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

 新加坡人間道 2012-05-11
圣淘沙岛最初只是一个小的渔村,名叫Pulau Belakang Mati,在马来语中是「背后潜伏着死亡的岛」之意。在二战中,这里是英国的军事要塞,建有西罗索炮台等工事。英军在此部署了防卫火炮,指向南方,准备抵抗日本从海上的进攻。然而,日本人最终从北面进攻和占领了新加坡,与之前入侵马来亚(现在的西马来西亚或马来西亚半岛)使用的是相同的伎俩。
1967年,英国人将该岛交还给了新成立的新加坡政府。1972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将该岛开发成国内假日旅游景区。这样,根据公众的建议,该岛被重新命名为“圣淘沙”,即马来语「宁静」之意。1974年,來往圣淘沙及花柏山的纜車系統正式啟用。
其後1980年代至1990年代,島上陸續興建多項遊樂設施,包括修復西罗索炮台、興建Singapore & Surrender Chambers 博物館、音樂噴泉及海底世界。到了1992年,來往圣淘沙陸地的天橋正式啟用。然而,圣淘沙內絕大部份遊樂設施均需收費,使當地人對該處逐漸失去興趣。因此,有一個笑話說:「圣淘沙又昂貴,也沒有東西看」。
 
共  17  张    第  1  张        上一张    下一张
 
 
因此自2006年起,新加坡政府決定在島內興建聖淘沙名勝世界及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並將島內的設施進行改建工程,以吸引本地人及海外旅客。但環保評估報告指該工程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棲息地的破壞,土壤侵蝕,氣候變化以及其他一些破壞性的生態影響。[2]
到了2007年起,島內原有的碼頭、噴泉花園、音樂噴泉及Asian Village等設施因興建聖淘沙雲頂世界及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而被迫拆卸。原址於2010年至2011年完成發展。
在交通方面,早年可通过堤道公路或經单轨列车缆车从「珠宝盒」(The Jewel Box)出发途经港湾站(HarbourFront)即可到达圣淘沙。1982年2月啟用的聖淘沙單軌列車曾經是島內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連接新加坡本島花芭山和聖淘沙島。不過到了2007年被耗资1亿4千万新币兴建的圣淘沙捷运(Sentosa Express)往来与圣淘沙与新加坡本岛的铁路系统取代。
捷运系统在2007年1月15日投入使用后,游客可以轻松的在港湾地铁站(HarbourFront MRT Station)从「东北地铁线」(North East MRT Line)换乘圣淘沙捷运,列车只要4分钟就能到达圣淘沙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