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向善

 聽雨軒sjh 2012-05-14

人性向善

传统文化以儒家与道家最具主导作用。这两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与孟子,以及老子与庄子。由于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既是学派开山之作,又有简明扼要的特质,以致千古传诵、深入人心。至于《孟子》一书,则相对而言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道家的《老子》与《庄子》二书,亦有类似之处。

《孟子》为什么重要?因为孔子曾经感叹「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如果孔子认为同时代的弟子与朋友未能了解他的思想,那么谁可以了解?孟子可以,而证据就在《孟子》一书里面。既然如此,大家对孟子又不太热衷,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迁说他每次阅读《孟子》,看到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就废书而叹。如果谈利益,天下不可能太平,而这己是历史所证明的;但是如果谈仁义,天下就会像孟子所说的成为理想国吗?这一点却从未得到检验的机会,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孟子的对错。事实上,孟子很希望说服当时的国君。他在一再失败之后,写出作品传诸后世,希望后代的人可以明白他的理想,进而予以实践。但是,即使《孟子》被宋代的朱熹编入《四书》,或为大家熟知的「论孟学庸」之一,其中许多精彩的语句与简单的概念也普遍受到肯定,我们还是要问:谁真正了解孟子?

阅读《孟子》,要有耐心。这种耐心的回馈是非常丰富的。先就语文来说,孟子善于使用比喻又能创造格言,其中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的有:一暴十寒、缘木求鱼、杯水车薪、迁于乔木、事半功倍、守望相助、绰绰有余、出尔反尔、流连忘返、自暴自弃、反求诸己、手舞足蹈、心悦诚服、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有为者亦若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等。

再就历史来说,孟子广泛引述《诗经》(三十五次)与《书经》(二十九次),对古代圣君贤相的事迹津津乐道,可谓取法乎上。舜在他的笔下,宛如重获生命,使读者可以亲见其言行,进而心生向往。他自行分类圣人,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然后是集大成的孔子之「时」。这无疑是他的创见。对于孔子为何是集大成,则理由是完美的德行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他赞成孔门弟子(如子贡、宰我、有若)对老师的评价,认为孔子是「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只要想起孟子以「好辩」知名于天下,说过「说大人,则藐之」,甚至对管仲也不屑于多谈,就可以明白他对孔子的认识是如何深刻而评价又是如何崇高了。

真正画龙点睛之处,则是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论。他把孔子的人性观点说清楚了。孔子以「仁」为其一贯之道,肯定仁包含「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三个层次,贯穿人的一生。他强调「杀身成仁」,孟子则倡言「舍生取义」,这两者如出一辙而其基本立场则是人性「向善」。以此为基础,才可推而建构经济、教育、社会规范、政治制度方面的合理内容。并且,人生才找得到修养的途径以及由内而发的快乐。

二十多年以来,我每谈儒家,必定揭示人性向善(而非本善)的微言大义,也得到不少批评与指教,但是更多的响应则是告诉我在明白之后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之后深有心得,因而改善了人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