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2章 串行扩展技术
2012-05-15 | 阅:  转:  |  分享 
  
CACK: SETBP1.7 ;SDA为输入线 SETBP1.6 ;SCL=1,使SDA引脚上的数据有效 C
LR F0 ;预设F0=0 MOV C,P1.7;读入SDA线的状态 JNC CEND ;应答正常,转F0=
0 SETB F0 ;应答不正常,F0=1CEND: CLR P1.6 ;子程序结束,使SCL=0
RET2.发送1字节数据子程序 下面是模拟I2C数据线SDA发送1字节数据的子程序。 调用本子程序前,先将欲发送的数据
送入A中。参考子程序如下:W1BYTE:MOVR6,#08H ;8位数据长度送入R6中WLP: RLC A ;A左移,
发送位进入C MOV P1.7,C ;将发送位送入SDA引脚 SETB P1.6 ;SCL=1,使SDA引脚上的数
据有效 NOP NOP CLRP1.6 ;SDA线上数据变化 DJNZ R6,WL
P RET3.接收1字节数据子程序 下面是模拟从I2C的数据线SDA读取1字节数据的子程序,并存入R2中,子程序
如下:R1BYTE:MOVR6,#08H ;8位数据长度送入R6中RLP: SETB P1.7 ;置SDA数据线为输入方
式 SETB P1.6 ;SCL=1,使SDA数据线上的数据有效 MOV C,P1.7 ;读入SDA引脚状态
MOV A,R2 ; RLC A ;将C读入A MOV R2,A ;将A存入R2 CLR
P1.6 ;SCL=0,继续接收数据 DJNZ R6,RLP RET4.发送n字节数据子程序 本
子程序为主机向I2C的数据线SDA连续发送n字节数据,从机接收。发送n字节数据的格式如下:本子程序定义了如下一些符号单元。
MSBUF:主器件发送数据缓冲区首地址的存放单元。WSLA:外围器件寻址字节(写)的存放单元。NUMBYT:发送n字节数据的存
放单元。 在调用本程序之前,须将寻址字节代码存放在WSLA单元;须将要发送的n字节数据依次存放在以MSBUF单元内容为首
址的发送缓冲区内。调本程序后,n字节数据依次传送到外围器件内部相应地址单元中。参考子程序如下:WNBYTE:MOVR7,NU
MBYT ;发送字节数送R7 LCALLSTART ;调用起始信号模拟子程序 MOV A,WSLA ;发送外
围器件的寻址字节 LCALLW1BYTE ;调用发送1字节子程序 LCALLCACK ;调用检查应答位子
程序 JB F0,WNBYTE ;为非应答位则重发 MOV R0,MSBUF ;主器件发送缓冲区首地址送R
0WDATA:MOV A,@R0 ;发送数据送A LCALL W1BYTE ;调用发送1字节子程序 LCALL
CACK ;检查应答位 JB F0,WNBYTE ;为非应答位则重发 INC R0 ;修改地址指针
DJNZ R7,WDATA LCALL STOP ;调用发送子程序,发送结束 RET5.读入
n字节数据子程序 本子程序为主机从I2C的数据线SDA读入n字节数据,从机发送。格式如下: 子程序定义如下一些符号单元,其
中NUMBYT与子程序WNBYTE中定义相同。 RSABYT:外围器件寻址字节(读)存放单元。 MRBUF:主机接收缓冲区存放
接收数据的首址单元。 在调用本程序之前,须将寻址字节代码存放在RSABYT单元。执行子程序后,从外围器件指定首地址开始的
n字节数据依次存放在以MRBUF单元内容为首地址的发送缓冲区中。子程序如下:RNBYTE: MOVR7,NUMBYT ;读
入字节数n存入R7RLP: LCALLSTART ;调用起始信号模拟子程序 MOV A,RSABYT ;寻址
字节送入A LCALL W1BYTE ;写入寻址字节 LCALL CACK ;检查应答位 JB
F0,RNBYTE ;非正常应答时重新开始 MOV R0,MRBUF ;接收缓冲区的首址送R0RDATA:LCAL
L R1BYTE ;读入1字节到A MOV @R0,A ;接收的数据存入缓冲区 DJNZ R7,ACK ;n字节未读
完则跳转ACK LCALL NASK ;n字节读完则发送非应答位 LCALL STOP ;调用发送停止位
子程序 RETACK: LCALL ACK ;发送一个应答位到外围器件 INC R0 ;修改地址指针
