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流氓和贵族
2012-05-11 | 阅:  转:  |  分享 
  
流氓和贵族

流氓和贵族,无疑是两个泾渭分明的阶层。流氓,出身草根,两脚泥巴,打落地起就一无所有,凭一股泼皮精神闯天下;贵族,通常都有显赫的来头,不与也不屑与普通人为伍,继承了高贵的名分和一切可以继承的东西,恪守高傲的信条和准则。流氓通常无赖,因为除了无赖他实在没有更好的武器;贵族通常高傲,因为足够的资本使他无法容忍哪怕一丁点的冒犯。流氓通常灵活,因为他毕竟没有土匪的实力,不灵活的下场往往是变成猪头;贵族通常死板,因为对已经生活在上层的他来说,对现实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损伤自己的利益。流氓因贵族而更暴露出自己的流氓,贵族在流氓面前更加骄傲于贵族的骄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涌现着这样的孪生兄弟,有的人出身流氓,骨子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贵族;有的人看起来是贵族,却往往在不经意中暴露自己的流氓本质。荆柯,风萧萧兮壮士行,“千载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那裹在寒冰般外表下的沸腾热血,明知必死的一往无前,面对死神的从容不迫,谁又能怀疑,他是个高傲到极点的贵族,这个高傲到连死神都敢嘲弄的男子;反观他的对手,赢政先生贵为秦王,更是彪炳史册的千古一帝,却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差点尿了裤子,暴跳如雷的失态和对刺客尸体的残酷处置更是失去了应有的冷静,而在以后的数次大屠杀指令中,暴露出赢政先生不但是流氓,而且是一个毫无节制、泯灭人性的大流氓。如果说,赢政先生更象是一个屠夫,那么,中国第一大流氓的头衔落在汉高祖刘邦的头上,应该是没有多少人表示反对的。刘邦出身农户,从小纠集了一帮兄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老爹痛骂了几次(如果痛打的话,刘邦先生八成会反把老爹推个跟头)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变本加厉,十足一个小流氓。在以后的楚汉征战中,刘邦的流氓气质更是表露无遗:在逃命中为了减轻重量,数次将老婆孩子推下车,被下属救回之后,居然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项羽以炖了他老爹相威胁时,他居然腆着脸要分一杯羹,活脱脱一副无赖嘴脸,搞的项羽先生也毫无脾气。反观项羽,虽然有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但他身上,的确闪耀着贵族的标志性光芒:项羽出身世家,名将之后。而刘邦则是不折不扣的乡下农民出身,当汉帝国册封皇族时,可怜他们可曾想起,十多年前,这群所谓的皇族还是一群被政府打击的地痞流氓;项羽武力超群、英勇无畏,每上阵必亲披坚执锐、冲锋在前,成皋之战以3万精兵十日内击溃刘邦四十万大军,令人目瞪口呆;而刘邦呢?可怜,他老人家逃命是天下第一,以身犯险的觉悟从来不属于他。项羽多情,他对虞姬的深情令中国无数荒淫无度的大人物汗颜,临死前一曲高歌“虞兮虞兮若奈何”更是成为传奇;刘邦从来只爱自己,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老婆孩子可以亲手推下马车,利益受到威胁时,老爹被炖成肉汤也无所谓。项羽重面子,杀气腾腾地摆开鸿门宴准备砍人,结果被刘邦几个高帽子戴上去,虚荣心一满足,马上就晕乎起来,范增老头都急得快掀桌子了,他还是没能抹下这个脸来;刘邦不要脸,该当爷爷时当爷爷,该装孙子时装孙子,决不含糊。上一秒信誓旦旦地表忠心,下一秒马上撒鸭子开溜。楚汉盟约签定的第二天,就出兵阴了项羽一记回马枪,而且做的毫不脸红。在小说中,拥有贵族美德的主角往往会取得最后胜利,而在现实中,不择手段脸厚心黑的奸雄才能够掌握局势。楚汉相争的结果有点象中国解放战争的古代版,一群当初东跑西窜的流寇型力量在流窜中不断壮大,而貌似强大无敌的敌人却被一点点地摧毁,最终完成了大翻盘。流氓的无赖让刘邦走上了强汉之路,贵族的品质却成了项羽失败的根源,历史往往是如此无常,且看看这其中的原因:项羽出身世家,加上高傲的禀性,导致他只往上看而鲜有下视,只知道借六国后裔来壮声势而忽略了百姓真正的需求;刘邦出身农家,不但明白百姓的疾苦、更了解百姓的心思。看两人入关之后,项羽将秦宫付之一炬,尽掠财宝而去;刘邦约法三章,兵不扰民。民心所向已经很清楚了。

项羽武力超群、英勇无畏,这使他养成了一切用武力解决的习惯,而作为一代名将的他确实有这个资本,但在政治上,他无疑是个标准的白痴。刘邦身上没有任何亮点,却拥有一个任何人都难以拥有的优点:善于用人和吸取意见。看楚汉征战的整个过程,刘邦本人没有任何了不起的策略,全是吸取部下的智慧。项羽一个人的智慧相比刘邦一个集团的智慧,高下也可以分晓了。项羽多情,但不能分清楚公私。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项羽的若干次决策中,包含着虞姬的成分在内。张丰毅演的一部电影中,刘邦在虞姬面前大装可怜,引的她同情心泛滥而为之求情。虽然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但以情理推测,十有八九少不了这种事。项羽重面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触犯他尊严的人不能饶恕,偏偏他在政治上的智慧实在有限,要向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就必然会反衬出他的无知,著名的“沐猴而冠”是个很好的证明,韩先生的真知灼见不能被项羽所理解,失望之极的他一句嘲弄的话语,立刻令自己变成了肉汤。刘邦则不同,他从来不相信什么“天纵英明”的狗屁话,也从来不认为接受属下意见是丢面子,觉得别人对自己没用时,可以一边大刺刺地洗脚一边叫人进来,意识到别人有用的时候,可以立刻跪在地上求教。常此以往,人才的流向就很明朗了。又想起了金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陈家洛和韦小宝,又一对贵族和流氓的鲜明对比,当流氓在现实中如鱼得水的时候,贵族却常常因为自己的信条而折翼。在儒家思想统治千年的中国,中庸之道和明哲保身成了大部分民众的基本信条,为信念而不计得失的贵族精神便成了令人嗤笑的傻瓜;在普遍以成败论英雄的势利文化氛围中,只有成功才令人景仰,失败的英雄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可怜虫。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贵族几乎只剩下“金钱”“奢华”等可怜的几个词,却把“英勇”“信义”“情义”等甩在一边,遍地的“贵族学校”正在成批地制造这样的“贵族”。流氓的命运又如何呢?流氓文化在中国便越来越盛行,“厚黑学”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处世宝典,昔日的大流氓刘邦更被奉为楷模。但信奉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只看见了刘邦先生的“脸厚心黑”,却忘记了他虚怀若谷的气度、善于用才的慧眼和统筹调度的指挥能力,这些成功的真正精髓被弃若敝履,却一门心思地对权术运用趋之若骛。若刘邦先生和项羽先生看到这样的情景,恐怕也会感慨:学贵族者学成武流氓,学流氓者学成文流氓,贵族固然要绝种,流氓身上也只剩下一些渣滓,芸芸众生,真要成为一个流氓世界了。











































献花(0)
+1
(本文系万语千言52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