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去经历

 邹肖德帝 2012-05-10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总是无限夸大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孩子学习好点儿就觉得将来一定能考上北大、清华,看到孩子和异性在一起就以为是早恋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父母没有建立起来好的自我,错误地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乃至现实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父母或者因为早年的人生理想没有实现而耿耿于怀,或者对自己当下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不够满意,但又感觉自己无力回天,于是就把孩子变成了心愿、实现梦想、争回尊严的唯一机会和希望。

    做家长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完成自己的未完成的情结,而是一味地将自己的“美梦”移植到孩子身上,不仅硬生生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更使孩子稚嫩的身心承受了双倍乃至数倍的压力。重压之下,难有完卵,这种非爱行为,其结果只能换来孩子的一次次无望和家长的一次次失望。

    正确的做法是把过度关注变成适度关心,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

    首先,父母应该认识到,一个家庭最基本的支撑结构是婚姻关系——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良好的婚姻关系。可是,当今中国家庭多以孩子为重心和联结线,夫妻之间的关系往往退居其次,甚至无暇顾及。丈夫和妻子在孩子出生之后都变成了“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孩子成为夫妻之间交流的唯一话题。这种状况下,两个大人都不自觉地把更多关注投向孩子,孩子长期处于家庭重心,一举一动左右父母视线,关爱有加照顾备至,这也是现在很多孩子知识有余常识不足、智商有余情商不足、机巧有余厚道不足的成因。其实,做父母的若想幸福,可以降低对孩子的期待,还给孩子生活的权利。这也会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其次,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人生追求,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续,更不能把自己的末了的心愿强加给孩子。虽然孩子经由父母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但孩子却有着比父母更为广阔灿烂的生命远景。身为父母,其职责不是关注孩子越多越好,而是首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充分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怎样去关注和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

    第三,放弃过度保护的心理。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过度保护的心理,岂不知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和历练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较之我们做过的那些事情,人们后悔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做的事。所以,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遗憾,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经历成长中的风风雨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