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常地这样想

 专治牙痛 2012-05-15

一、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有两种人最快乐,一是小孩,二是傻瓜。小孩天性纯真,傻瓜糊里糊涂,二者都不懂得人世间世态炎凉、人心险恶。所以他们很容易快乐,很容易满足。聪明人就不能糊涂一些,或保留一份童贞或难得糊涂,多保留些快乐呢。

二、知足常乐,这话说的不错,但是也得看在什么情况下,当你饥不饱腹,整日为生存发愁和疲于奔命的时候,还谈什么知足常乐?所以说,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有心情谈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说的是一种心态。

三、淡薄名利,这话说的不错。其实追求名利有什么不好?名利是人生活的动力,历史上的名人如此,当今社会上的名人也是如此。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追求的人是萎靡的人,说淡薄名利是对名利双收的人讲的,是对领导干部讲的,老百姓有什么名利好淡薄?

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说的不错。这种心态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上人情冷漠的一种现象。你防我,我防你,人与人之间如隔一道墙,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岂不是很可怕?

五、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小人不可怕,小人做事虽然卑鄙,但是好防范。伪君子很可怕,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不好识别,坑你一次就是狠的。做官的人为什么喜欢小人?荀子曰: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你做了官,你也喜欢,只不过到那时你就分辨不出谁是小人谁是君子了。

六、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明白这个道理,就参透了整个人生,何必为这些事情平填烦恼和痛苦呢?当我们唾弃这种心态的时候,恰恰我们自己也不自觉地随波逐流。

七、世上最大的债务就是人情。这是对老实人讲的。想必谁也不愿意欠人情,欠下人情,老实人就感觉在人面前矮了不少,脸皮厚的人无所谓欠谁的,脸皮厚的人认为谁都欠他的。所以说,不必为对别人付出得不到回报而烦恼,菜根谭说的好: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人情乃是涛声依旧,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八、当我们诅咒、痛恨腐败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做了官之后,能保证不搞腐败吗?人性贪婪,本性如此。看待腐败现象,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本质,由于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产生孳生腐败的土壤,真正根除腐败在于制度建设,使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有所顾忌或无法搞腐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酸葡萄心理,牢骚心理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

九、沉湎于旧日的失意是脆弱的,迷失在痛苦的记忆里是可悲的;无法忘记过去伤痛的人,常常会连今天的幸福也会失去。现实生活中有这种心态的人是不是很多?

十、世界上没有完美。白玉尤有瑕疵,何况人呢?契诃夫二世说过: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10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看待事物、看人,就得以一分为二的观点,以宽容的心态,正确的评价事物和人,伟人都三七开,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十一、人说勤劳致富,我看未必。比如说种地,农民辛苦一年,谁不期盼有个好收成,但是天公不做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使眼看到手的成果毁于一旦。你说勤劳能致富吗?换个角度看,在惟商不富的今天,种地能致富吗?富的都是什么人?所以说,勤劳也得找准地方,不但要苦干,而且要巧干。

十二、当今流行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的口头禅,有一定道理。应当承认,有钱是变坏的条件,但不是根本。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人也在变坏,只不过是因为钱加速了变坏的速度。

十三、我们推崇“老黄牛精神”,是有道理的。但是“公鸡打鸣,老牛下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于是“老黄牛”也有意见,出力的是老牛,落好的是公鸡。我们的老牛不会改变做牛的方式,在下地之前也吼叫一声,让主人听见,省得让公鸡领得头功如何?我们说老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是说老牛的奉献精神,可是老牛不吃草又吃什么呢?

十四、良言苦口,虽然是对的,但也要分场合。不分场合、不分时候的良言,是自讨没趣,好心无好报。所以说,良言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