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趣》

 松竹201 2012-05-11

《鸟趣》

(2009-05-21 15:42:51)
谈及雅趣,我是极爱这鸟的.
孩提之年 ,在光与时间的剪影间,我大部分时光都仿佛穿梭于鸟的声与影的盛大而灵动的交叠里。也许是日久便会生起浓浓的情意,聆听着夜影斑驳间那悦耳朗润的啼鸣声,寻觅着阳光下袒露着的阳光下的矫健的飞鸟的剪影,我竟常常从心底永出一股生动而活泼泼的泉。许是年少时的花梦的纠缠,我竟无法摆脱那声的明快,那影的灵动,于是惟有无止境地放纵我那自由的灵魂与心中的火焰。不如定格一个生动的眼神,封闭我那敏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让思想的海洋决堤,任我纵情地赏悦那一份纯而美的与日俱增的爱,那对鸟之灵的欢喜与梦寐。
正是应了郑板桥所说的爱听鸟叫就要多种树,而偏偏早在爷爷那辈就在李家的大园子里种了不少树。就在那翠绿生辉的林风树影间便成了鸟的繁盛的国度。
当北方冬日的到来枯黄了叶的光泽,只剩下伶仃孤单的枝桠留下它凄凉的残影,而抬望那一方云淡天高,光与时间在瞬间结霜,成群的雁和雀结伴同行迁往了温暖的南方,那仿佛是对北方寒冬的一场最盛大的送葬。“你们要飞向何方?还会回来吗?会记得那个眷恋着鸟的孩子吗?”望着头顶迁徙的飞鸟们,我像个呆呆的孩子痴痴的发问,可没有回答,只留下单薄的枝桠间那巨大的冷却的泥土与枝条编织的鸟的巢穴,一个孩子伤感而灵动的眼神就定格在天与地的空间里幻化生命的永恒。
鸟确是种可人而灵巧的物种,就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的:每一个生物都是上帝的一种艺术性的创造,也就是说,都有它特有的美。我爱鸟,也是出于人性的本能,正如诗人无比热爱这大自然,博爱与自由。花有物语,我在甜蕊,叶与光的环绕下呼吸生命的芬芳。我是孩子,于是喜欢向往风清云淡,星光月辉。我想变做一支风筝,断了束缚飞翔的线,袭自由舒适的衣裳飞往天空那一片无止境的蔚蓝,就像那灵动的鸟儿,除了在光与叶下的小憩,独爱那天边那云端的飞翔。
鸟的啼鸣总是动人的,如笙如萧,美妙而赋予诗意了,古有“春暖鸟声碎“,几只黄鹂鸣翠柳,夜入翠咽啼,不禁令人暇思,这光阴间的啼叫该是怎样的一番味道呢,不如聆听:香樟树光泽的小叶在光下折射出斑驳的影和思念,在那融融的缝隙间,时儿传出清而脆,明而亮的啼鸣,那该是雀鸟吧,声音繁碎却又不失音韵,更像在哼唱着一段段极赋情趣的小曲儿,春来燕也归,它的黑色尾翼裁剪了我孩童时的幻想和时光的编织的布纱,听它的歌声急促,悦耳,每隔一小段鸣鸣后还会跟着发出一种特殊的类似笛子似的短促却尖锐的声音,那多是燕子在争论筑巢喜居的大事。还有布谷鸟,在记忆的片花里,每值秋末的时候,空中都充溢着槐树花淡雅的清香。我家院后的林子,远方的天空,都会徘徊着一种熟悉的声音,那是童年的音乐盒在转动发条,布-谷-布-谷,声音绵长而动人。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心也便飞回了温暖的家。还有些鸟,我大都是叫不上名字的,但那些声音也动听无比,或婉转,或轻快,或明朗,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不如只做个爱做梦的孩子,在鸟的歌声里重返温暖的故乡,仿佛山峦中一楼阁,有美人在吟唱情歌,手指在琴弦间撩拨;或是在幽谷里,这里开着人间罕见的奇异的花株,山泉在缓缓流淌;亦或是诗人或画家又在纵情山水,思想在雪白的纸上碰撞华美的火花。
我是极爱仰头寻觅鸟飞行时的姿态的,或展翅,或收缩尾翼,或扇摆,无不震撼我的心。待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云边染上绯红,鸟儿们便多数唤上自己同行的小伙伴和兄弟姐妹,嘴里衔一支花条,一片新叶,一块泥巴,翅膀上还残留着风干的家乡的泥巴,故乡的黄土,飞落的相思叶,急匆匆的归去了。只偶尔会有三四只贪玩的小家伙在空中玩耍,是留恋那心爱的竹林风,那街角幸福的屋檐,还是那从嘴里滑落的小蚯蚓,会是眷恋我吗?一个极爱鸟的孩子。就在那布着红色晚霞的天空中独自盘旋,徘徊,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飞去了,只为空空的天留下这一天最后几声悦耳的啼鸣声。
这些年过去了,我也慢慢长大了,不知是太过想念那儿时南飞的鸟儿,我也迁至南方求学,这里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就连街边也早不是杨柳依依,而是成片的香樟树,时儿鲜绿润泽,时儿漂染红晕,作为异乡之客,它们予我是生疏却那般亲切的,因为我常敏锐的觉察到隐藏在那繁茂的叶缝间的小秘密,那便是我异常熟识和喜闻的,因为我孩提之年,它们和奶奶一起为我哼唱歌谣和美妙的摇篮曲,我在那生灵的乐声中憨憨地睡去,在梦里我变成了一只鸟,在夜空中与星子们做游戏
无论生活是怎样的坎坷,茫然或是丰美,我只愿那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聆听鸟的啼鸣,就让泥土侵蚀那飘落的鸟翼的残骸和鸟冻结的尸体,用繁华的花去将它们祭奠,鸟儿们便又得以重生
《鸟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