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病害:水稻纹枯病防治

 LM0318 2012-05-14

水稻病害:水稻纹枯病防治

发布日期:2011-12-22  
本文摘要:水稻纹枯病在亚洲、美洲、非洲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发生。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分布,近几年随推广杂交稻、种植矮秆品种及提高密植度和
【丰收网】于2011-12-22发布:
水稻纹枯病在亚洲、美洲、非洲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发生。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分布,近几年随推广杂交稻、种植矮秆品种及提高密植度和施肥水平以来,纹枯病的危害在全国呈上升趋势,且逐步成为大豆、玉米、小麦、高梁、甘蔗、花生等作物的重要病害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发生与流行]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茵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翌年或下季主要初侵染源。春季浅水耕耙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随水漂流,并附在稻苗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浮沉在水中的茵核均可萌发出菌丝,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进入内鞘,通过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源数量、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植株生育状态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田间小气候及稻株不同生育期是影响感病性的重要因素。当日均气温达22℃又有雨湿时,此病零星发生;在23℃一35℃并伴有雨湿时,有利于病情发展;在281J一321J,相XV湿度9Y%以上时病情发展最快。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能抑制病情或不发病。常年,在北方单季稻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季时病害发生最重;在长江流域的双季稻区,早稻发病高峰期在 6月中旬至7月上旬,晚稻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特征与症状]

纹枯病菌无性阶段为真菌中的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中亡革菌属瓜亡革菌。纹枯病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以发生。一般分羹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盛,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伸入到茎秆内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批粒的增加和千粒重的降低。初期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生暗绿色的水渍状、边缘不规则的小斑,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中部草黄至灰白色,潮湿时则呈灰绿至墨绿色,相互扩展成云纹状大病斑。叶片上,病斑的形状和色泽与叶鞘基本相似。天气潮湿,病部出现白色丝状菌丝体。菌丝体甸甸于组织表面,在植株间相互攀缘,可结成白色疏松的缄球状菌丝团,最后变成黑褐色茵核,扁球状,

1.5—3.5毫米,成熟菌核易从病组织上脱落,掉入土中或浮于水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还可以见到一层白色粉状物(担子及担袍子)。田间发病严重时,桓株茎秆易折断或造成叶片干枯,提早枯死。
 
[防治技术]

一般应在灌水耕田和平地时打捞菌核,尽可能大面积连片打捞,并坚持在各季稻田或每年打捞,并将打捞的菌核携出田外烧毁。要根据病情调查,决定施药时期。药剂保护的重点在于上部3片功能叶。井冈霉素具有内吸、保护、治疗作用,且高效无药害。其防病作用是使菌丝生长畸形,丧失致病力。每667平方米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克,或3%井冈霉素水剂165毫升,或10%井冈霉素水剂 50毫升。采用泼浇法时,田间要保持3—5厘米水层。井冈霉素与多菌灵混用(称复方多菌灵)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