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保的是“钱”,善用分红保险巧理财

 蓝色的海浪 2012-05-12

     “如果没有保险制度,会让没有遭遇人生风险的人也面临财产损失。”这是一句在保险界广为流传的话。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冲击力强、波及范围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基金股票市场跌宕不安,央行多次降息造成“低利率环境”。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更加关心如何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实现已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兼顾保障和稳健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开始受到欢迎。

 

 重新认识:保险保的是“钱”

 

      “很多人认为保险中,人寿保险保的是人,财产保险保的是物。其实,这都是误区。”业内人士说,买保险更准确地说是给自己未来“钱”的用途上保险。买了保险既不能避免意外发生,也不能阻止疾病到来,而是保障风险后面的事情——用理赔金来补偿因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损失的钱。保险,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资金损失,是给“钱”上了一道保险,是未雨绸缪的一种理财方式。 
       与其他理财方式略有不同的是,其他理财方式重点在于投资回报率,而保险即便随着经济发展,险种日益丰富,仍重点在于“保”而不是“收”。但是由于各类险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让具有投资回报的“分红”类保险显出了保障与稳健收益兼顾的优势。

 

既可避险,又可开源  保险理财何乐而不为

 

       买保险还是买股票曾经一度是网络热议的话题。而实际上,这两种本来互不冲突的理财模式可以被合理配置在家庭理财中。

       太平人寿的保险专家指出,“购买保险与投资房产、购买股票并不冲突,而是互补的,都是一种人生规划,彼此不具有可比性。” 一个合理的家庭理财配置,除了包括房产、股票等较为积极的投资外,更应当注重保障性的配置,如存款、保险。

       多数理财专家都会建议普通投资者把家庭年收入的10%-15%以内闲置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证券领域,把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买保险,剩下的存款和消费。 
      “开源、节流、避险”是理财三要素。以前,保险更多的是保障型,如大病、医疗、意外、养老等等,而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分红型的险种除了保障外,更增加了投资的功能,兼具了“避险”和“开源”两项,随着保险市场的深入和整个国家金融知识的普及,会有更多老百姓对包括保险在内的理财方式认识越来越多,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理财手段对自己的资产进行理财配置。

 

保障与稳健收益共存  分红保险惹人爱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投资者的理财风格逐步趋于稳健。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 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一种人寿保险。可以说,分红保险是一种中长期的人生规划兼具保障功能且收益稳定的险种。从某种程度上说,分红型保险确实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带来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