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苏轼与戒色戒欲思想

 聽雨軒sjh 2012-05-15
苏轼与戒色戒欲思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为北宋时代文坛魁首。他不但在文学上造诣高深,对医学和养生也有研究,后人所辑《苏沈良方》和《东坡养生集》反映了他在医学方面的成就。苏轼主张人应戒色戒欲。
   
    苏轼与杭州太守杨君素,通判张公规讨论养生时,苏轼感慨道:“皆不足道,难在去欲”(《苏轼文集·记张公规去欲》),认为养生之中其它养生之法,皆容易做到,唯有性欲难以戒去。
 
    苏轼的一位旧友患有风疾,“故人有得风疾者,急往视之。已不能言矣,死生阴阳之争,其苦有甚于刀锯木索者”(《苏轼文集·记故人病》),知道这位故友已不可救治,便为他祈祷:“余知其不可救,嘿为祈死而已。鸣呼衰哉,此复何罪乎!酒色之娱而已”(《苏轼文集·记故人病》),感慨这位朋友过去色欲过度,导致今日生命垂危。第二天,苏轼见到一位少年,让少年以这位病入膏肓之人为戒,而这位少年却不以为然地说:“甚矣,子之言陋也。色固吾之所好,而死生疾痛非吾之所怖也”(《苏轼文集·记故人病》)。苏轼又感慨地说:“子能不怖死,生而犹好色”,并由此指责那些士大夫们竟也都象这位少年一样纵色纵欲达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今世之为高者,皆少年之徒也”,认为可悲又可怜,苏轼认为这些人对“戒生定,定生惠”这些有道理的座右铭不加理采,实在是“悲夫”!苏轼为自己定下了养生铭文《书四戒》,从饮食、起居、房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此三十二字,吾当书之门窗、几席、缙绅、盘盂,使坐起见之,寝食念之”(《苏轼文集·书四戒》)。
 
    从这四戒可以看出,苏轼的戒色戒欲并非口头和理论,他是思想与行为一致的践履者。同时,从苏轼的言论和行为中,也反映出了理学禁欲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