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差价合约CFD经纪商监管

 昵称9969828 2012-05-15

差价合约CF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新兴事物,它属于一种保证金交易,投资者只需要交纳部分的保证金即可交易,不需要投入标的物的全部资金。所以盈利通常很高,当然风险也很大。差价合约在国内完全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大多数经纪商都在国外注册,交易主要通过网站进行。

大多数用户都对选择经纪商无所适从。选择经纪商的确存在多重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

  • 监管及安全性
  • 点差、价格、杠杆
  • 服务

点差、杠杆一般在公司的网站上即可找到,因此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价格还是比较容易的。

最难的如何知道把钱汇往国外是否安全,这里就涉及到了经纪商的监管问题。

差价合约因为是新兴事物,所以监管方面存在较多空白。可以说,存在很多有大牌的监管,但是服务很差,安全性也很难保证的公司。有些小公司并不拥有名声很大的监管,但是安全性很好,服务也很好。所以在选择经纪商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方面条件。

经纪商监管根据国家或地区存在差异,比如英美国家监管、欧洲监管和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伯利兹等)在公司条件上存在差异,但是事实上大致的要求是一致的:

  • 所有监管机构要求经纪商有较长时间的经验,通常是810年。一定要有律师,公证员或法院严格检查经纪商的经验要求。在这点上英美国家监管、欧洲监管和离岸金融中心监管都是一样的。
  • 申请监管时,公司必须将自有资金绑定在独立账户上,以用来经营业务,和客户的存储资金帐户分离。这点是最为重要的,所有监管机构,欧洲的,英美的,离岸金融中心的,都有这方面的要求。而没有监管的公司,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就要尽量避免。
  • 公司绑定的自有资金数目要求根据监管机构变化则较大。欧盟区内资金要求从10万欧元到73万欧元不等,澳大利亚一般要求15万美元。离岸金融中心一般为了吸引投资商数目可接受较小的投资数目。比如某些离岸金融中心要求10万欧元为最低资金。
  • 所有的监管机构都要求经纪商提供5年内的商业计划书,如果商业计划书不符合要求,监管机构会拒绝发放监管证。有些监管机构要求公司双月或按季度,或每年提交资产负债表。有些监管机构在这方面要求会松一点,每年提交一次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监管的区别主要在于公司资金的规模和提交资产负债表的频率,监管地本身并不能证明经纪商是否诚实。

那么监管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里就涉及到监管机构的作用。一个经纪商如果受一个监管机构监管,客户则可以在该监管机构里查找该公司。因为监管机构要求公司运营帐户和客户投资账户是分离的,所以一般来说,即使公司破产,客户的资金也是不受影响的。但是万一客户和经纪商发生纠纷,就可以要求监管机构调查该经纪商,如果客户取不回资金,可以要求监管机构责令经纪商的银行将资金返还给客户。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监管机构都有此功能,不管他们处在什么国家。

 

因此其实只要有监管的的经纪商,一般都是可以信任的,没有监管的就要小心。而在有监管的经纪商中,如何做选择呢?其实从获取监管的条件中可以看出,在什么机构获得监管,很大程度上出于公司的经济实力,如果公司资本雄厚,就相对来说容易买个大监管。

但是许多大公司买了大监管后,为了建立知名度需要砸钱做大广告,造成了点差倒不一定比一些并没有很大资金花钱买大监管做大广告的小公司来的有竞争力。这通常是个陷阱,我们知道点差其实是经纪商的唯一收入来源,有些大公司点差通常比小公司高,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巨额的人员、广告费用、以及支付给监管机构的费用。

因此选择经纪商的时候,选择名声大的监管机构并不是唯一必不可少的标准,要综合考虑监管、点差价格、培训、服务等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