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术甲子篇

 zrs2711 2012-05-12

(一)历术甲子篇 导读   《历术甲子篇》是一部历法书,不是起自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的编年表。篇中,在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之後,逐一列出了天汉元年、太始元年、征和元年等年号、年数,直至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因此,极容易误解,若以为这是汉太初改历以后的编年表,这就是错误的了。深入研究之后,便可发现其中奥妙。
   
清张文虎《史记扎记》中说:历术甲子篇,志疑云:此乃当时历家之书,後人谬附增入太初等年号、年数,其所说仍古四分之法,非邓平、落下闳更定之太初历
  
《历术甲子篇》每年标出三项内容:
    1
、平年或闰年:平年曰十二即十二个朔望月354天。闰年曰闰十三即十三个朔望月384天。
    2
、前後大小余:曰: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日之奇分也
       ①
前大余:是前子月朔日干支。前小余:是合朔日时分。
       ②
後大余:是前子月冬至日干支。後小余:是冬至日之时分。
    3
、给出了干支纪年的古代干支异名(见上干支异名表)。
   
篇末,右历书以下有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日也。不可解。《正义》己经指出:右历书以下,小余又非是。应准前解,小余是日之余分也
   
中国传统历法有两大问题须要解决:
   ⑴
必须是阴阳合历:我国古代历法为阴阳合历。上面前大小余是阴历;後大小余是阳历。由于十二个朔望月小于一回归年,十三个朔望月又大于一个回归年。为了更好的调配回归年长度与朔望月的长度,四分历使用了大於年单位:章、蔀、纪、元。
     1
、一章:19年为一章,235个月(6939.75日)。
     2
、一蔀:4章为一蔀,76年(940月,27759日)。
     3
、一纪:20蔀为一纪,1520年。
     4
、一元:3纪为一元,4560年。
        
岁实:365 日。     朔策:29
   
欲使朔望月与回归年得到协调,必须采取置闰的办法。实测己知19回归年等于235个朔望月,则1回归年等于12 朔望月;也就是说,以12个朔望月为一年(平年)计,必须在19年中加入7个闰月(闰月13个朔望月),才能与19回归年的日数相等。19回归年是一个置闰的完整周期,称为一章。
   
一章共6939 日,尾数 日,既不便于推算,又不适于干支纪日,于是就组合4章为1蔀,以消除分数,得27759日。由此可知:
    1
= 4 = 76回归年 = 940朔望月
    1
朔望月 = = 29
    ⑵
各数据适合于干支计算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编制历法中,各种数据的推算,必须与干支配合,才有利于纪日之用。1蔀之日27759日,而干支以60为周期。
    27759 ÷ 60 = 462…………39
(日)
   
1蔀之日不是60干支的整倍数,尚余39日(即39干支序数),称之为蔀余。也就是说,第一蔀若起自甲子日,则终于壬寅日;第二蔀起自癸卯日……。为了调整蔀首日干支的循环周期,使蔀首日重新回到甲子日,必须积二十蔀之日数,除以60,始无余数。
    27759 × 20 ÷ 60 = 9253
(无余数)
   
这就是二十蔀的由来。
    ①
二十蔀蔀余表

甲子蔀 0

己卯蔀15

十一

甲午蔀30

十六

己酉蔀45

癸酉蔀39

戊午蔀54

十二

癸酉蔀9

十七

戊子蔀24

壬午蔀18

丁酉蔀33

十三

壬子蔀48

十八

丁卯蔀3

辛酉蔀57

丙子蔀12

十四

辛卯蔀27

十九

丙午蔀42

庚子蔀36

乙卯蔀51

十五

庚午蔀6

二十

乙酉蔀21


   
张汝舟先生在表中立了蔀余,很重要。蔀余指的是每蔀后列之数字。《历术甲子篇》只是四分历一元之第一蔀(甲子蔀)七十六年。所余前大余为39 (即太初第七十七年前大余三十九),进入第二蔀即为癸卯蔀蔀余。以后每蔀递加39,就得该蔀之蔀余。如果递加结果超过了一甲数60.则减去一甲数。
   
