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安部排爆领域唯一没有受伤的专家

 wps0321 2012-05-11
公安部排爆领域唯一没有受伤的专家
——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王百姓 
 
  
 
 
 
 
 
2006年,王百姓荣膺“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春兰 陈思 张乔普 文 杨光 图

引言

采访王百姓,很不容易。因为太难约。

难约,不是因为他架子大——恰恰相反,见了他之后,你就会发现,如果不穿那身三级警监的制服,他跟你我身边带着孙子逛街、去菜市场买菜的市民没什么两样:个头不高,两鬓斑白,一脸憨厚,连说话声音都不高。

难约,是因为他太忙。连续约了两周之后,记者终于打通了他的电话。

初夏,闷热,省公安厅11楼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采访王百姓其实也很容易:我们只需要坐下来,静静地听他讲述在生死线上行走40余年的故事就行了。

60岁仍在排爆一线

“来来,你们坐这里。”一进他的办公室,王百姓先拿起抹布擦起了办公桌前的两把椅子。

“上个月去了周口又去了宁夏,又是日本人留下来的航弹。”还没等我们开口,王百姓就解释起我们一直找不到他的原因。

“日本航弹里装的是苦味酸炸药,几十年不会废掉不说,与金属弹壳长时间接触后,会形成苦味酸盐,遇到震动,那些像锅巴一样的苦味酸盐一断裂,就会爆炸。”说到自己的工作,他就滔滔不绝,“航弹外面还有一层,装的是芥子气,炸弹炸了,毒气也会伤人。”

这哪像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人?

去年11月,过完60岁生日,王百姓原本说好“要好好陪陪家人,带带外孙”的,但他食言了。

刚过完生日,他就又奔赴贵州调查爆炸事故;去年春节是在南阳邓州过的,大年初二就在一个小村子里排除炸弹;除了各地跑着给基层公安部门做排爆知识讲座,只要有任务,他还是会冲上去:“都说咱是专家,人家找到我了,我能推给谁?当个排爆警察,咱干的就是这个活。”

“排爆人才不好培养。因为搞这个很危险,而且爆炸案出来后,去现场很辛苦的,要在废墟上一点一点扒、捡,才能定性;要想成为排爆专家,既得大胆心细,责任感还得特别强,这种素质的学生不好找。”

“全国很多同行,不是眼瞎,就是没胳膊没手,能够‘囫囵’的人不多,我很幸运,能好胳膊、好腿、好眼睛地在这里讲故事……”王百姓说他很欣慰,“我已经找了一个好苗子,决定好好带他,将自己拆弹和排爆的经验和技术全部教给他。”

跟炸药打了半世纪交道

1951年11月13日凌晨,二七区侯寨乡黄龙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降生了一个小生命。

小院的男女主人都已经30岁出头,在此之前生育几个儿子都相继夭折。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求儿子平安,孩子满月后,父母抱着他“闯百家”,就是到一百户人家报喜。同时,求人家给孩子起个名字以图吉利。

不想刚闯了十来家,就下起大雪。父母无奈躲到自家坟地的老柏树下避雪。看看越来越大、越积越厚的大雪,两口子就跪在柏树下给孩子取了个名字“王柏姓”,祈求祖先种下的柏树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从12岁那年开始,小柏姓就跟着父亲上山采石、安装炸药,已经跟炸药打了整整半个世纪的交道。乡亲们不懂什么爆破理论,凭的是从祖辈那里学来的经验,开山凿石,放炮打眼。时常有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山坡上经常挂上新的幡纸。

1964年,考入初中的他发现,老师把他的名字错写成了“王百姓”。他拿着课本找到老师,要求改过来。老师却没改,并且寄语小百姓,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心系百姓、有益于人民的人。

5年后,18岁的王百姓正在读高中,恰逢兰州军区来学校招工程兵。兴奋不已的王百姓,报名参加体检,成功被录用。

在闷罐车中坐了两天两夜,到了宁夏。凭着采石放炮学来的真本事和对炸药的特殊感情,加上部队有很多有关爆破方面的专业书籍,王百姓如鱼得水。1971年8月,20岁的王百姓被保送到南京工程兵学院深造。两年后,完成学业后回到部队,王百姓当起了战友们的老师:从兰州军区工程兵教导大队教员到一大队副大队长、教研室主任,他成了军区的名人。

1986年1月,王百姓转业到省公安厅治安处。

从此以后,搂着450公斤的航空炸弹在山路上颠簸40公里,独自引爆;穿着防护服轻轻剪开纸盒子,做好牺牲掉一只手的准备……这些即使在电影里看到就已经让人惊心动魄的场景、这些只要经历一次就足够铭记一辈子的场景,开始成为王百姓的家常便饭。

万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干我这一行,绝对不能失手,绝对不能说‘对不起’。失手了,连总结教训的机会都没有。”

王百姓从没有失手过。

1987年以来,他先后亲手排除了15000多枚战争时期遗留的炸弹、爆炸装置及100多眼爆破作业遗留的哑炮。多数废旧炸弹,或发现于闹市区,或发现于居民区,弹体严重锈蚀,不易分离,引信底火外露,排除难度极大。

15000余枚,只要其中的一枚发生爆炸,王百姓就是一名烈士了!

