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灯夜阅: 三国事 宋已家喻户晓 (原创)

 雨山典藏 2012-05-14

剪灯夜阅: 三国事 宋已家喻户晓 (原创)  

2012-04-30 05:11:30|  分类: 剪灯夜阅 |字号 订阅

剪灯夜阅: 三国事 宋已家喻户晓 

       夜读<东坡志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壮之咏之宋代文豪苏轼,在此传世之笔记中,以记游 ,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释道,异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论古等作为分类,全方位记述他的所见所闻和即时感想,文采斑斓,视角无艮,引领历代千年后生,时光跨越,混迹于史迹活剧,文馨迷域中,如痴若狂。嚱! 真有随之心游却能免于酩酊者乎?

其怀古分类中有如下分条: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彭,恺之子,辜式吏,颇知文章,余尝为作哀辞,字大年。 

 

         中国首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朝罗贯中的手笔。寡闻陋见的我,也就想当然地把三国故事的家喻户晓,归功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广泛流传。今日读书至此,方知大缪。原来,三国之家喻户晓,宋朝已然。估计,文采绝代的罗贯中先生,是集后汉至明历代民间传说,口头文学之精华于大成。实际上,何止文学,三百六十行,只要是能达到集民间技艺于大成者,谁不是让徒有虚名的"专家","权威"黯然失色的真正大师呢?

       "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可见,表面上似乎"没心没肺"的草民,爱憎分明何等强烈?  "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说明 草民是十分记功记仇记忠记奸的。心中都是列明"清单"的。"百世不斩",就是,即使过去了百世千年,都不会忘记。想想也是,西湖边上跪着的秦桧夫妇就是铁证。望当今卖国者能鉴戒。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