一纪二十蔀,共1520年,甲子日夜半冬至合朔又回复一次。但1520年还不是干支60的整倍数,所以一元辖三纪,4560年,才能回复到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夜半)冬至合朔。这就是一元三纪的来由。
   
如果我们将二十蔀首年与公元年份配合起来,就是下面的关系。(见下页)十六蔀己酉,蔀首年是公元前427年,又是公元1094(北宋哲宗绍兴元年)。公元1930年乃第七戊午蔀首年,公元2006年乃第八丁酉蔀首年。推知2004年当为戊午蔀第七十五年。
   
二十蔀推算表

   一甲子蔀
   -1567
   -47 ·1474

   六己卯蔀
    -1187
   334·1854

   十一甲午蔀
     -807
     714

   十六己酉蔀
     -427
     1094

   二癸卯蔀
   -1491
   30·1550

   七戊午蔀
    -1111
   410·1930

   十二癸酉蔀
     -731
      790

   十七戊子蔀
     -351
      1170

   三壬午蔀
   -1415
   106·1626

   八丁酉蔀
   -1035
   486·2006

   十三壬子蔀
    -655
     866

   十八丁卯蔀
     -275
      1246

   四辛酉蔀
   -1339
   182·1702

   九丙子蔀
   -959
   562·2082

   十四辛卯蔀
    -579
     942

   十九丙午蔀
    -199
     1322

   五庚子蔀
   -1263
   258·1778

   十乙卯蔀
   -883
    638

   十五庚午蔀
    -503
     1018

   二十乙酉蔀
    -123
     1398


  

      
一甲数次表

     0
     
甲子

     10
     
甲戌

     20
     
甲申

     30
     
甲午

     40
     
甲辰

     50
     
甲寅

     1
     
乙丑

     11
     
乙亥

     21
     
乙酉

     31
     
乙未

     41
     
乙巳

     51
     
乙卯

     2
     
丙寅

     12
     
丙子

     22
     
丙戌

     32
     
丙申

     42
     
丙午

     52
     
丙辰

     3
     
丁卯

     13
     
丁丑

     23
     
丁亥

     33
     
丁酉

     43
     
丁未

     53
     
丁巳

     4
     
戊辰

     14
     
戊寅

     24
     
戊子

     34
     
戊戌

     44
     
戊申

     54
     
戊午

     5
     
己巳

     15
     
己卯

     25
     
己丑

     35
     
己亥

     45
     
己酉

     55
     
己未

     6
     
庚午

     16
     
庚辰

     26
     
庚寅

     36
     
庚子

     46
     
庚戌

     56
     
庚申

     7
     
辛未

     17
     
辛巳

     27
     
辛卯

     37
     
辛丑

     47
     
辛亥

     57
     
辛酉

     8
     
壬申

     18
     
壬午

     28
     
壬辰

     38
     
壬寅

     48
     
壬子

     58
     
壬戌  

     9
     
癸酉

     19
     
癸未

     29
     
癸巳

     39
     
癸卯

     49
     
癸丑

     59
     
癸亥

 

 

(二)《历术甲子篇》原文释例:
    ①
【原文】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
冬至。
   
正北    十二   
   
无大余无小余
   
无大余无小余
   
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甲寅)
   
【浅释】
   
所谓甲子篇,即20蔀中的第1蔀甲子蔀,蔀首日甲子。干支序号为0176年,以下顺次排列朔闰谱。这里虽只列1蔀朔闰法。其他19部与之同法同理,所不同者唯蔀余(即蔀首日干支序号)而已。
   “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元年即四分历甲子蔀第一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即该年名为甲寅。此处言岁名而不说岁在。可知此字不是岁星之,而只是指此年,与岁星纪年划清了界线。
   “
月名毕聚。《尔雅·释天》月在甲日毕正月为陬。作为历法,是以冬至为起算点,冬至正在夏正十一月(子月),即此历以甲子月(子月)起算。聚与陬、鲰相通,从《次度》可知,鲰訾为寅月,此处正月为陬即以寅月为正月。
   “
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日得甲子即甲子蔀首日为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即这天的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字后人妄加。应删。将子、丑等十二辰配二十四小时,子时分初、正,包括231点两个小时,那是中古以后的事。
   