2001年7月,王百姓奉公安部之命,赶赴内蒙古,对该地7000余枚炮弹排除销毁。这些炮弹分别埋在居民区,如有一颗发生爆炸,将会全部引爆。他与当地公安机关研究了排除方案,疏散群众,向参战人员讲述作业方法,并与他们一起排弹……

王百姓在内蒙古销毁炸弹的消息不胫而走!

内蒙古其他5个地方的公安机关纷纷请他前往帮助销毁当地埋在地下长达几十年的废旧炸弹。王百姓先后奔波几百公里,在多达5处的炸弹埋藏点挖掘取弹,并安全销毁。在内蒙古8天时间,经他排除销毁各类炸弹6878枚。

9月16日,王百姓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邀请到包头市,又一次排除销毁各类炸弹1500余枚。两次赴内蒙古,他共计排除销毁8000余枚炸弹。

2003年12月13日,京广线安阳纱厂铁路大桥维护施工时,发现了三枚重磅航空炸弹。王百姓奉命赶赴现场后,认定这是一枚日本侵华时投下的航弹,时刻都有爆炸危险。他下到3米深的基坑里排除后,将航弹运到40公里外引爆,途中,他一直坐在拉弹车上。销毁时,他亲自装药,设置雷管,组织引爆。

“大家都说你是跟‘死神打交道的人’,你就没害怕过?”

“咋不害怕?人的命只有一次,怕死是本能,我也怕死。但我是个警察,是个排爆警察。警察和军人一样,明知道前面有牺牲,可冲锋号吹响了,你还是会向前冲。”

排爆“最相信现场的痕迹”。

“我干这一行,有个规矩:从不先听汇报,只看现场。”王百姓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害怕先入为主。“一旦被别人的思路牵着走,你就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见解。”20多年成功排爆,他最相信的,就是现场的痕迹。

2001年3月16号凌晨,石家庄市 5栋住宅楼连续发生爆炸,炸死108人,伤54人。这起建国以来最大的爆炸案案发后3小时,公安部紧急通知王百姓赶赴石家庄,他是唯一从省厅抽调的爆炸分析专家。

勘察现场时,专家们有的认为疑犯在这里使用了20公斤炸药,有的说是 80公斤,争论不休。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白景富点名让王百姓谈看法。王百姓说炸药“起码有200公斤。”经过紧张的勘测与分析,由王百姓执笔,拿出了专家组意见。案发后8小时,对犯罪嫌疑人靳某的通缉令发向全国;7天后,案犯在广西北海落网。这起震惊世界的特大爆炸案,被迅速破获。

“我从小就跟着大人炸石头,工作后搞城市旧楼拆除控制爆破,知道多大的炸药量才能将一栋楼整体摧毁。”回想起以往的破案经历,王百姓还是那句,“不敢失误啊!一失误,案件的侦破方向就走偏了。产生失误都是由于现场勘察不细,先入为主。”

“我向来不先听汇报。即使听,也要等看完现场后再听,我尊重现场,因为现场是客观的东西,它反映的是啥那就是啥。”

2001年3月6日,江西省万载县潭埠镇芳林村小学发生了一起恶性爆炸事故,当场炸死42人,炸伤27人,震动全国,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

爆炸发生后,公安部连派三批专家调查组,有两名爆破专家,王百姓再次被公安部点将出征。翻阅了四本几乎一模一样的调查笔录后,王百姓又奔向了爆炸现场。当天,他就根据自己的现场调查,针对以前的结论,一口气提出了12个疑点。公安部带队的领导郑重地问他:“你有没有把握?”王百姓坚定地说:“错不了。我可以拍胸脯。”至此为公安部的专案调查画上句号。

“我是个警察,破案是第一位的。”
 
 

“处理爆炸事件,首先要对它进行准确定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案件却被当成了事故,有些事故却被当成案件,甚至还有将作案人张冠李戴的情况。

“我是个警察,破案是第一位的。如果否定了已定下的结论才能破案,那我就一定会否定。”为了破案,王百姓一直坚持“只认现场不认人”,“推翻以往的结论,往往会伤害一些同志的感情。有时候得罪的不仅仅是同行,也可能是领导。”

“压力最大的,是1995年豫西某县物资局仓库爆炸案。”他说。

1995年1月31日,豫西某县物资局炸药仓库发生爆炸。王百姓奉命赶到时已经是2月4日。此时,爆炸的性质已经有了倾向性的意见:从县公安局到有关领导和专家,都普遍认为是自燃自爆。这也正是当地有关部门希望的结论。否则,70多吨的炸药化为乌有了,几百万元的损失向谁索赔?

