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

 玉郡书屋 2012-05-12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

长期以来,高等体育人才的培养,是采用“专才”教育,还是采用“通才”教育,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以适应2l世纪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社会化、人才个性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等口号。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模式。本文着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后,高等体育教育应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人才观

进入2l世纪,高等教育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规格人才的问题。换言之是培养“专才”,还是培养“通才”。所谓“专才”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职业性“通才”则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传统的人才质量观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学生掌握知识多与少、深与浅来评价人才质量的优劣、教育质量的高低。这种人才质量观根深蒂固,认为考试分数高的是人才,上大学的是人才,上大学就是“读书”,书读得越多越深水平也就越高。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广大家长头脑之中,而且在相当部分的教师心目中也有这种想法。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培养“深井型”的所谓“专才”。国外一位学者对今日中国大学生的评价是:ABC很好,熟悉美元、英镑;不懂长城、黄河;不知道文天祥、岳飞;不熟悉《论语》、《孟子》,不了解中国文化。…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很多实际上具有职业技术培训的性质,强调“专才”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培养人才,应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才”。大学的意义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整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正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上走向相互透和相互融合,未来的创新热点往往集中在学科的交叉点上;与此同时,当今人才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据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发展,美国人平均每人一生流动12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人平均5年改换一次工作。而笔者曾对广州体育学院83届毕业生毕业20周年后的工作岗位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l位毕业生中约60(90)的人已不在体育专业的岗位上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客观上要求现代的人才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专业口径宽,适应能力强,转型快,是一种文理相通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迅速进行调整。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曾对113l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等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业。因此美国主张在加强基础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l世纪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换言之,2l世纪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当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避免“干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通才”教育并不等于抹杀个性发展。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从社会发展看,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同样道理,全面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高层次的个性发展也无法实现。所以说“通才教育”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我们要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教育观

人才观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在“知识就是人才”这种思想影响下,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在“三基”教学范畴,将学习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之中,恪守以书本为中心讲授的单向传授方式。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推崇“述而不作”、“坐而论道”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理念,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比较忽视。教师讲,学生记,把学生当作容器,直接灌输死知识,习惯于过多过细地讲授,把知识嚼烂喂给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这样不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更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在考试环节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性的考试,而忽视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求理解,只重视记忆。背得越多越死,考试得分越高。久而久之,在这种“贝多芬”考试方式指挥棒下,培养了一批精于背书,善于考试,缺乏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考试机器,一流的考生不等于一流的学生。在术科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而对技术动作分析、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讲解能力、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甚至遗漏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示范,而分析动作、组织教学、组织竞赛则相当陌生。总而言之,在传统“人才观”的思想束缚下,教学中只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记忆而忽视思维;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参与;重视知识的量而忽视知识的质;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重视学生被动接受而忽视发现创新;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当前教育不同程度地并存“三种教育观”,即“双基观”、“智能观”和“素质观”双基观是指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智能观则是指人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通过重新审视知识和能力的价值,进而强调教育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这种教育观从注重知识的“量”转化为注重知识的“质”;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化为强调学习过程;从要求学生学会转化为要求学生会学。但这种教育观忽视了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仅注意了人的智力发展要求。站在2l世纪的门槛上,人才的新标准、新理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促使教育目的观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教育更好地培养现代人的必然结果。“素质观”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是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科学教育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1998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实际上,我们哈佛的学生很少在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之前进行真正的专业训练”。由此可见,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而闻名于世,这与它们强化本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缺乏依据。人们即使有发明、创新的天赋,也会因缺乏深厚的知识而失去“支撑点”,最终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应该是既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加强通识教育,要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既要有“一技”之长,更要能融会贯通,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新型人才。

3对策观

2l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古人云:“人才是兴国安邦之本”。现代人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培养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此,要对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总结。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观念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二是从传授专业技术的“授技型”向“育才型”的转变;兰是从传播专业知识为主向真正地、全面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要克服传统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唯上、唯书”的思想束缚,要做到教动态、教思路、教方法,鼓励学生对现状质疑,向权威、向假设挑战。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满足于“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正如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对学生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其次要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决定了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落实。再次要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教育要适应现实,更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适度超前,那种“将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将来用”的做法和思路与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实格格不入。我们一些课程的教材内容几十年如一日,仍然是老框架,内容、观点陈旧,基本处于凝固状态,对新的研究成果反应迟钝,严重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已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的要求,更不能实现培养目标。据有关研究报道,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50年代为15年一个周期,80年代后已是35年一个周期,与之相对应的教材更新速度也应同步,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的人才才能占领制高点。最后要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们常说: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们能否占领竞争的制高点。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大国,我们一直满足于“四大发明”而沾沾自喜,“四大发明”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什么时候才能摘掉“世界工厂”的帽子,根本的切入点必须从教育入手。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长抓不懈,抓出成效。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各门课程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因此,必须加强对“未来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系统工程”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