上文告诉我们,这部历法的第一蔀开始于甲寅岁、甲子月、甲子日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时刻。即所谓历始冬至,月先建子,时平夜半”(《后汉书·律历志》)
    “
正北以十二支配四方,子属正北、卯属正东、午属正南、酉属正西。此年前十一月子时0点合朔冬至,故日正北
    “
十二记这一年为十二个月,无闰月,平年。有闰月的年分为闰十三   
    “
无大余,无小余;无大余,无小余前大余为年前十一月(子月)朔日干支号;前小余为合朔余分(朔余)。后大余为年前十一月冬至干支号;后小余为冬至余分(气余)。此处前、后、大、小余均无,即说明在甲子日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正与前文相应。
    ②
【原文】 十二
   
大余五十四    小余三百四十八
   
大余五    小余八
     
端蒙单阏二年(乙卯)
   
【浅释】:此年乙卯年。端蒙,乙;单阏,卯。
由前文可知,前大余、前小余与年前十一月合朔有关,属于太阴历系统;后大余、后小余与年前十一月冬至有关,属于太阳历系统,两者的结合,就是阴阳合历,这就是中国历法的特点。
大余五十四如前所述,太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六大六小,30×6+29×6=354()'354 ÷ 60 = 5………54()。查干支表,54为戊午,即知此年前十一月戊午朔。
小余三百四十八:按四分历章蔀,一个朔望月为29 (朔策),一年十二个月,29×12+ ×12 = 348 + 6  = 354  (),此处只记分子348,不记分母940
   
换句话说,大月30—29 = (),多用了441分;小月29日,尚余499分,一大一小,499—441=58()。一年六大月六小月,58×6=348(),这就是该年前十一月朔余。
    348
分意味着什么?化成今天的小时: ×24=8.885(小时)
    60×0.885=53.1
(分)
    60×0.1=6
(秒)   
   
就是说,该年前十一月戊午日八时五十三分六秒合朔。
   
大余五一个回归年365 日,以60干支除之。365 ÷60=6……5 ()。后大余只记冬至日干支号五。查一甲数次表五为己巳,即该年前十一月己巳冬至,为十一月十二日。(朔为戊午)
   
小余八:后大余已记整数五,尚余为运算方便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四倍,即化 为 ,此处只记分子八,不记分母,即为后小余。 ×24=6(),即说明该年前十一月己巳(十二日)六时冬至。
   
为什么要化为?为了便于推算一年二十四节气。因为当时用平气,冬至已定,其他节气均可推出:
     365 ÷24=15………
5 ()
     5 =5 = (
)
     168÷24(
节气)=7()
   
即每个节气均有15日 分之差。从冬至起算.逐一叠加。可以算出每个节气的干支和气余。可见四分历创制者是何等聪明智慧、精研巧思!
   
明白了《历术甲子篇》元年、二年的编制,就可逐月排出朔、气干支了。
   
由以上推算可知:在推算朔日时,由于大月亏441分,小月盈499分,所以凡朔余大于441分者为大月,小于441分者为小月。因为每两月(一大一小)要盈58分,所以逐月积累,小月朔余大于441分变大月,这就出现所谓连大月,如二年之辰月。但二年十二个月仍为六大六小,所以该年总日数并未变。有的年份出现连大月,会使全年十二个月变成七大五小(355),后面将会遇到。
   
