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攝獵野鳥(上集)

 柳灞牧笛 2012-05-15
評分:
你的評分: [請登入後給予評分]
因為香港鳥類的種類繁多,加上牠們的反應非常敏銳,拍攝雀鳥極富挑戰性,是生態攝影的其中一個好題材。本篇將會談及一些基本的機身設定,包括拍攝模式、測光範圍﹝Metering Mode﹞、曝光補償﹝Exposure Compensation﹞、自動對焦模式﹝AF Mode﹞、對焦點的選擇﹝AF Point﹞、連拍功能(Continous Shooting) 與及白平衡(White Balance)等,讓你了解相機如何幫助拍攝﹗
EOS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P﹝Programme 程式﹞、Av﹝Aperture Priority 光圈先決﹞、Tv﹝Shutter Priority 快門先決﹞與及M﹝Manual 手動﹞等個別的功能在機身的說明書之中已有詳細的?述,在此不贅。簡單而言,選擇P Mode時將曝光、光圈、快門、ISO等設置交予相機自動計算,攝影師可以專心快速的構圖拍攝,在光線及反差較為平均的時候,能夠獲得不錯的效果。

使用光圈先決模式﹝Av Mode﹞時攝影師自行決定鏡頭光圈值,相機根據當時曝光值配合適當的快門速度。在這個模式進行拍攝時,攝影師所用的可以以不同的光圈值來控制景深,在構圖時極為重要。

快門先決模式﹝Tv Mode﹞讓攝影師選定快門速度,相機則根據曝光量以相應的光圈值配合。這模式適合拍攝動態鳥類,攝影師可以選擇高速快門來凝固鳥類的動作﹝例如1/1000秒或以上﹞,或以慢快門來表現動態。而配合自動感光度設定﹝Auto ISO Setting﹞,當現場光線較弱,攝影師選擇了高速快門時,鏡頭若本身光圈值太小,即使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之下亦無法正常配合快門速度時,相機會自動配合作出ISO的調整,以達到所選定的快門效果。
在光線變化不大,或拍攝靜態主體時,攝影師可以有充足時間測光及構圖,這時可以使用手動曝光模式選擇光圈及快門值來營造不同效果。例如拍攝飛鳥時,若鳥兒背景是藍色天空、白色的雲、深色的紅樹林等,測光值會有極大的差別,如果根據這些曝光值拍攝,鳥兒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曝光不足或過度。這時候攝影師可以使用手動曝光設定鳥兒的曝光量,拍攝時可以不受背景亮度所影響,得到準確的曝光。
EOS數碼單鏡反光相機有四種測光範圍,分別是權衡式測光(Evaluative Metering)、中央偏重平均測光(Centre-weighted Average Metering)、局部測光(Partial Metering)﹝約佔畫面中央約8-13.5%面積﹞、與及重點測光(Spot Metering)﹝約佔畫面中央2.4-3.84%面積﹞。權衡式及中央偏重平均測光都以畫面之中較大的範圍進行測光,得出相應的曝光值。拍攝時如果主體與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時,採用此兩種測光範圍應可以得出較平均的曝光。

鳥類是害羞及敏感的野生動物,很多時候需要在遠距離進行拍攝,然而即使是使用了長焦鏡頭時,主體可能仍然只佔畫面的其中一小部份,攝影師可以根據主體所佔畫面的比重而選用局部測光或重點測光。而當主體與背景的反差極大時,或現場光線複雜多變時,建議使用重點測光進行細緻的調整,以免主體的曝光受到其他因素所影響。

EOS-1D及EOS-1Ds系列更附有測光與對焦點連動的功能,使用局部測光或重點測光模式時,所測光的範圍會配合當時所採用的自動對焦點,在快速拍攝時可以讓攝影師獲得更準確的曝光。

拍攝野鳥需要攝影師能夠在短時間之內作出反應,曝光補償功能可以讓攝影師快速地對相機的測光值進行微調。例如當拍攝飛行中的鳥類,背景天空極為明亮的時候,使用曝光補償增加曝光值﹝+EV的設置﹞可避免拍出主體暗黑的照片。另一例子是當拍攝時背景顏色較主體深色時,使用曝光補償減少曝光值﹝-EV的設置﹞可防止畫面曝光過度。
評分:
你的評分: [請登入後給予評分]
早期的相機的自動對焦點往往只有中央一點,在拍攝時攝影師可能習慣性地將主體放置在畫面正中央,影響構圖。新式相機擁有多個的自動對焦點,在拍攝靜態的畫面時可以讓攝影師根據構圖選擇所需的對焦點,而在拍攝動態畫面時,可以同時?動多個自動對焦點以捕捉活動中的主體。