SJMP RDATA RET 在标准I2C模式,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
达400kbit/s。 总线上扩展的器件数量不是由电流负载决定的,而是由电容负载确定的。I2C总线上每个节点器件的接口都有一定
的等效电容,连接的器件越多,电容值越大,这会造成信号传输的延迟。总线上允许的器件数以器件的电容量不超过400pF(通过驱动扩展可达
4?000pF)为宜,据此可计算出总线长度及连接器件的数量。 每个连到I2C总线上的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扩展器件时也要受器件
地址数目的限制。 I2C系统允许多主器件,究竟哪一主器件控制总线要通过总线仲裁来决定。如何仲裁,可查阅I2C仲裁协议。但在实
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是以单一单片机为主机,其他外围接口器件为从机情况。12.4.2I2C总线的数据传送1.数据位的有效性规
定 I2C总线在进行数据传送时,每一数据位的传送都与时钟脉冲相对应。时钟脉冲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在I2C总
线上,只有在时钟线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如图12-8所示。 图12-8数
据位的有效性规定2.起始和终止信号 据I2C总线协议,总线上数据信号传送由起始信号(S)开始、由终止信号(P)结束。 起始信
号和终止信号都由主机发出,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占用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结合图12-9介绍起始信号和
终止信号规定。 图12-9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1)起始信号(S)。在SCL线为高期间,SDA线由
高向低的变化表示起始信号,只有在起始信号以后,其他命令才有效。(2)终止信号(P)。在SCL线为高期间,SDA线由低向高的变化表
示终止信号。随着终止信号出现,所有外部操作都结束。3.I2C总线上数据传送的应答 I2C数据传送时,传送的字节数(数据帧
)没有限制,但每一个字节必须为8位长度。数据传送,先传最高位(MSB),每一个被传送字节后都须跟随1位应答位(即一帧共有9位),如
图12-10所示。 I2C总线在传送每一字节数据后都须有应答信号A,在第9个时钟位上出现,与应答信号对应的时钟信号由主机产生。这
时发方须在这一时钟位上使SDA线处于高电平状态,以便收方在这一位上送出低电平应答信号A。 由于某种原因接收方不对主机寻址信号
应答时,例如接收方正在进行其他处理而无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时,必须释放总线,将数据线置为高电平,而由主机产生一个终止信号以结束总线的
数据传送。 当主机接收来自从机的数据时,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字节后,必须给从机发送一个非应答信号(),使从机释放数据总线,
以便主机发送一个终止信号,从而结束数据的传送。 图12-10
I2C总线上的应答信号4.I2C总线上的数据帧格式 I2C传送的信号即包括真正的数据信号,也包括地址信号。I2C总
线规定,在起始信号后必须传送一个从机的地址(7位),第8位是数据传送的方向位(R/),“0”表示主机发送数据(
),“1”表示主机接收数据(R)。 每次数据传送总是由主机产生的终止信号结束。但是,若主机希望继续占用总线进行新的数据传送,则
可不产生终止信号,马上再次发出起始信号对另一从机进行寻址。因此,在总线一次数据传送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1)主
机向从机发送n个字节的数据,数据传送方向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变,传送格式如下: 说明:阴影部分表示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无阴影部