在节气推算中,后小余(气余)321位干支。每月中气间相隔3014分:可逐一垒加推出。如前所述,一个回归年(365 )大于十二个朔望月(354)11 日,两年即多出22.5日,所以二年亥月(十月)小雪甲辰,已是该月22日了。到了第三年即多出33 日,必置闰月加以调整。
   
【原文】游兆执徐三年(丙辰)    闰十三
   
大余四十八    小余六百九十六
   
大余十    小余十六
  
【浅释】此年丙辰年。
  “
前大余54(二年前大余)+54(二年日干支余数)=108        108÷60=1……48(壬子)
  “
前小余348(二年前小余)+348(二年朔余)    =696()
  “
后大余5(二年后大余)+5(二年气干支余数)=10(甲戌)
  “
后小余8(二年后小余)+8(二年气余)=16()
   
即该年前十一月壬子朔甲戌冬至。此为闰年,可排出下列
   
三年丙辰朔闰表:

月份      

    余分

    中气

    余分

子大 壬子 48

    696

冬至 甲戌 10

     16

丑小 壬午 18

    255

大寒 甲辰 40

     30

寅大 辛亥 47

   

惊蛰 乙亥 11

1244—32

卯小 辛巳 17

    313

春分 乙巳 41

     26

辰大 庚戌 46

  

清明 丙子 12

840—32

巳小 庚辰 16

    371

小满 丙午 42

     22

午大 己酉 45

 

夏至 丁丑 13

436—32

未小 己卯 15

    429

大暑 丁未 43

     18

闰大 戊申 44

   928

(无中气)

     25

申大 戊寅 14

487—441

处暑 戊寅 14

032—32

酉小 戊申 44

    46

秋分 戊申 44

     14

戌大 丁丑 13

 

霜降 戊寅 14

     28

亥小 丁未 43

    104

小雪 己酉 45

1042—32


   
由上表可知,未月之后应为大月戊申朔,该月晦日应为丁丑;而未月中气大暑丁未,下一个中气处暑戊寅,后于丁丑一天,不在该月之内,该月只有节气立秋壬戌而无中气处暑,故设闰月,此为无中气置闰。古人最初采用过岁末置闰,即闰月设置在岁末,但卜辞中就有闰在岁中的记载,可见闰在岁中和闰在岁末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并用时期。一般认为,汉太初(公元前104)改历后才使用闰在岁中(即无中气置闰法)
   
其实,后大余减前大余,也能大致判断出该年闰年、闰月的情况: 后大余10—前大余48=70—48=22
   
说明该年冬至已到年前十一月二十三日.该年又有回归年与十二朔望月相差的11 日,说明该年必闰。
    11 ÷12=0.9375      
二年22.5+0.9375×8=30
所以三年从冬至起算的第八月后置闺。

 

 

(三)历术甲子篇的归纳
《历术甲子篇》朔闰气余表

年次

日数

前大余    小余

后大余   小余

闰月

1

354

  0        0

  0        0

 

  2

354

五十四    348

       8

 

  3

384

四十八    696

       16

六大

  4

355

十二      603

十五     24

 

  5

354

        11

二十一      0

 

  6

384

       359

二十六      8

三小

  7

354

二十五    266

三十一     16

 

  8

355

十九      614

三十六     24

 

  9

383

十四      22

四十二      0

十二小

  10

355

三十七    869

四十七      8

 

  11

384

三十二    277

五十二     16

九小

  12

354

五十六    184

五十七     24

 

  13

354

五十      532

        0

 

  14

384

四十四    880

        8

 

  15

355

      787

十三     16

 

  16

354

      195

十八     24

 

  17

384

五十七    543

二十四      0

一小

  18

354

二十一    450

二十九      8

 

  19

384

十五     798

三十四     16

十小

  20

355

三十九    705

三十九     24

 

  21

354

三十四    113

四十五      0

 

  22

384

二十八    461

五十        8

七小

  23

354

五十二    368

五十五     16

 

  24

355

四十六    716

  0        24

 

  25

384

四十一    124

        0

三大

  26

354

      31

十一       8

 

