2AI(OH)3J,+3C02t

M92++c032--一MgC03J,

该标答对教学的影响在于:忽视了强碱弱酸盐

与强酸弱碱盐两溶液混合彼此促进水解的联系,孤

立地把铝盐与碳酸盐的溶液反应当成了复分解反

应。事实上任何一种化学教科书的物质溶解性表中

都没有A12(CO,),这种难溶物存在。按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过程,理解其所以然:要

教给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避

免孤立、静止看问题。

2第1I卷30题C,H。链状且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的

可能异构体不只2种

原题:30(15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

下图所示:

化学教学2011年第2期万方数据

“硝酸"教学的几点参考

刘怀乐

(巴蜀中学,重庆40001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71一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笔者从高二化学“硝酸”一节的教学中悟出了几

个问题,期望可以给化学同仁教学时参考。

1纯硝酸怎么电离

纯硝酸就是指100%的无水HNO,。有文献指出,

纯硝酸的液体按下列平衡离解:

2HN03≠H20+N205

N205{N02++NOr

HN03+H20;士H30++NOf

而且纯硝酸(指水系溶液)还可按下式离解:

2HN03=H2N03++N03~

2什么是发烟硝酸

高中化学第二册(2007年人教版)第14页上有这

样一句话:“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

出HNO,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当

我们查阅多种文献时.发现对“发烟硝酸”的陈述有

不可忽视的出入。

(1)北师大等校编的《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

(2003年版)第531页:溶解了过量NO:的浓硝酸呈红

棕色称为“发烟硝酸”。

(2)北师大等校编的《无机化学》下:Pd(2007年版)

第575页:溶NO:于100%的硝酸中,可得一种红色

“发烟硝酸”。

(3)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下册(2007年版)第

675页:N02溶于100%HNO,中,得到一种红色“发烟

曰曰嘴扩铷学鼍鬻翔

①③卜9I‘14、_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

子质量在65~75之间,1toolA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

(2)一(4)、(6)略

(5)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

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

能的结构简式:

标准答案:(1)(CH,)2CHC兰CH3一甲基一1一丁炔

(5)CH3CH=CHCH=CH2

CH3CH2C三CCH3

C,H。链状(无支链)且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的可能

异构体不只2种(不考虑顺反异构),应该有4种,除答

案中的两种外,二烯烃、炔烃还各有一种:

二烯烃:CH2=CHCH2CH=CH2

炔烃:CH兰CCH2CH2CH3

依题意,“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没有指

明是一定共平面还是可能共平面,若一定共平面,则

化学教学2011年第2期

B只有2一戊炔一种.看来命题者的立意是指所有碳

原子可能共平面。因此,1,4一戊二烯、l一戊炔均可能

为B.即B可能有4种物质而不是2种物质。基于碳碳

单键可以转动的常识.因此,没有支链的多个碳原子

的烷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也有可能共平面,那么二

烯烃、炔烃的链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就更有

可能。当然,更直观的是组装它们的分子结构模型,

通过转动碳碳单键便一目了然。对这个不太复杂的

问题.命题者只给出2种可能结构的答案的确令人难

以理解。

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更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

题材。因此,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单是给出某个具体问

题的结果.而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

法。

欣慰的是,由阅卷现场传出的消息。这些“标答”

中的不标准处均作了调整,没有影响学生的真实成

绩。但由于高考一直是高中平时教学的指挥棒,担心

其“标答”在部分师生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故撰

写了此文。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一天一招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