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如何查企业账
1994年6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我,跟着稽查队接触了几个月的业务,对稽查业务还是一知半解时,税务机构分设就开始了,我被分到了国税做稽查工作。
我所在的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稽查的税种基本都是增值税。想到自己初来乍到,“老税制”还没弄明白,这下又要检查“新税制”了,心里底气不足。一个老队员给我指点迷津:“不会查就查进项呀!”我如获至宝,立马把书上写明的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八大项内容牢牢记住。每查一户企业,我就要求会计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和进项税金账簿,凡符合书上不能抵扣项目的就统统剔除。因为新税制刚刚实行,很多企业会计也都懵懵懂懂,在进项税抵扣上都或多或少有点问题,所以每次我都能轻而易举地查出几千、上万元税款。我觉得找到了一个既简便又快捷的查账办法,心里窃喜。
一次,我去查一家大型的医药企业,会计姓林,40出头,戴副眼镜,据说是个资深会计。我也没多想,按老办法要求他拿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和进项税金账簿。
我把抵扣项目过了一遍,剔除了几笔不能抵扣的项目,就写了结案报告。叫林会计签字时,他脱口而出:“查完了?”然后忙不迭地提笔写下了“情况属实”的意见,还一边笑着对我说:“多谢了!多谢了!”他的笑容很复杂,几分暗喜几分释然好像还有几分蔑视。
我向队长汇报检查情况时,队长疑惑地说:“这么大的企业,销项上就没有什么问题?”我愣住了。接下来,我一头扎进了业务书里,一本《新税制问答》、《税务检查》翻得卷了边。我一边学习理论,一边通过检查企业加深实践理解。慢慢地,我知道了增值税易于出现偷税问题的恰恰是销项税额方面,什么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价外收入等等都是企业巧立名目做手脚的地方,而且隐瞒收入形式五花八门,极其隐蔽。
作为检查人员,如果没有道高一丈的本领,根本就查不出问题。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我通过收入账户查出问题和查补税款也不断增多,同时也明白了以前推崇的那种查账方法是多么可笑。
第二年,我又被分配去查那家医药企业,同样又碰到了林会计。他一看到我,露出了那种复杂的笑容:“又是你呀?等着,我去拿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和进项税金账簿。”我接过他的话说:“还有销售收入账簿和所有记账凭证。”林会计瞪大眼睛看着我,脸上那种复杂的笑容不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