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篇:手法不熟用量来凑 美眉你大胆的往脸上涂啊 也许你的防晒霜价格不菲,因此用起来总是战战兢兢,恨不能像眼霜一样,珍珠粒大小解决整张脸。奉劝各位葛朗台小姐,花这么多钱是为了对得起咱这张脸,这种吝啬行为只会惨变黑屌丝。防晒霜要涂到一定量才能发挥效应,通常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时,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晒效果。也就是,脸部用量要达到一元硬币大小,身体用量要达到2口杯。 TIPS:不要妄想SPF的彩妆可以独当一面 如今一些粉底和散粉都含有防晒成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能给你足够的保护。有专家说,至少要用七倍于日常使用粉底的量,才能得到它所标示的SPF值的防护效果。所以别偷懒了,还是乖乖启用防晒霜打底吧。 手法篇:涂抹技巧有门道 看准质地再下手 ① 凝露状:通常质地清爽,流动性大,容易推开,可用于面部,采用转圈涂抹式比较好,能均匀覆盖在皮肤表面。 ② 乳霜状:通常质地厚重,触感浓稠,流动性一般,最好采用三步走的方式涂抹,顺着皮肤的横纹打开,拍打吸收,转圈均匀。 ③ 喷雾状:方便快捷,随时可以补喷,尤其是对于全身性暴露部分较多者,选用喷雾式可以涂抹较均匀,也不至于这么心疼。但这类产品通常以化学成分为主,液体黏度又低,为了形成防水膜必要时还会加入酒精,对敏感肌是一种风险。 TIPS:请勿忘临幸防晒死角 涂抹防晒产品的时候,一般大家会自觉地避开眼周和唇部,所以这些部位一度成为防晒死角。还是一并购入带SPF值的眼霜和唇膏吧,选择上还是以物理防晒型为主较安全。头发和耳后和足部都是容易忽视的部位,也用防晒产品临幸一下吧! 顺序篇:护肤之后彩妆之前 防晒霜不介意姗姗来迟 如果你使用的护肤品种类很多,那么防晒产品应该是白天护肤过程的最后一步,因为任何护肤品,甚至只是水,涂在防晒霜上都会减弱防晒效果。特别是保湿产品,其脂溶性会稀释甚至去除防晒霜。同样为了避免稀释现象,建议选用具有防晒功能的粉底,这样就不用担心防晒霜失效,还可以多一层防护措施。 TIPS:化妆前需要时间消化防晒霜 一般来说,防晒霜涂完后不要急于上妆,最好等其均匀分布或是被完全吸收之后再化妆,否则未干透的液体质地会让妆面稀释凌乱。喷雾状的产品可以用按摩辅助吸收和分布。 时效篇:倒数30分钟 把握防晒黄金时效 欲速则不达,无论是化学防晒还是物理防晒,涂在皮肤上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防晒功效。一般喷雾状或凝露状质地轻薄的防晒品作用的相对较快,可以在出门前15 分钟擦。而乳霜状的防晒品较为厚实,要在出门前30分钟擦才能保证完全吸收。物理防晒最好出门前到达目的后都需要涂抹一次,一定要使用足够的防晒霜才能有效保护肌肤。 TIPS:随时补涂 和防晒如胶似漆一刻不离 无论是多高倍数的防晒霜也不能坚持一天,也不管SPF是多少,至少每隔两个小时你就要定时足量补涂,最好和防晒霜黏在一起,随时随地想涂就涂。当然,不要忘了补唇,这个死角最容易受伤,防晒产品可能在喝水舔唇之间就轻易脱落了。 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精明选购让肌肤安然度夏 Before:先学后买 抢在BA忽悠之前普及防晒知识 HI~ 揣着钞票准备血拼的爱美小盆宇们,在去商场之前,先来上一堂防晒知识普及课吧! CLASS .1 分不清UVA和UVB,下一个小斑马就是你 1)UVA:隶属紫外线集团高层,官称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身份:肌肤的隐形杀手,光致老化的元凶,我们长期护肤的对手。 性格:穿透力强,任何障碍物在他面前都如同虚设;耐力很好,全年无休,兢兢业业的奋斗在老化肌肤真皮层工作的第一线;低调蔫坏,总是默默无闻神不知鬼不觉的激活黑色素,产生自由基,令皮肤敏感松弛老化。 