自動對焦技術的出現及發展對於鳥類拍攝有劃時代的影響,尤其是拍攝動態畫面時,精準的自動對焦能快速地抓緊主體,拍出銳利的影像。EOS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可以分為單張﹝One Shot﹞、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AI Servo﹞及人工智能自動對焦﹝AI Focus﹞三種,對於拍攝鳥類各有不同的實用之處。

單張對焦模式適合拍攝身體動作較少的鳥類,例如正在休息或鳴唱的鳥兒。拍攝野生動物應該儘量選擇其眼睛部份對焦,雖然現時的機身都配備了多個對焦點,但在實際使用時,靜態的主體可以讓攝影師有充裕時間自行根據構圖需要,手動選擇合適的對焦點。
拍攝動態鳥類時,可以選擇?動全部對焦點,以較大的範圍捕捉畫面?的主體進行對焦,並且配合AI Servo作追焦拍攝。實際使用拍攝飛鳥時,宜在鳥類還在一段距離之外已開始進行對焦,讓相機有時間作鎖定目標並進行追焦,配合高速連拍來記錄連串動作。拍攝期間要注意相機的最大連續拍攝相片數量﹝在觀景器右下角會顯示剩餘可以連拍的數量﹞,以免在鳥兒飛到最佳角度時,因為機身要處理拍攝數據而暫時出現「Busy」的情況無法拍攝,白白錯失良機。
人工智能自動對焦﹝AI Focus﹞功能和單張對焦模式相似,但如果對焦主體移動時,相機會自行切換成追焦模式。實際使用時可以拍攝靜態鳥類,而當鳥兒起飛時,相機會作出相應的計算,對主體進行焦點追蹤。

評分:
你的評分: [請登入後給予評分]
鳥類的動作迅速,精彩場面往往一瞬即逝。善用EOS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連拍功能能夠大大的提高拍攝野鳥時的「命中率」。一般而言,相機的連拍速度可以分為每秒約3張的基本速度,及至每秒高達10張的超高速連拍(視乎個別型號選擇)。進行實際拍攝時,最佳的方法是把連拍速度設定在最高速的位置﹝EOS 50D為每秒6.3張,而EOS-1D Mark III則為每秒10張﹞,隨時預備拍攝連串照片。例如拍攝鳥兒飛行或捕食的時候,鳥兒的姿態包括翅膀、嘴巴、腿部、身體或眼神等會在極短時間之?變化,使用連拍並配合適當的時機按下快門,攝影師能夠提高捕捉到決定性一刻的機會。
然而對於鳥類攝影,即使主體沒有明顯移動,使用連拍仍然會對作品有所改善。由於拍攝鳥類的器材以長焦距鏡頭為主﹝下一篇將會詳細的介紹有關鏡頭﹞,在高放大率之下,器材的輕微抖動亦會被放大,造成影像模糊不清,這時若能多拍一些,可以增加拍攝銳利影像的成功機會。另一方面,手持拍攝時使用連拍亦可以減低手震的機會。
在野外拍攝時光線色溫會隨時變化,雖然以RAW格式拍攝的照片在後期仍然可以對色溫作很彈性的處理,但在拍攝時如果能夠選擇合適的白平衡設定,即使是使用JPEG格式拍攝仍然可以獲得極佳的效果。

除了使用「自動白平衡」之外,在戶外使用現場光拍攝時主要會根據情況以「日光」、「陰影」及「陰天」拍攝,而「鎢絲燈」、「日光燈」及「閃光燈」等則較為少用。然而,當日出或日落時份,光線的色溫會偏低,若以日光模式的白平衡拍攝,照片的顏色會偏向橙紅,若是拍攝日落日出為題的話,這種顏色有助顯示現場氣氛。然而若是要忠實的呈現鳥類羽毛色彩的話,則應該根據情況使用合適的白平衡設定。在光線色溫較為極端的情況之下﹝例如日落時份、樹木下層等﹞,相機預設的白平衡可能未有提供相應的選擇,攝影師可以使用「自訂白平衡」來調整拍攝的色溫。
以上所談及的相機使用方法,對於拍攝野生動物有大的實際用途。當我們選用了高像素、低雜訊、色彩還原優秀及功能眾多的相機,如果能夠在適當的場合運用這些功能,大家都可以拍出理想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