分表示从机向主机发送数据,以下同。上述格式中的从机地址为7位,紧接其后的“1”和“0”表示主机的读/写方向,“1”为读,“0”为写
。 格式中:字节1~字节n为主机写入从机n字节数据。(2)主机读出来自从机的n个字节。除第一个寻址字节由主机发出,n字节都
由从机发送,主机接收,数据传送格式如下: 其中:字节1~字节n为从机被读出的n个字节的数据。主机发送终止信号前应发送非应答信
号,向从机表明读操作要结束。(3)主机的读、写操作。在一次数据传送过程中,主机先发送一个字节数据,然后再接收一个字节数据
,此时起始信号和从机地址都被重新产生一次,但两次读写的方向位正好相反。数据传送的格式如下: “Sr”表示重新产生的起始信号,
“从机地址r”表示重新产生的从机地址。 由上可见,无论哪种方式,起始信号、终止信号和从机地址均由主机发送,数据字节传送方向由寻
址字节中方向位规定,每字节传送都必须有应答位(A或)相随。5.寻址字节 在上面数据帧格式中,均有7位从机地址和
紧跟其后的1位读/写方向位,即下面要介绍的寻址字节。I2C总线的寻址采用软件寻址,主机在发送完起始信号后,立即发送寻址字节来寻址被
控的从机,寻址字节格式如下: 7位从机地址即为“DA3、DA2、DA1、DA0”和“A2、A1、A0”。 其中“D
A3、DA2、DA1、DA0”为器件地址,是外围器件固有的地址编码,器件出厂时就已经给定。“A2、A1、A0”为引脚地址,由器件引
脚A2、A1、A0在电路中接高电平或接地决定(图12-12)。 数据方向位(R/)规定了总线上的单片机(主机)与外围器件
(从机)的数据传送方向。R/=1,表示主机接收(读)。R/=0,表示主机发送(写)。6.寻址字节中的特
殊地址 I2C规定一些特殊地址,其中两种固定编号0000和1111已被保留为作为特殊用途,见表12-1。 起始信号后
第1字节8位为“00000000”,为通用呼叫地址,用于寻访I2C总线上所有器件的地址。不需从通用呼叫地址命令获取数据的器件可不
响应通用呼叫地址。否则,接收到这个地址后应作出应答,并把自己置为从机接收方式,以接收随后的各字节数据。另外,当遇到不能处理的数据字
节时,不作应答,否则收到每个字节后都应作应答。通用呼叫地址的含义在第2字节中加以说明。格式如下: 第2字节为06H时,所有
能响应通用呼叫地址的从机复位,并由硬件装入从机地址的可编程部分。能响应命令的从机复位时不拉低SDA和SCL线,以免堵塞总线。 第
2字节为04H时,所有能响应通用呼叫地址,并通过硬件来定义其可编程地址的从机将锁定地址中的可编程位,但不进行复位。 如果第2字节
的方向位B为“1”,则这两个字节命令称为硬件通用呼叫命令。就是说,这是由“硬件主器件”发出的。所谓硬件主器件,是不能发送所要寻访从
件地址的发送器,如键盘扫描器等。 这种器件在制造时无法知道信息应向哪儿传送,所以它发出硬件呼叫命令时,在第2字节的高7位说明
自己的地址。接在总线上的智能器件,如单片机能识别这个地址,并与之传送数据。硬件主器件作为从机使用时,也用这个地址作为从机地址。格式
为: 在系统中另一种选择可能是系统复位时硬件主器件工作在从机接收方式,这时由系统中主机先告诉硬件主器件数据应送往的从机地址。
当硬件主器件要发数据时,就可直接向指定从机发送数据。7.数据传送格式 I2C总线上每传送一位数据都与一个时钟脉冲相对应
,传送的每一帧数据均为一字节。但启动I2C总线后传送的字节数没有限制,只要求每传送一个字节后,对方回答一个应答位。在时钟线为高电平
期间,数据线的状态就是要传送的数据。数据线上数据的改变必须在时钟线为低电平期间完成。 在数据传输期间,只要时钟线为高电平,数据线
都必须稳定,否则数据线上任何变化都当作起始或终止信号。 I2C总线数据传送是必须遵循规定的数据传送格式。图12-11为一完
整的数据传送应答时序。据总线规范,起始信号表明一次数据传送开始,其后为寻址字节。在寻址字节后是按指定读、写的数据字节与应答位。在数
据传送完成后主器件都必须发送停止信号。在起始与停止信号间传输的字节数由主机决定,理论上讲没有字节限制。 图12-11I2
C总线一次完整的数据传送应答时序 I2C总线上的数据传送有多种组合方式,前面已介绍常见的三种数据传送格式,这里不再赘述。 从上
