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自然水系的保护和利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桂修峰 2012-05-10

 

近日看湖北日报(412日版),沙湖被肆意填湖盖楼,面积最大时曾近万亩,如今萎缩成了“城市之泪”。历史上武汉湖泊众多,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因城市快速发展等原因,湖泊面积减少较快,中心城区湖泊由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现在的38个(包括新城区湖泊,武汉市眼下共有湖泊166个),近100个湖泊已然“蒸发”。其中,沙湖水面目前还剩4617亩,不到极盛时一半。沙湖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分内沙湖和外沙湖,内沙湖已建成湖泊公园,外沙湖眼下正在新建湖泊公园。好在近期有关沙湖周边开发填湖的报道引起了武汉市高层的重视。武汉市政府已承诺,保护武汉湖泊,未来将采取措施,确保沙湖水域面积不减少。

观此报道,内心怵然。曾几何,梦里水乡,让江城人民以“百湖之市”为骄傲的魅力武汉会有如此悲剧,能不让人痛心?让人警醒?让人反思?!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发生,只是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罢了。我们襄阳过去不也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事件吗?襄阳市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填了多少堰塘,笔者没有统计过,但就笔者所知的,远的有:将护城河东北段填了建襄阳公园,把西南侧填了建八一军招、建南湖宾馆;近的有:将七里河白马广场段建成暗涵,封闭起来,形成茶叶批发步行街,两侧开发了商住楼;将胜利街段的南渠封闭起来,直接在南渠上面建商住楼,等等。这些错误的做法已经让襄阳人尝到了苦头,受到了教训(2007712日、2008722日襄阳市区降暴雨,遭内涝。)。令人欣慰的是:襄阳人现在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去补救之。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应该引起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例如:将七里河入小清河段裁弯取直;在七里河、南渠的整治工程中,将原有的自然河堤、护坡,甚至河底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一律进行了硬化,造成了水岸景观的千篇一律,水生态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严重破坏。眼下的七里河和南渠虽经整治,功能却很单一,仅仅作为市区的一条排污水的沟渠而已,河流沿线到处可见下水道的出口,河里污水横流,夏天臭味熏人。

一条河流不仅仅是一条水道,它也是有生命的。一条有生机的河流不只是有干净的水,河流环境的各个环节都担负着创造、维持生机的任务。水岸地带应该是湿润的,涵养着各种湿地植物和两栖动物;河床必须有着多变化的物理环境,让不同习性的鱼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繁衍;河床必须透水,让河水与地下水不断地进行交换,以维持河流清澈、保持河水适温。此外,河床下的世界也是一个与水中世界截然不同的地下生态系统,孕育着许多微型生命,对维持河流的生态健康无比重要。护坡、河床被硬化整治了的河流,便失去了多样的栖息环境,河水和地下水也无法再进行交换,河流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笔者看来,一条失去生命律动的河流,无论如何都是丑陋至极的!

由河流的整治推及城市现代化的另一种负面影响,就是大量的硬化地面使得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地削弱了地表蓄水滞水能力。对雨水的截留作用渐渐地消失,造成的后果就是地下水补给日益不足,地表径流量逐年提高。

城市大都是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繁荣和发展。绝大多数的历史城市,都是先有河,后有城,许多的城市历史是沉淀在河道、湖泊和湿地上。城市水系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它还具有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消解净化城市污染物等功能。城市水系又是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天然隔离带,如果与绿带和公园结合在一起,形成“水道+绿道+步道”,那将是城市最亮丽的一道道风景,也将是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最具有生态和文化功能的城市亮点,是城市最美好的公共空间,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城市水系还是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备用系统、防灾系统和城市安全的保障系统。

城市水系既然有这么多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呢?而且城市水系——堰塘、湖泊、沟渠、河流,能够留存到现在,那是经过了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大自然的洗礼才形成的,它的存在,它的形态就是最合理的。不是我们人类说它该怎样合理才算合理,违背自然的规律,必将给人类带来恶劣的后果。合肥滨湖新区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滨湖新区在开发之前就意识到了自然水系对城市的生态维护作用。在规划中,在建设中,他们尽可能地保留一切自然的堰塘、湖泊、沟渠、河流,并结合公共绿地进行精心地规划和设计,把每一处水系建设成为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既美化了城市,又有效地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扬州市对城市水系、水景观整治的力度很大,效果也非常好。在扬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中对水景观的处理,讲究师法自然,虽为人工,宛若天成。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襄阳现在正处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襄阳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目标。尤其是“绿色襄阳”的建设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水系。襄阳和武汉在自然水环境方面实际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只是面积和规模大小不同罢了。襄阳也有丰富的水资源。襄阳因水而兴,依水而建,襄阳之美在于一江春水。襄阳中心城区有八条水系(指汉江、唐白河、小清河、七里河、襄水、护城河、滚河、淳河),遍布各个城区,形成了八水绕城的格局。同时城区还有千弓水库、连山水库、普陀堰水库、三董水库、谢洼水库、肖坡水库等等大大小小的水库、堰塘星罗棋布,为襄阳建设优美的城市景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因此,我们在建设“四个襄阳”的过程中,要善待这些自然水系,从规划到建设,都应充分地考虑自然水系对城市的生态维护作用,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要尊重自然,使水面和岸边的生态系统有机地紧密联系,将水系建成“城市之肾”,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美化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特色。仇保兴副部长曾讲过:“城市的特色离不开城市的水系,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建筑可以千篇一律,但是水系没有一个城市是一样的。”

在建设新襄阳的过程中要避免再犯历史性的错误,政府要有决心努力去改正历史上已犯的错误,恢复河流的自然属性,掀开覆盖在河流上的水泥,让那些埋在地下的河流重见天日,疏浚河道,治理污染,引清水进城,复育河流生态,美化、绿化水岸。水系的生态变好了,水变清了,水岸变绿了,城市也会因水而具有了“灵气”,与水和谐共生了。

另外,笔者还有一点建议,就是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的过程中,除了必须硬化的地面,应尽量保留自然地面,减少硬化面积。保留下来的自然地面为了避免土壤裸露,可以进行绿化、美化。这样既可以充分地美化城市环境,又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滞水能力,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减小地表径流量,减轻城市排雨水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以沙湖事件引以为鉴。衷心地祝愿我们的襄阳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鉴于武汉沙湖事件的思考

                            襄阳市城乡规划局周世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