2)UVB:隶属紫外线集团中层,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身份:黑色素的直接缔造者,我们夏季防晒的目标 性格:穿透力中等,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耐力较差,只有在夏天和午后才会大批量出现;高调易怒,夏季容易与肌肤表皮层争的面红耳赤,但又会好心帮助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 CLASS.2 看不懂SPF和PA,你不变黑谁变黑 1)SPF: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是防晒产品能发挥防晒效能的最大时间限。 公式:一般人无防备日晒,15分钟左右肌肤开始出现红斑,因此:1SPF=15分钟。 2)PA:与程度有关的概念,是防晒产品能防止UVA到何种程度的指标。 公式:PA+是有效、PA++是相当有效、PA+++是非常有效。 !!警钟:SPF并非越大越好,指数不可重复叠加 SPF并非越大越好,选择应该根据环境和肌肤需要而定。高防晒系数相对质地厚重,成分复杂,一味追求反而会造成肌肤不必要的负担。如果你使用两种含有防晒成分的产品,彼此的防晒系数不能叠加。 Buying:买防晒霜不能任性凭爱好 理智选购要听肤质的话 这个包装靓,那个味道香,这个够舒适那个够清爽,都想败回家肿么半?不要任性啦,还是听肤质的话吧! 1. 混合、偏油性肌肤首选:轻薄的化学防晒 对号入座:脸皮厚实,刀枪不入,面无四两肉却浮着二斤油。 经典成分: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例如桂皮酸盐,阿伏苯宗,麦素宁环等。 优势:化学防晒就是利用化学成分,让照射到肌肤上的紫外线发生变化,从而消除对肌肤的危害。通常质地轻薄,容易涂抹均匀,不放过护肤死角,也不会晕染出现花脸,同时兼顾UVA和UVB,全波段防护紫外线。目前在高防晒倍数领域,只有化学防晒的产品。 劣势: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容易造成肌肤负担,引起毛孔的堵塞。 支招:在使用化学防晒产品,尤其是高SPF值之后,一定要彻底卸妆。 2. 干性、敏感性肌肤必选:保守的物理防晒 对号入座:皮薄怕生,一有陌生成分驾临,都犹如风声鹤唳,红晕浮生。 经典成分:氧化锌,氧化钛 优势:物理防晒剂是阻挡和反射紫外线,起到防护肌肤的作用。它所含氧化锌成分有镇静消炎作用,不会给毛孔造成负担,如果你是敏感肌,或者患有皮炎,那么你只能选择这类产品。 劣势:质地相对厚重,涂抹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均匀,导致防晒死角的遗漏。通常SPF值最高只能到30,且没有UVA的防护功效。 支招:可以只擦在脸部,身体四肢选择高倍数的化学防晒,再配合遮阳伞和帽,达到全方位防护。 3. 中性肌肤看着选: 完美 的物理+化学防晒 对号入座:百搭肌肤,自信能穿梭在各种护肤品中,驾驭一切成分且和过敏无缘。 经典成分:氧化钛,氧化锌和化学防晒剂 优势:顾名思义,这样的产品既有良好的铺展性,容易涂抹均匀,弥补了物理防晒的防护死角和容易出现“花脸”的不足,同时又不会像纯化学防晒那样给肌肤造成负担。 劣势:由于成分的复杂容易,容易导致肌肤敏感,脆弱肌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有些产品还会追求使用时的清爽感,特意添加了酒精,对酒精过敏的肌肤伤不起啊! 支招:不管你对肌肤多自信,或是多赶时间,都最好在掏钱包之前看清成分,做好试用。 !!警钟:防晒和护肤有矛盾,多功能诉求很值得怀疑 一瓶产解决所有问题,是懒人们的心头好,可事实二者很难结合。防晒成分最忌渗入皮肤,而护肤成分最头怕不被皮肤吸收。把这两类南辕北辙的属性融为一体,矛盾激化后受罪的还是自己的皮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