述数据传送格式可看出: ①无论何种数据传送格式,寻址字节都由主机发出,数据字节的传送方向则遵循寻址字节中的方向位的规定。 ②
寻址字节只表明了从机的地址及数据传送方向。从机内部的n个数据地址,由器件设计者在该器件的I2C总线数据操作格式中,指定第一个数据
字节作为器件内的单元地址指针,且设置地址自动加减功能,以减少从机地址的寻址操作。 ③每个字节传送都必须有应答信号(A/
)相随。 ④从机在接收到起始信号后都必须释放数据总线,使其处于高电平,以便主机发送从机地址。12.5AT89S51单
片机的I2C串行扩展设计 许多公司都推出带有I2C接口的单片机及各种外围扩展器件,常见有ATMEL公司的AT24C系列存储器、P
hilips公司的PCF8553(时钟/日历且带有256???8RAM)和PCF8570(256???8RAM)、MAXIM公
司的MAX127/128(A/D)和MAX517/518/519(D/A)等。 I2C总线系统中的主器件通常由带有I2C总线接
口单片机来担当,也可用不带I2C总线接口的单片机。从器件必须带有I2C总线接口。 AT89S51没有I2C总线接口,这可利
用其并行I/O口线模拟I2C总线接口的时序,因此,在许多AT89S51应用系统中,都将I2C总线的模拟传送技术作为常规的设计方法。
本节首先介绍AT89S51扩展I2C总线器件的硬件接口设计,然后介绍用单片机I/O口结合软件模拟I2C总线数据传送,以及数据传
送模拟通用子程序的设计。12.5.1AT89S51的I2C总线扩展系统 图12-12所示为一个AT89S51与有I2C
总线器件的扩展接口电路。图中,AT24C02为E2PROM芯片,PCF8570为静态256???8RAM,PCF8574为8位I
/O口,SAA1064为4位LED驱动器。虽然各种器件的原理和功能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与AT89S51的连接是相同的。
图12-12AT89S51单片机扩展I2C总线器件的接口电路12.5.2I2C总线数据传送
的模拟 AT89S51用软件来模拟I2C总线上的信号, 为单主器件的工作方式下,没有其他主器件对总线的竞争与同步,只存在单片机对
I2C总线上各从器件的读(单片机接收)、写(单片机发送)操作。1.典型信号模拟 为保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标准I2C的数据传送有
严格的时序要求。I2C总线的起始信号、终止信号、应答/数据“0”及非应答/数据“1”的模拟时序如图12-13、图12-14、图12
-15、图12-16所示。 在I2C的数传中,可利用时钟同步机制展宽低电平周期,迫使主器件处于等待状态,使传送速率降低。
对终止信号,要保证有大于4.7?s的信号建立时间。终止信号结束时,要释放总线,使SDA、SCL维持在高电平,大于4.7?s后才可以
进行第1次起始操作。单主器件系统中,为防止非正常传送,终止信号后SCL可设置为低。 对于发送应答位、非应答位来说,与发送数据“0
”和“1”的信号定时要求完全相同。只要满足在时钟高电平大于4.0?s期间,SDA线上有确定的电平状态即可。2.典型信号的模
拟子程序 主器件采用单片机,晶振为6MHz(机器周期2?s),常用的几个典型的波形模拟如下。 (1)起始信号S。对一个新的起始
信号,要求起始前总线空闲时间大于4.7?s,而对一个重复的起始信号,要求建立时间也须大于4.7?s。 图12-13所示的起始信号
的时序波形在SCL高电平期间SDA发生负跳变,该时序波形适用于数据模拟传送中任何情况下的起始操作。起始信号到第1个时钟脉冲的时间间
隔应大于4.0?s。子程序如下:START: SETB P1.7 ;SDA=1 SETB
P1.6 ;SCL=1 NOP ;SDA=1和SCL=1保持4?s NOP CLR
P1.7 ;SDA=0 NOP ;SDA=0和SCL=1(起始信号)保持4?s
NOP CLR P1.6 ;SCL=0 RET图12-13起始信号S的模拟
图12-14终止信号P的模拟 (2)终止信号P。在SCL高期间SDA发生正跳变。终止信号P
的波形如图12-14所示。子程序如下:STOP: CLRP1.7 ;SDA=0 SETBP1
.6 ;SCL=1 NOP ;终止信号建立时间4μs NOP SETBP1.