  27

354

五十九    379

十六      16

 

  28

384

五十三    727

二十一     24

十一小

  29

355

十七     634

二十七      0

 

  30

383

十二      42

三十二      8

八小

  31

355

三十五    889

三十七     16

 

  32

354

三十     297

四十二     24

 

  33

384

二十四    645

四十八      0

五小

  34

354

四十八    552

五十三      8

 

  35

355

四十二    900

五十八     16

 

  36

384

三十七    308

       24

一大

  37

354

      215

        0

 

  38

384

五十五    563

十四       8

九小

  39

354

十九     470

十九      16

 

  40

355

十三     818

二十四     24

 

 

 

 

 41

384

      226

三十       0

七小

  42

354

三十二    133

三十五      8

 

  43

354

二十六    481

四十      16

 

  44

384

二十     829

四十五     24

四小

  45

355

四十四    736

五十一      0

 

  46

354

三十九    144

五十六      8

 

  47

384

三十三    492

         16

十二大

  48

354

五十七    399

       24

 

  49

384

五十一    747

十二       0

八小

  50

355

十五     654

十七       8

 

  51

354

      62

二十二     16

 

  52

384

      410

二十七     24

五小

  53

354

二十八    317

三十三      0

 

  54

355

二十二    665

三十八      8

 

  55

383

十七      73

四十三     16

二小

  56

355

四十     920

四十八     24

 

  57

384

三十五    328

五十四      0

九大

  58

354

五十九    235

五十九      8

 

  59

354

五十三    583

       16

 

  60

384

四十七    931

       24

六小

  61

355

十一     838

十五       0

 

  62

354

      246

二十       8

 

  63

384

  0       594

二十五     16

三小

  64

354

二十四    501

三十      24

 

  65

355

十八     849

三十六      0

 

  66

384

十三     257

四十一      8

十二小

  67

354

三十七    164

四十六     16

 

  68

384

三十一    512

五十一     24

八大

  69

354

五十五    419

五十七      0

 

  70

355

四十九    767

        8

 

  71

384

四十四    175

       16

四小

  72

354

       82

十二      24

 

  73

354

      430

十八       0

 

  74

384

五十六    778

二十三      8

一小

  75

355

二十     685

二十八     16

 

  76

384

十五      93

三十三     24

十大

  (77)

 

三十九      0

三十九      0

 

 

 

 

纪年干支异名:

太嵗在甲曰閼逢,或曰焉逢。
  太嵗在乙曰旃蒙,或曰端蒙。
  太嵗在丙曰柔兆,或曰游兆。
  太嵗在丁曰强圉,或曰疆梧。
  太嵗在戊曰著雍,或曰徒維。
  太嵗在己曰屠维,或曰祝犁。
  太嵗在庚曰上章,或曰商橫。
  太嵗在辛曰重光,或曰昭陽。
  太嵗在壬曰玄黓,或曰橫艾。
  太嵗在癸曰昭陽,或曰尚章。
  
  太嵗在子曰困敦。
  太嵗在丑曰赤奮若。
  太嵗在寅曰攝提格。
  太嵗在卯曰闡於。
  太嵗在辰曰執徐。
  太嵗在巳曰大荒落。
  太嵗在午曰敦牂。
  太嵗在未曰協洽。
  太嵗在申曰涒滩。
  太嵗在酉曰作噩。
  太嵗在戌曰閹茂,或曰淹茂。
  太嵗在亥曰大渊獻。

 

 

《十二月異名一覽》:
  
   
  一月: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嵗、陬月。又曰:孟春、初春、孟陬、太簇、獻嵗、元月。
  二月: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又曰:令月、夾鍾。
  三月: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又曰:季春、載陽、姑洗。
  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餘月。又曰:麥秋、中呂。
  五月:蒲月、超夏、榴月、郁月、鳴蜩、天中、仲夏、皋月。又曰:梅月、橘月、東井、星火、蕤賓。
  六月:荷月、季月、伏月、焦月、暑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又曰:季夏、晚夏、林鍾。
  七月: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又曰:夷則。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竹春。又曰:南呂。
  九月:深秋、暮秋、窮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又曰:亡射。
  十月: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飞陰月。又曰:応鍾。
  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潜月。又曰:黃鍾。
  十二月:臘月、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囬節。又曰:極月、大呂。

