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复旦大学MFA写作研究生班的讲座答同学问

 好读书 求甚解 2012-05-12

在复旦大学MFA写作研究生班的讲座答同学问

(2012-04-27 23:50:02)
标签:

文化

在复旦大学MFA写作研究生班的讲座答同学问

 

                                                                                  陈家桥

 

    应邀为复旦大学的写作研究生班讲座,后面交流环节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写作的几个提问。

1.我们现在在开始学习写作,但我们人生经历很有限,经验不多,而且多是片断的,想写好小说,在人生经验上不够,怎么办?

答: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想可能对于每个初学写作的人都会有。经验方面的欠缺固然存在,但并非是不可解决的。我先跟你说一个练习者的写作,这是一个很短的小说,别人拿来给我看。它写的是一个关于女生宿舍里的故事,一个女孩,称为B吧,回到宿舍,发现女生A正一个人在哭,她们本是要好的,于是她就很疑惑,A为什么会哭呢?这是小说的开头,你看这里边矛盾出现了,接着这个作者写到,原来A在哭是因为另一个女孩C,刚才C还在宿舍里,那么A哭跟这个女孩C有关,再一问才知道原来C是要送A去火车站,但A没有同意,于是就知道B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原本她们A和C,在之前不仅发生了一场谈话,而且可能还涉及到她B本人.于是我们看出小说的结构,以及故事都出来了,并且我们知道B和A是好朋友,而B也想送A去火车站,但是同样A拒绝了她。好,我之所以复述这个故事给你们听,是想告诉你们,小说是要带出问题的,那么仅仅就这个故事的这个部分来说,关于女孩A、B和C之间,已经有了故事。但是,请你注意,作者后边还写到了关于女孩A在这之前大约几年间,她在学校的所有情感问题,并且这个回忆A的单个人生的篇幅超过了前边我讲的那个ABC的三个人的部分,因而这个不对称的比例就把小说拉向了另一个方向,结构上的特殊性也出来了,小说的味道也出来了.虽然是个初学写作者,但我想小说的面貌还是出来了。因此,我要告诉你的是,你不必在意你经验是否欠缺,或者说是否过于稀少或平淡,主要还在于你是否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那种特殊性,以使它进入小说。那么那个关于女孩A的几年情感回忆在与前边ABC部分的不对称中,产生了小说的效果。这是一个故事。那么我再跟你们讲另一个故事,你可以先听一下这个故事,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不仅是个故事,而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在某座城市的一个区级游泳馆,比如你们静安区游泳馆,当然真实地名是另外某市,一个年轻人总是在下午去游泳,你们知道这种区级游泳馆总是光线很暗,设备陈旧,衣柜肮脏不堪,这个人总是沉默中来往,脱衣服,换泳裤,然后跳入水中游泳。这一天,他照旧来游泳,由于光线昏暗,他一头跳进游泳池,栽死在泳池里,原来这一天泳池里放光了水,是个空池子,他却像经常那样一头栽进去。这个故事,你们听一下,会发现很意外,对吗?这可以说本身就是个小说了,但请你们注意的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写这样的故事,我告诉你们,我们完全可以对即使是这样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也可以让它发展下去,怎以办?我说,我们可以把以上这个故事,当作这个栽死在泳池里的年轻人的一个梦,你们明白吗?就是说这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梦,这个梦魇之后,这个年轻人爬出了泳池,比如他可以成为一个发生另外故事的人,比如他可以是勾引者,可以是旅行者或者别的什么。我告诉你这个故事,你们就听出来,其实经验不在于多少或重要性于否,而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这些故事中的奥秘,以及如何将这奥秘使其得以延续,一直控制着这个故事。

 

2.我们要写某个题材的时候,总会被问到,我们写这个是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没有?但我们又觉得很难回答关于意义的问题,也很难在还没有写的时候,就要明白这个意义。

