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成长之路 重在学会适应

 gjf261 2012-05-10

少年成长之路 重在学会适应

要教育好孩子,不仅要张扬个性,也要学会协商甚至是适当妥协,要学习尊重规则的权威性、适应社会。

羊城晚报:13岁女生李欣玥因为拒绝剪短发而自杀,我们发现,社会的反应分化成两派:一者认为是女孩太固执;其余则认为学校太苛刻。

孙云晓:这个事件值得研究。我认为,把少女自杀单纯归结为学校关于发型的规定,可能并不符合事实,而且这样的舆论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学校是需要制定规则的,没有规则就无法办学,也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但关键是校方和学生之间要形成价值共识。比如说要向学生说清楚:为什么发型要统一,为什么要穿校服。如果沟通得好,师生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羊城晚报:如果在进校之前李欣玥就知道有这个短发规则,如果不能接受,她可以选择其他学校。

孙云晓:你说的很对。学校规定不能留长发,学生不同意就自杀,现在社会就谴责学校,那么下一步呢?学校要求穿校服,假如学生讨厌校服、看到校服就恶心,拒绝穿校服怎么办?再下一步呢,学生不愿意上课,不愿意学数学、化学……还能办学校吗?这就很难办了。

其实这涉及一个非常深刻、也很有意思的问题: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要逐渐适应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还要学会用合适的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对学校制定的规则可以有不同意见,但如果只是少数人不同意,就需要服从大多数。

具体到穿校服的规定,历来就有很多种意见,但是国际上很多研究都发现穿校服有明显的好处:穿了校服后犯罪率下降了。因为外人混进学生团体不容易;第二是校服是一种角色提醒;第三是避免学生在着装上攀比。但校规的关键在于是否达成价值共识。校规制定和实施,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教育、沟通的过程。

李欣玥固然是个悲剧,但从目前来看,这所学校并没有强迫学生实施规定,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归咎到学校身上。可以推断的是:李欣玥的死,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发型的规定,而是有综合的原因。如果把它只归结为发型的规定,我认为太简单化、表面化,是误导。很可能李欣玥还存在其他的“心结”,“短发令”只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媒体的报道千万不要情绪化、简单化。

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要教育好孩子,不仅要张扬个性,也要学会协商甚至是适当妥协,要学习尊重规则的权威性、适应社会,一味情绪化、个人至上的成长,孩子是没办法长大的,将来到社会上,稍微不顺心就走极端,这能行吗?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并遵守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

羊城晚报:其实,即使是以自由出名的欧美,在这些方面也有很严格的要求。

孙云晓: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有四个基本权: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欧美学校当然也有严格的规则,许多学校把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变成一种教育的过程,甚至变成一种民主参与的过程,校规不是由校方单独作出决定,孩子们也有参与制定跟自己有关的规则的权利。规则通过讨论之后,让大家充分认识它的价值,达成共识,最终少数服从多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