后面还有更多。

 

【四季异名表】

春:阳春、青阳、艳阳、阳节、淑节、韶节、青春、苍灵、三春、九春

夏:朱明、朱夏、炎序、炎节、炎夏、清夏、朱律、长嬴、三夏、九夏

秋:素商、高商、金天、白藏、素节、商节、萧长、凄辰、三秋、九秋

冬:元冬、元英、元序、清冬、严节、寒辰、岁余、安宁、三冬、九冬

 


 

【中国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常见别称】

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元月、新春、新正、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岁首、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春、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正岁

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寎月、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筍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梅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清和月

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霜月

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玄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禰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小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冬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暮岁、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十二时辰别称】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下面对十二时的名称逐一诠解溯源,以便大家了解它们的词义、来源和用例。

一、夜半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当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我国现在的农历是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不胜枚举。

二、鸡鸣

鸡鸣,《辞源》注为:兵器名。《辞海》则注道:《诗经·齐风》篇名。乐府《相和歌》曲名。戈的别称。这两部工具书都缺注了十二时中的鸡鸣的词义。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风雨》)等。

三、平旦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气,四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四、日出

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很多。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再如晋代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五、食时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礼记·坊记》)另外,《管子· 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还有,《文选》中任昉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说:淮南取贵于食时。刘良注:汉淮南王安好书,天子为使《离骚传》,朝受诏,至食时进之。

六、隅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角为隅,那么这个隅(即斜角)与时间有什么联系呢?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人的著书之地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观测点,人们在巳时观察,衡阳、昆吾两山皆在南方,当太阳运行到衡阳上方,还没有运转到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方的太阳的连线,同观测点与昆吾上空的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以长安为基准测位测得的巳时与午时这两个时辰形成的交角。这个交角就是太阳在隅中初临时与其在正中时所形成的东倾斜角,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段为隅中

《春秋左传·昭公五年》载:“‘日之数十,故有十时。(西晋杜预)注: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弟。’”这条注释也可作运用隅中一词的古文例证。

七、日中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有例为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列子·汤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外,《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八、日昳

,《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又《汉书·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九、晡时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古时相通。《说文段注》:馎,申时食也。……‘,一作引申之义。凡食,皆曰馎。又以食食人谓之晡。

(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资治通鉴·唐纪》里有使用晡时的例子: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古人还常常以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十、日入

顾名思义,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它指每日的1719时。

日入一词似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在《庄子·让王》中有这样一段话: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十一、黄昏

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词人在这词句中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作者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

十二、人定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L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熙宁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了解了人定的时间概念,就可以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王充《论衡》卷23《 时篇》说: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初,十二支名与十二时名已配合运用,排定次序。之后,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十二时》歌。在莫高窟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大量地保存了这类作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翻翻最近出版的《敦煌歌辞总编》。

 





附:各个时辰的部分别称

夜半:子夜 夜分 中夜 未旦 宵分

鸡鸣:荒鸡

平旦:平明 旦明 黎明 早旦 日旦 昧旦 早晨 早夜 早朝 昧爽 旦日 旦时

日出:日上 日生 日始 日晞 旭日 破晓

食时:早食 宴食 蚤食

隅中:日禺 禺中 日禺

日中:日正 日午 日高 正午 亭午 日当午

日昳:日昃 日仄 日侧 日跌 日斜

晡时:馎时 日馎 日稷 日夕 夕食

日入:日没 日沉 日西 日落 日逝 日晏 日旴 日晦 傍晚

黄昏:日夕 日末 日暮 日晚 日闇 日堕 日曛 曛黄

人定:定昏 夤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