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学习,追寻更好的自己

 yagi1 2012-05-13

持续学习,追寻更好的自己

华伦.班尼斯(Warren Bennis)在《领导,不需要头衔》书中提到,人们一旦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一刻起,他便开始成为领导者。

因为唯有真实面对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分清楚这和「别人认为你是谁」「别人想要你成为怎样的人」有何不同,如此才能支持自己、激励自己,进而成为值得信赖的人,最终能影响别人、开展合作。

当然,要认清自己,「说」总是比「做」来得简单。班尼斯建议,「学习」是认识自己的第一堂必修课。他引述维吉尼亚大学麦克英泰尔商学院(McIntire School of Commerce)教授吉布.亚金(Gib Akin)的研究结果指出,经理人多半求知若渴,而且深刻意识到「自己目前的角色」与「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的落差,这两股力量,无时无刻驱动着经理人不断学习新事物,以弭平现况与理想的差距。

班尼斯发现,杰出的领导人几乎都会为自己的教育负责、对自己负责,就算学校没教、公司没教,他们都会把握每一个状况,视之为珍贵的学习机会。「你可以学习一切你想学的;学习是你的责任,不能怪罪他人,」班尼斯强调。

认识自己的另一个方法是「反省」,透过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促使自己觉醒,因为除非是真正理解了,否则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班尼斯再以职场经验为例说明这个状况:工作者常在遭上司训斥当下不敢回嘴,事后却将满腹闷气以迁怒于亲友的方式宣泄,这种不健康的方式,不但完全无济于事,甚至还会消磨我们的生活质量。比较恰当的方式,应该是回想遭斥责的原因,自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彻底了解前因后果。

《领导的技术》书中建议,写日记、如实记录当下(对人、事、物)的想法,也是很实用的反省工具,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当跳脱事件发生当下的情绪,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检视,往往可以较为客观地看待事情,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相处模式、工作方法,或是解决问题的技巧,都可能透过再度反省,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突破自身盲点。

班尼斯认为,在追寻自己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然而,维持现状、继续做相同的事,无论如何也只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甚至可能比你想要或应得的结果还要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