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经济区礼赞

 书窗风雨声 2012-05-13

中原经济区礼赞

 

中原,乃九州腹地,天地至中。滔滔大河泽沃野,巍巍太行瞰平畴,揽中部诸省,自古形胜;星汉灿烂圣贤继,文明摇篮华夏宗,被五帝余荫,光耀千秋。岁月悠悠多兴替,得失从来在中原。金戈铁马,铿锵之声犹闻;皇朝帝气,幡幢之影如见。得中原者拥天下,中原兴衰,乃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也。

数往事,烽烟起处迁赵宋,繁华散尽一梦余,中原寂然不鸣,逾千年矣!今改革开放,祚永运隆,东南沿海何其盛,中原粮仓何其重!观中国崛起之迅速,叹中原步履之维艰。人稠地少,工短农长,经济结构不优,城镇发展滞后,自比年年有进,横比岁岁盘桓。珠三角、环渤海,海西、关中,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举国千帆相竞,河南负重沉思: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楼头风动,未雨而绸缪,中原欲振,先胜于运筹。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天雷一声,四海震动,中原经济区破茧而生!

贯南北,启西承东,乘势上,气壮如虹。国家宏观战略,区域定位赫然。一建国之粮食重地,稳粮强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建“三化”协调示范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先行先试,于协调中促发展;三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四建区域发展战略支点、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凸显区位优势;五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升文化软实力。保生态,保粮食,协调工城农,路径崭新,慨然前行。中之势、根之势、正之势、和之势、物之势、文之势、农之势、工之势、城之势、力之势,百势齐蓄,聚势而发。扼枢纽,站高位,励精图治,奋身而为。促区域之融合,谋全局之发展,创兴世之伟业,饱蘸春色,泼墨写新图,何其壮哉!

展经纬,纵横捭阖,工实践,科学发展。大幕渐次拉开,筹策一一出台,道在其中也。发展实践无止境,思想观念多创新,行之以道,事半功倍。系列谈,纵横论,谈情谈势谈进,论是论理论道。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出新思路,转出新空间,转出新境界。求真、务实、重干,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三具两基一抓手”,遵从规律,破解疑难。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建设中原经济区,践行科学发展观,豪情万丈,继往开来,树历史之高标,立时代之真言。

抬望眼,中原崛起风鹏正举,全球瞩目;河南振兴已然先行,占尽风流。古之圣者,存惠泽万民之心,今之河南,有繁荣周边之利。豫和龙腾,胜景可期。奠世纪复兴之基,铸中原崛起之魂,似珠玑遍撒,教阡陌生金,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中心鼎固,民安国盛。或言:察往圣先贤之大德,续万古璀璨之文明,现煌煌汉唐之盛世,开世纪大治之新章,屹立于千年兴衰之转折,奋勇力、握椽笔,敢写昭昭青史者,何人?答曰:官也,民也,齐心也。

[本文原发表于本人博客http://aanp.blog.sohu.com,一瓢饮·半日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