7 ;SDA=1 NOP NOP CLRP1.6 ;SCL=0 CLR
P1.7 ;SDA=0 RET(3)发送应答位/数据“0”。在SDA低电平期间SCL发生一个正脉冲,
波形如图12-15所示。子程序如下:ACK: CLRP1.7 ;SDA=0 SETB P1.6 ;SC
L=1 NOP ;4μs NOP CLRP1.6 ;SCL=0 SETB
P1.7 ;SDA=1 RET 图12-15应答位/数据“0”的模拟时序图12-16
非应答位/数据“1”的模拟时序 (4)发送非应答位/数据“1”。在SDA高电平期间SCL发生一个正脉冲,时序波形如图12-1
6所示。子程序如下:NACK: SETBP1.7 ;SDA=1 SETBP1.6 ;SCL=1
NOP ;两条NOP指令为4μs NOP CLRP1.6 ;SCL=0
CLRP1.7 ;SDA=0 RET 12.5.3I2C总线模拟通用子程序 I2C总线操作中
除基本的起始信号、终止信号、发送应答位/数据“0”和发送非应答位/数据“1”外,还需要有应答位检查、发送1字节、接收1字节、发送n
字节和接收n字节子程序。1.应答位检查子程序 在应答位检查子程序CACK中,设置了标志位F0,当检查到正常应答位时,F0=0;
否则F0=1。参考子程序如下:第12章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
第12章目录12.1单总线串行扩展12.2SPI总线串
行扩展12.3Microwire总线简介12.4I2C总线的串行扩展介绍12.4.1I2C串行总线概述
12.4.2I2C总线的数据传送12.5AT89S51单片机的I2C串行扩展设计12.5.1AT8
9S51的I2C总线扩展系统12.5.2I2C总线数据传送的模拟12.5.3I2C总线模拟通用子程序
内容概要 单片机的并行总线扩展(利用三总线AB、DB、CB进行的系统扩展)已不再是单片机系统唯一的扩展结构,除并行总线扩展技术之
外,近年又出现串行总线扩展技术。 例如:Philips公司的I2C串行总线接口、DALLAS公司的单总线(1-Wire)接口、
Motorola公司的SPI串行外设接口以及Microwire总线三线同步串行接口。 本章介绍上述串行扩展接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特
点,重点介绍I2C串行扩展技术,并介绍AT89S51软件模拟I2C串行接口总线时序实现I2C接口的方法。 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与
并行扩展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串行接口器件与单片机接口时需要的I/O口线很少(仅需1~4条),串行接口器件体积小,因而占用电路板
的空间小,仅为并行接口器件的10%,明显减少电路板空间和成本。 除上述优点,还有工作电压宽、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数据不易丢失等
特点。串行扩展技术在IC卡、智能仪器仪表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1单总线串行扩展 单总线(也称
1-Wirebus)是由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外围串行扩展总线。 只有一条数据输入/输出线DQ,总线上的所有器件都挂在D
Q上,电源也通过这条信号线供给,使用一条信号线的串行扩展技术,称为单总线技术。 单总线系统的各种器件,由DALLAS公司提供的专
用芯片实现。每个芯片都有64位ROM,厂家对每一个芯片用激光烧写编码,其中存有16位十进制编码序列号,它是器件的地址编号,确保它挂
在总线上后,可唯一被确定。 除地址编码外,片内还包含收发控制和电源存储电路,如图12-1所示。这些芯片的耗电量都很小(空闲时
几微瓦,工作时几毫瓦),从总线上馈送电能到大电容中就可以工作,故一般不需另加电源。下面说明具体应用。
图12-1单总线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例12-1】图12-2所示为一个由单总线构成的分
布式温度监测系统,也可用于各种狭小空间内设备的数字测温。图中多个带有单总线接口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芯片都挂在单片机的1根
I/O口线(即DQ线)上。对每个DS18B20通过总线DQ寻址。DQ为漏极开路,须加上拉电阻。 DS18B20封装形式多样,其中
的一种封装形式见图12-2。在该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系列中还有DS1820、DS18S20、DS1822等其他型号,工作原理与特性
基本相同。具有如下特点:(1)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每芯片都有唯一的64位光刻ROM编码,家族码为28H。(
