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12-05-15 | 阅:  转:  |  分享 
  
岳阳市五中2009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试题卷)

温馨注意:

1、本试卷共两道大题,2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的不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1、假如你是隋朝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必须经过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2、隋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短暂的一个朝代,但隋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很多,其中之一是开创了科举制度。下列有关隋朝科举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B.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开科举制的先河

C.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文体是八股文

D.隋朝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4、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是

A、吕后B、窦太后C、武则天D、慈禧太后

5.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时期B、玄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

C、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D、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6、反映汉藏“和同为一家”的现象出现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7、有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遣唐使B.郑和下西洋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





第1页共4页

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那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9、岳飞的名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A.契丹的统治者B.辽的统治者C.女真的统治者D.党项的统治者

10、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前期D.南宋后期

11、贾生没事常去听戏,看杂技,逛瓦肆。请判断贾生是下列什么时代的人:

A.唐朝B.北宋C.隋朝D.西汉

1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赋税沉重D、政治中心移到南方

13、毛泽东所说的“一代天骄”是指

A、阿骨打B.阿保机C.元昊D.铁木真

14、以下史实中.属于忽必烈的是

①统一了蒙古②灭亡南宋③建立了元朝④统一全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B、维吾尔族C、回族D、满族

1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D、专制集权的加强

17、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你没到过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B、地中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红海沿岸

18、“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豪言壮语

A、李纲B、郑成功C、戚继光D、郑和

19、“开辟荆棒,干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是对哪一英雄人物事迹的赞美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

20、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①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清朝设立台湾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加关税、加强管理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元、清B.宋、元C.明、清D.元、明





第2页共4页

2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经注》

24、一座古代石桥历经1300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B、卢沟桥C、泸定桥D、玉带桥

2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文字。它的作者是

A、苏轼B、苏洵C、李清照D、辛弃疾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6分)我国唐朝具有繁荣与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实行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6分)



(2)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统治前期的景况?(2分)该统治者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2分)



(3)《西游记》大家都不陌生,你知道剧中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2分)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做了杰出贡献?(2分)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2分)



27、(14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据此回答问题: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哪四大发明?(4分)



(2)它们是怎样传播到西方的?(2分)



(3)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是什么?(4分)



(4)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2分)



(5)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2分)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第3页共4页

材料二1405年,郑和率领官兵、水手、工匠、翻译等2700()多人,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船队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下西洋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待16国使臣1200多人…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初,清政府厉行海禁,后来,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回答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鉴真是如何“传道艺”的?(2分)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2分)



(4)郑和下西洋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传统?(2分)



(6)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对外政策?(2分)该政策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















































第4页共4页





























































献花(0)
+1
(本文系快乐e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