答:我说关于意义问题可以放一放,我相信这确实很难回答。但是,小说是要写出来的,我们可先写,我跟你们讲一个事情,这个事情跟我后边写的一篇小说有关。在十几年前,我在昆明,和几个朋友常常路过一二一大街,那时我们发现一个很年轻很漂亮的女孩疯了,大概是云大毕业生,她会脱光衣服,坐在天桥底下,引起很多人围观,于是我们几个人就想制止这个事情,但很难办到。因为她并不准时,你虽然常碰到她脱光衣服,但并不能弄清楚她何时会出现,再后来她又正常了些,背着书包,在学校门外游晃,可以说那一带人都知道这个受了挫折的女疯子。于是我就写了一个老单身汉,还是个大学教授,他娶了这个女疯子,并且这疯子怀了孕,送到高原湖泊边生孩子,结果生了孩子之后,女疯子因为学老头一样游泳,淹死了。我告诉你们这个女疯子的原型,以及我写的这个叫作《铜》的小说,是想告诉你们,写小说需要胆识,胆识不在于你让一个老头娶了她,而在于你必须详细描写老头在面对这个女疯子,他到底怎么办?我写了这个老头的猥琐、自卑,甚至是十分恶劣的心理,我没有回避。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之前说了,小说是反权威的,也是反歌颂的,如果一个作家写一个人,就是为了正义,为了同情,而伟大地照顾,爱上并娶了这个女疯子的话,那么这样的小说就是对小说的一种羞辱,就不是好小说。好小说的必要之处在于你必须在叙述这个老头的故事时,真实地还原他的真切的体会,感受,认知与反应,只有这样才是合理的。我说这个的意思,是让你们明白,小说家这么做,才是会产生或者说有那个意义,这就回到前边的问题,什么是意义,意义就是一个作家,看到这个女疯子被围观,她的尊严被践踏,人群在丧失羞耻和道德感的时候,必须有人说不,必须有人要产生这种必然的良知和反应。但是,这只是一个常识,小说本身却是具体的,好的小说在写成之后,你才会发现,它是从常识那个意义层面作为一个基础来建立的,但小说本身却是一种有胆识的做法,胆识就在于你必须写出这个老头的全部真实存在。如果说意义,这就是这个意义的后果。

 

3.我现在想写和历史有关的东西,就是写比如抗战时候的事情,但我虚构的话,会害怕历史细节上不掌握,就是写不出历史背景来,怎么办?没有经历过怎么写具体的人物?

答:我先说哈金前边那个《南京安魂曲》,这是个写南京大屠杀的东西,我认为写的很差,对于魏特琳这个人物的刻画有问题,前边屠城的描写也非常差,哈金的小说不好。你提到的关于历史背景的写作难度问题,我想难度是存在的,但并不是说有难度,使你无法写作,事情不是这样的。我的看法是,关于历史背景,你可以写人物行为,对话,细节自然带出来,这里边有个矛盾,背景不是你理解的那样必须要设定,而是应该由作者写出来,或者说带出来,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历史本身就有复杂性,你本身的写作其实也是对历史进行接近的一部分,因而你完全可以以你的勇气,来写人在那个历史的身份下,他会怎么做,因而这么做的背后,自然就产生了他这个人的历史背景。请注意,这个历史背景的个人性,往往并不比那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更不重要。因此,我说小说是现代性的经验,是要强调私人经验的。至于你说到的,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没有那个经验,怎么刻画这个人物,我的看法是,你就要写这个人物他的选择,比如我写《别动》这个关于间谍的故事,十几年前了,比后边的《潜伏》《悬崖》早多了,这是一个关于在南京展开的中共特务打入国民党进行追杀的故事,你知道我们本身不是间谍,但间谍的生活仍然是可以写的。为什么?因为你要明白,间谍他也是人,小说是人的艺术,是写人的艺术,如果一个间谍和另一个间谍之间仅仅是暗杀,那就没法写了,此时你必然要引入其他人,比如你可以引入女人,那么好了,这时间谍在故事中的表现,所调取的就不仅是他作为间谍的经验,而是他在这个行动之前的所有的历史,这你明白了吗,就是说,你必须在写作时,把那种日常性建立起来,从而你才可以想象,因为这个经验是从普遍性中产生的,是一步步想象的。

 

4.对于您刚才回答提问时,举的女疯子的例子,但我很害怕这样的形象,但我还要去写,我怎么写得出来呢?我本来就畏惧也抗拒这样的女疯子形象。

答:那么张爱玲她有没有写到恐怖的情状,我想每个人的理解方式和书写方式都不一样,你提到的这一点,我想正好可以这样来理解,那就是你对这个形象的畏惧和抗拒,本身就是你对这个形象的态度,其实这本身也就是书写了,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就把你的这种畏惧和不认同写出来,你要知道,这样的写,实际上你也就建立了这个形象,所以说我们接近一个事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正面描述是一种,迂回也是一种,但即使是否定也是接近事情面貌的方式之一,就看你是否会真的有写作的动力来从事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