3)温度测量范围-55~+125oC,在-10~+85oC范围内,测量精度可达±0.5oC。(4)分辨率为可编程的9~12位(其
中包括1位符号位),对应的温度变化量分别为0.5oC、0.25oC、0.125oC、0.0625oC。(5)转换时间与分辨率有关
。当设定为9位,转换时间93.75ms;设定为10位,转换时间为187.5ms;当设定11位,转换时间375ms;当设定12位,
转换时间750ms。(6)片内含有SRAM、E2PROM,单片机写入E2PROM的报警的上下限温度值和以及对DS18B20的
设置,在芯片掉电的情况下不丢失。 功能命令包括两类:1条启动温度转换命令(44H),5条读/写SRAM和E2PROM命令。
图12-2电路如果再扩展几位(根据需要)LED数码管显示器,即可构成简易的数字温度计系统。可在图12-2的基础上,自行扩展设计。
图12-2单总线构成的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 在1-W
ire总线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据传输均采用CRC码校验。DALLAS公司为单总线的寻址及数据的传送制定了总线协议,具体内容读者可
查阅相关资料。 1-Wire协议不足在传输速率稍慢,故1-Wire总线协议特别适用于测控点多、分布面广、种类复杂,而又需集中监
控、统一管理的应用场合。12.2SPI总线串行扩展 SPI(SerialPeriperalInterface)是
Motorola公司推出的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允许单片机与多个厂家生产的带有标准SPI接口的外围设备直接连接,以串行方式交换信息。
图12-3为SPI外围串行扩展结构图。SPI使用4条线:串行时钟SCK,主器件输入/从器件输出数据线MISO,主器件输出/从器件
输入数据线MOSI和从器件选择线。图12-3SPI外围串行扩展结构图 SPI典型应用是单主系统,一台主器件,从器
件通常是外围接口器件,如存储器、I/O接口、A/D、D/A、键盘、日历/时钟和显示驱动等。扩展多个外围器件时,SPI无法通过数据线
译码选择,故外围器件都有片选端。在扩展单个SPI器件时,外围器件的片选端可以接地或通过I/O口控制;在扩展多个SP
I器件时,单片机应分别通过I/O口线来分时选通外围器件。 在SPI串行扩展系统中,如果某一从器件只作输入(如键盘)或只作输出(如
显示器)时,可省去一条数据输出(MISO)线或一条数据输入(MOSI)线,从而构成双线系统(接地)。 SPI
系统中单片机对从器件的选通需控制其CS端,由于省去传输时的地址字节,数据传送软件十分简单。但在扩展器件较多时,需要控制较多的从器
件端,连线较多。 在SPI系统中,主器件单片机在启动一次传送时,便产生8个时钟,传送给接口芯片作为同步时钟,控制数据
的输入和输出。传送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如图12-4所示。输出数据的变化以及输入数据时的采样,都取决于SC
K。但对不同外围芯片,可能是SCK的上升沿起作用,也可能是SCK的下降沿起作用。SPI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05Mbi
t/s。 图12-4SPI数据传送格式 Motorola提供了一系列具有SPI接口的单片
机和外围接口芯片,如存储器MC2814、显示驱动器MC14499和MC14489等各种芯片。 SPI从器件要具有SPI接口
。主器件是单片机。目前已有许多机型的单片机都带有SPI接口。但对AT89S51,由于不带SPI接口,SPI接口的实现,可采用软件与
I/O口结合来模拟SPI的接口时序。 【例12-2】设计AT89S51单片机与串行A/D转换器TLC2543的SPI接口。
TLC2543是美国TI公司的12位串行SPI接口的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为1μs。片内有1个14路模拟开关,用来选择11路模拟输
入以及3路内部测试电压中的1路进行采样。 图12-5为单片机与TLC2543的SPI接口电路。TLC2543的I/OCL
OCK、DATAINPUT和端由单片机的P1.0、P1.1和P1.3来控制。转换结果的输出数据(DATAOUT)由单
片机的P1.2串行接收,单片机将命令字通过P1.1输入到TLC2543的输入寄存器中。 下面的子程序为AT89S51选择某一通道
(例如AIN0通道)进行1次数据采集,A/D转换结果共12位,分两次读入。先读入TLC2543中的8位转换结果到单片机中,同时写入
下一次转换的命令,然后再读入4位的转换结果到单片机中。 注意:TLC2543在每次I/O周期读取的数据都是上次转换的结果,当
前转换结果要在下一个I/O周期中被串行移出。TLC2543A/D转换的第1次读数由于内部调整,读取的转换结果可能不准确,应丢弃。
图12-5AT89S51单片机与TLC2543的SPI接口子程序如下:ADCOMD BYTE 6F
H ;定义命令存储单元 ADOUTH BYTE 6EH ;定义存储转换结果高4位单元ADOUTL BYTE 6DH ;定义存储
