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历史复习迎考的六点建议 20120321

 10同心圆10 2012-05-12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高中历史复习迎考的六点建议  
胡国安 
  2012年高考向我们走近了。随着高考时间的迫近,考生该如何进行考前的最后冲刺复习呢?在此,提出历史复习的六点建议,供各位选择加试历史学科的考生参考。
  第一、重视2012年历史高考考纲,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高考考纲中有明确的考试范围。考生可以在前期全面复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考纲涉及的历史概念、历史事实相关的内容、特征、看法等,进行重点梳理和掌握,做到“有的放矢”。如2011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第6题“商王”与“诸侯王”、第13题“致良知”的“良知”等考查考生对于概念内容的理解,非选择题中第34题考查考生对“《汉穆拉比法典》”与“罗马法”两部法典特征的理解。

  第二、重视2012年历史考纲涉及的历史地图知识,将历史知识与地图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历史地理知识是学习历史学科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考生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可以将与考纲有关的地图集中起来复习,也可以上升难度,尝试将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有可比性、相联系的历史事件,组合到一张地图中去认知。如丝绸之路地图与新航路开辟地图的组合等。2011年选择题第10题“三国鼎立形势图”属于简单认知,第12题“诗人分布图”,属于历史地理的组合信息,相对比较复杂。

  第三、归纳总结历史的阶段特征、时代特征,形成清晰的历史感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理清头绪,轻装上阵,“给脑子有转动的空间”。同时,要突出历史的答题方向,注意避免拘泥于历史细节。如将中国的传统社会划分为文明起源、文明社会阶段、帝制阶段等,并注释文明起源阶段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地域分布等社会特征,文明社会阶段的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

  第四、依据考纲层级中的“B、C”等级分布情况,归类为一个个复习主题,锻炼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大跨度题的归纳能力如2011年非选择题第35题的主题“选官制度”,从西周到唐朝跨度了2000年左右。第36题的主题“时代与史家”,跨度了2000年左右。而这类考题中一般考查考生的评价与叙述等技能,所以,在主题复习时要注意历史概念、历史事实的特征区别,便于比较分析、判断与评价。

  第五、注意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的上位知识,训练思考问题的视角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历史事实和历史细节的具体形象性、有趣性、无需思考等特点,适合考生记忆而倍受青睐。但是,高考试题应答中要求考生从材料或者图表中,概括出基于事实之上的知识或观点,这考查了考生不仅能“思考”,而且会“思考”的能力。答案中必须“史论结合”,空洞的观点或没有观点的事实,都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答案。因此,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尝试从历史事实中抽象出总结性的语句,形成一般的认知或观点,这是历史学科的“智慧”。

  第六、适度地做些针对性的应试训练题,提升自己应试能力和适应考试的心理环境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在试题构成、试题类型、考查角度、应答要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其中,有近20%以上的能力考查超纲部分,既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水平,也考查了考生一定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建议考生将平时训练、考试中的错题,按照考查的内容、角度、题型特点等,分类整理,进行重点突破,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如2011年上海高考题第30题属于直接概念判断题(即直接证明夏的存在,而不是直接证明夏的传说),技巧在于寻找“靶心”,第33题属于完整概念判断题,技巧在于寻找“靶围”等。

  总之,历史学科不仅在于“学”,更在于“思”。“学”只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是一个静态的知识积累,而“思”能引发迁移和联想,激活灵感和智慧。但愿考生能给自己留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一回老师或命题人,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力争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级教师  胡国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