王百姓边看现场边听目击者介绍情况。目击者看见仓库冒烟后跑去拿灭火器,等他跑到仓库前,火已经冲出来,很快就发生了爆炸。王百姓立即断定不是自燃,“因为自燃是炸药内部生热,等不到着火就会爆炸,甚至连冒烟都看不到。”

同时,根据计算两个爆炸点冲击波移动的土方量,他发现北库库存登记册上的41吨铵锑炸药少了8吨,即实际爆炸为33吨。这可疑的8吨炸药哪里去了?结合自己对各种炸药性能的熟悉和了解,他坚定了自己的意见:爆炸是人为破坏!

县公安局局长不服气,当即跟他理论。他回答:“你们先去查一查那8吨炸药的去向再说吧。” 一查不要紧,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仓库保管员梅某长期以来监守自盗,将北库炸药私自盗卖8吨,当他听说春节后物资局要分家,担心罪行暴露,便孤注一掷炸毁了炸药仓库。

妻子希望:“他能多吃几次我给他做的饭。”

熟悉王百姓的人都知道,每一次排爆,他都会留下一张照片。

“这是规矩,组织上规定这样;第二个,万一出事了,给后人留个资料,咋出事的,也给家人有个最后交代。”

2003年11月,河北省威县检察院一位检察官收到一份不平常的“礼物”:一枚制作精良的炸弹。河北警方找到了王百姓。在看了X光拍的炸弹图之后,王百姓心里忐忑不安,“这样的炸弹,在我这几十年的排爆生涯中也从来没遇到过。”

“当时心里七上八下,心里想了很多很多,真危险,这次去回来不回来,都很难说。”

决定去河北的时候,已接近下午5点,王百姓提议跟妻子吃完晚饭再动身。席间,妻子问:“炸了吗?”因为妻子知道,如果炸了再去现场,危险会小很多。“炸了。”他撒了个谎。这时,一名威县警察不明就里地插嘴说:“王老师,还没炸呢。”妻子听到这句话,眼泪就流了下来。那顿晚饭王百姓和妻子吃得都很沉重。

王百姓碰到了最没有把握的炸弹。

整整一个下午,也没想出拆弹的方法。威县公安局提出,实在不行就进行销毁。但这样一来,破案的线索和证据就和爆炸物一起灰飞烟灭了。收到炸弹的检察官眼巴巴地看着王百姓,“看到这种眼神,我决定亲自人工排除。”整个拆除过程近3个小时,身穿排爆服的王百姓早已全身湿透。

几天后,王百姓平安归来。看到王百姓走进家门,一直等候在家中的妻子流泪了。从那之后,王百姓每次出门,妻子总是往他行李里塞两个苹果,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而每当王百姓要外出执行任务时,他都会把一张全家福精心地放进行李里。

亏欠了妻子、女儿半辈子,现在王百姓给自己找了个弥补的好办法:疼外孙子。“那可是我的宝贝,一天不见就想得很。”

不过妻子陈金娥说,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他能多吃几次我给他做的饭。有无数次,我看到他在家,就赶紧去买菜、做饭,等忙昏头把饭菜做好了,他一接电话就又走了。一桌的饭菜,让我和女儿一吃两天。心里特不是个味。”

记者手记

“这是个实在人。”采访王百姓,记者一行中,有几个都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三个小时的聊天,却让一老一少两个记者发出了相同的感慨。

采访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坐在他对面听他讲故事就可以了。而且,他对每一次排爆经历如数家珍,时间、地点、当时做出的分析等,一丝不落。那一次次在生死边缘的行走,在他那里娓娓道来,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六年前,在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中,王百姓榜上有名。我作为公安战线记者,就曾经听他讲过故事。如今,六年过去了,即将退休的王百姓却依然全国各地飞:讲课、排爆,一如六年前。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几个从安阳远道而来的市民找到了他的办公室,孩子身份证出了问题请他帮忙。

我们收拾好相机、录音笔、采访本,告辞下楼。

不想,还没出公安厅大门,王百姓就追了出来:“我才发现已经12点了,你们咋也得吃了午饭再走。”诚恳之至,倒让我们不好意思起来。

再三推辞,终于“摆脱”他,走出公安厅大门。回头看,他却还站在原地,一个劲儿向我们挥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