转换结果低8位单元ADCONV:CLR P1.0 ;时钟脚为低电平 CLR P1.3 ;片选有效,选中TLC2543
MOV R2,#08H;送出下一次8位转换命令和 ;读8位转换结果做准备 MOV A,ADCOMD
;下一次转换命令在ADCOMD ;单元中送ALOOP1:MOV C,P1.2 ;读入1位转换结果 RRC A
;1位转换结果带进位位右移 MOV P1.1,C ;送出命令字节中的1位 SETB P1.0 ;产生1个时钟 N
OP CLR P1.0 NOP DJNZ R2,LOOP1;是否完成8次转换结果读入和命 ;令输出?未完则跳
MOV ADOUTL,A;读8位转换结果存入ADOUTL单元 MOV A,#00H ;A清0 MOV R2,#04H
;为读入4位转换结果做准备 SETB P1.0 ;产生1个时钟 NOP CLR P1.0 NOP
DJNZ R2,LOOP2 ;是否完成4次读入?未完则跳 ;LOOP2 MOV ADOUTH,A ;高4位转换结
果存入 ;ADOUTH单元中的高4位 SWAP ADOUTH ;ADOUTH单元中的高4位与 ;低4位互
换LOOP2:MOV C,P1.2 ;读入高4位转换结果中的1位 RRC A ;带进位位循环右移 SETB P1.0
;时钟无效 RET 执行上述程序中的8次循环,执行“RRCA”指令8次,每次读入转换结果1位,然后送出ADCOMD
单元中的下一次转换的命令字节“G7G6G5G4G3G2G1G0”中的1位,进入TLC2543的输入寄存器。 经8次
右移后,8位A/D转换结果数据“××××××××”读入累加器Acc中,上述的具体数据交换过程如图12-6所示。子程序中的4次循环,
只是读入转换结果的4位数据,图中没有给出,读者可自行画出4次移位的过程。 图12-6单片机与TLC2543的8
位数据交换示意图 由本例见,单片机与TLC2543接口十分简单,只需用软件控制4条I/O脚按规定时序对TLC2543进行访问即可
。12.3Microwire总线简介 三线同步串行接口,1根数据线SO、1根数据输入线S和1根时钟线SK组成。该总线最初是
内建在NS公司COP400/COP800HPC系列单片机中,为单片机和外围器件提供串行通信接口。 该总线只需要3根信号线,连
接和拆卸都很方便。在需对一个系统更改时,只需改变链接到总线的单片机及外器件的数量和型号即可。 最初的Microwire总线只
能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主机,总线上的其他器件都是从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NS公司推出了8位的COP800系列单片机,该系列单片机仍采用原来的Microwire总线,但接口功能进行了增强,称之为增强型的MicrowirePlus。 增强型的MicrowirePlus允许连接多台单片机和外围器件,应用于分布式、多处理器的复杂系统。 NS公司已生产出各种功能的Microwire总线外围器件,包括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ADC和DAC、LED显示驱动器和LCD显示驱动器以及远程通信设备等。12.4I2C总线的串行扩展介绍12.4.1概述 I2C总线,PHILIPS推出,使用广泛、很有发展前途的芯片间串行扩展总线。 只有两条信号线,一是数据线SDA,另一是时钟线SCL。两条线均双向,所有连到I2C上器件的数据线都接到SDA线上,各器件时钟线均接到SCL线上。I2C系统基本结构如图12-7所示。I2C总线单片机(如PHILIPS公司的8xC552)直接与I2C接口的各种扩展器件(如存储器、I/O芯片、A/D、D/A、键盘、显示器、日历/时钟)连接。 由于I2C总线的寻址采用纯软件的寻址方法,无需片选线的连接,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总线数量。图12-7I2C串行总线系统的基本结构 I2C的运行由主器件(主机)控制。主器件是指启动数据的发送(发出起始信号)、发出时钟信号、传送结束时发出终止信号的器件,通常由单片机来担当。 从器件(从机)可以是存储器、LED或LCD驱动器、A/D或D/A转换器、时钟/日历器件等,从器件必须带有I2C串行总线接口。 当I2C总线空闲时,SDA和SCL两条线均为高电平。由于连接到总线上器件(节点)输出级必须是漏极或集电极开路,只要有一器件任意时刻输出低电平,都将使总线上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由于各器件输出端为漏级开路,故必须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见图12-7中的两个电阻),以保证SDA和SCL在空闲时被上拉为高电平。 SCL线上的时钟信号对SDA线上的各器件间的数据传输起同步控制作用。SDA线上的数据起始、终止及数据的有效性均要根据SDA线上的时钟信号来判断。
献花(0)
+1
(本文系依米荷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