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磨加工

 我的图书73号 2012-05-16
高效磨削时磨削热问题的研究
    前言:分析了高效磨削的发展现状 ,指出制约高效磨削潜力进一步发挥的主要问题是磨削热和由此引起的工件热损伤。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即提高砂轮的锋利度以大幅度降低磨削比能 ,减少磨削热的产生 ;强化弧区换热效果 ,以最大限度地疏导已经产生的积聚在弧区的磨削热。具体措施为 :研制高温钎焊单层超硬磨料砂轮以减少磨削热 ,采用高压径向射流冲击强化磨削弧区换热

摘  要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去除材料所消耗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这些热量大部分都积聚在加工区,特别是对于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磨削而言,高的材料去除率需要大的能量输入,这时在加工区的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此时如不能采取适当的冷却方法及时地将热量疏导出去,将导致加工区的温度显著升高,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严重时将导致工件烧伤。事实上,正是加工区工件的高温烧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磨削技术在难加工材料中应用。

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组件,利用其内部工质的相变,能以较小的温度梯度快速地传递热量,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被称为热超导体。由于其优良的传热性能,热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与能源、航空、机械加工等领域。

本文针对高效磨削加工工程中高温致使工件烧伤的问题,根据径向回转热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了热管砂轮,期望借助热管优良的传热性能,有效控制磨削弧区的温度,促进高效磨削技术在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设计制作了热管砂轮基体,根据热管制造的工艺特点,设计并制作了热管砂轮抽真空、注液及封尾装置,完成了对热管砂轮的抽真空、注液及封尾试验,验证了热管砂轮基体的真空密封性能。

2)根据热管砂轮的工作情况,采用专用流体数值计算软件 FLUENT 建立热管砂轮磨削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对模型网格进行检查,设置所需的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及控制方程。

3)仿真过程主要分析弧区热流密度、冷流体参数、砂轮转速、砂轮外圆壁厚等对热管砂轮温度场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同参数条件时,水冷及风冷两种不同冷却端冷却方式对砂轮温度场的影响可以发现,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冷却端采用水冷方式较风冷可以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为试验选择合适的参数组合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效磨削,难加工材料,热管砂轮,数值计算,FLUENT,温度场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诸如钛合金、超高强度钢、不锈钢、高温结构陶瓷及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零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也对该类材料零件的加工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通常,对于上述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特别是成形表面的加工,磨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由于高效磨削加工过程中,上述材料本身的难加工性及高的材料去除率带来了高的弧区热流密度,造成磨削区的高温,最终导致工件的烧伤和砂轮寿命的缩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磨削技术在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和推广。现有的弧区冷却换热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弧区温度,但效果仍然不理想。本课题拟将热管技术应用于磨削冷却,研制出热管砂轮,利用热管的高导热性能,将冷却的重心由工件转移到工具,期望采用这用全新的冷却方式有效地控制弧区的温度,将高效磨削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高效磨削技术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高效磨削技术[1]

磨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进行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的重要工艺方法,通过磨削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表面完整性。随着磨削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磨削技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对磨削的效率提出了要求,高效磨削技术应运而生。现有的高效磨削技术主要有:高速超高速磨削、缓进给磨削、高效深切磨削、高效砂带磨削。[NextPage]

通常根据磨削工具的线速度来作为常规磨削与高速超高速磨削的划分标准,常规的磨削速度一般为 3040 m/s,高速磨削速度通常为 80120 m/s,超高速磨削的速度通常为常规磨削速度(30 m/s)的 倍(150m/s)以上。

在高速超高速磨削条件下,磨削速度很快,切屑的高应变率形成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件表面塑性变形层变浅,工件表面层硬化及残余应力减小。由于应变率响应的温度滞后,磨削弧区的温度会有所降低,工件表面的热损伤减小,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磨削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

缓进给磨削因进给速度低(约为常规磨削的 1/1001/1000)而得名,其切深大(约为常规磨削的 1001000 倍),平面缓磨的一次切深可达到 2030 mm。由于缓磨切深很大,砂轮和工件的接触弧区很长,总磨削力大,因此缓进给磨削又称为强力磨削或重负载磨削。由于缓磨过程中,同时参与磨削的磨粒数目增加,因而单个磨粒承受的磨削力很小,砂轮磨损小,工件型面保持性好,特别适合难加工材料的型面、深槽类零件的加工。

高效深切磨削是结合高速超高速磨削与缓磨的一项加工方法,是当代高效加工的主流技术。

高效深切磨集合了高速超高速磨削与缓磨的优势,工件进给速度和砂轮线速度同步提高,使得高效深切磨可以获得极高的材料去除率。

高效砂带磨削的是采用静电植砂技术大幅度提高磨粒的静态锋利度以实现高效磨削的经典范例,其材料去除率大,磨削比能低,热效应小,可实现高效干磨削。

2)高效磨削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的一些对策

高效磨削技术目前已达到实用化的地步,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发现国内外在推广高效磨削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磨削弧区的高温和工件表面的烧伤[2,3]

众所周知,传统的砂轮并不适合用于高效加工金属材料,因为磨削去除材料所消耗的能量

比切削要高的多,以去除碳钢为例,磨削比能高达 60200 J/mm3,切削比能仅为 810 J/mm3

磨削去除材料所消耗的额外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聚集在磨削弧区,造成弧区温度升高,如果不能及时将磨削时弧区热疏导出去,极易造成工件表面的烧伤、产生残余拉应力等缺陷,另外,高的磨削温度也加快了砂轮的磨损,特别是在磨削加工钛合金、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4-7]。磨削中正是这种显著的热效应制约着高效磨削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材料去除率。目前大量针对高效磨削的研究都局限在通过提高砂轮速度以得到高速下的动态锋利度来降低磨削比能,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除了速度因素外,砂轮结构、砂轮地貌、用量组合等条件对磨削比能都有显著的影响。从总体上讲,要使高效磨削产生的磨削热效应减小,确保工件不烧伤,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入手:

一方面,深入研究尽可能地提高砂轮的锋利度以求大幅度地降低磨削比能的方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效精密加工研究所在该方面现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研制出了钎焊金刚石砂轮和钎焊 CBN 砂轮。应用钎焊技术,实现了磨粒、钎料和基体的高强度结合,磨粒的出露高度达到了磨粒本身高度的 70%-80%以上,增大容屑空间,并借鉴砂带磨削中磨粒的有序合理排布大幅度提高磨具静态锋利度的经验,实现了砂轮磨粒的相对有序排布,大幅度地提高了砂轮的动静态锋利度,降低了磨削比能,减少磨削弧区产生的热量。

另一方面,对弧区进行强化换热冷却。常用的冷却方法是将冷却液直接喷射至磨削区,冷却液可以起到冷却、润滑及清洗砂轮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砂轮的堵塞。常见的冷却方式有:常规浇注法、砂轮内冷却法、开槽砂轮供液法、高压射流冲击冷却法等。由于磨削区的换热面积有限而且砂轮与工件的间隙很小,冷却工质难以顺利到达磨削区,一旦磨削区热流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值,磨削液就会进入成膜沸腾阶段,使其换热能力大大下降[8,9]

磨削裂纹的防止措施

(1)磨削裂纹的产生是因为磨削热所致,所以降低磨削热是解决磨削裂纹的关键。一般所采用的湿磨法,无论如何注入切削液,切削液都不可能在磨削的同时进入磨削面,因而无法降低磨削点位置的磨削热。切削液只能是使砂轮和零件的磨削点在磨削走过后瞬时受到冷却,同时切削液对零件的磨削点起淬火作用,因而事实上加大了磨削裂纹的产生。如果采用于磨法,背吃刀量选择较浅的磨法,可减少磨削裂纹。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显著,而且灰尘飞扬,影响工作环境,不宜采用。

(2)选用硬度较软、粒度较粗的砂轮来磨削,可以降低磨削热。但如果粒度太粗时会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对于表面粗糙度质量要求高的工件,不能采用此法,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3)分粗精磨,即粗磨选用粒度较粗的软砂轮磨削,便于强力磨削,提高效率,然后再用粒度细的砂轮进行精磨(背吃刀量较浅)。分开两台磨床进行粗磨和精磨,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4)刚出炉的工件,必须待工件自然冷却后(冷却到常温)才能进行磨削。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让工件自然时效1~2个月,消除应力后再进行磨削,这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选用粒度较为锋利的砂轮,PA36~46K,及时清除砂轮表面积屑,减少背吃刀量,增加走刀(磨削)次数,减小工作台速度,取<=1~2m/min,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磨削裂纹的途径。

 

高速磨削冷却液

【摘要】:正 广州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水溶性离子型高速磨削冷却液。以GMY-3为例,其配方为亚硝酸盐16%,三乙醇胺18%,脂肪酸盐4%,21号表面活性剂15%,余量为自来水。使用时,用自来水稀释至5%。它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长期使用不腐败变质,不需定期更换等特点,只要适当加入溶液保持一定的液面,即可经常使用。
【关键词】磨削冷却液 表面活性剂 研制成功 水溶性离子 自来水 亚硝酸盐 无污染 高速 脂肪酸盐 腐败变质
【正文快照】:
广州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水溶性离子型高速磨削冷却液.以GMY一3为例,其配方为亚硝酸盐16%,一三乙醉胺18%,脂肪酸盐峨%,21一号表面活性剂15男,余且为自来水。使用时,用自来水稀释至5%。 它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长期使用不腐败变质,不需定期更换等特点,只要适当加

低温冷却磨削机理的研究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收藏 推荐

1前言磨削加工由于高的磨削力和比磨削能,在磨削区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被切削的金属层比较薄,大约60%-90%的热量被传入工件,仅有不到10%的热量被磨屑带走,这些传入工件的热量在磨削过程中常来不及传入工件深处,而聚集在表面层里形成局部高温,工件表面温度常可达1000℃以上,在表面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可达600-1000℃/mm)。所以磨削的热效应对工件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当温度在界面上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引起表面热损伤(表面氧化、烧伤、残余应力和裂纹),其结果将会导致零件的抗磨损性能降低,应力锈蚀的灵敏性增加、抗疲劳性能变差,从而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此外,磨削周期中工件的累积温升,也常导致工件产生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误差。另一方面,磨削区的磨削热,不仅影响工件,也影响到砂轮的使用寿命[1]。因此控制磨削区温度是提高磨削能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实际生产中常采用选用适当的砂轮、优化工艺参数、增大供(冷却)液压力和流量来降低磨削区温度,但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磨削损伤。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磨削区温度是磨削加工的重要......(本文共计3页)      

下载阅读本文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连载二)

http://www.   来源:《磨料磨具》杂志  日期:2010-07-15

        我国高速磨削的发展
        我国高速磨削起步较晚,1958年开始推广高速磨削技术,当时第一汽车厂、第一砂轮厂、第二砂轮厂等相继试制成功50m/s高速砂轮,并进行了磨削试验。1964年,磨料磨具磨削(三磨)研究所和洛阳拖拉机厂合作进行了50m/s高速磨削试验,在机床改装和工艺等方面获得一定成果。
        1974年在洛阳召开了全国性高速磨削经验交流和推广会议。在这期间,华中工学院、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先后进行了50~60m/s的磨削试验,湖南大学进行了60~80m/s高速磨削试验。1975年10月,河南省南阳机床厂试制成功了MS132型80m/s高速外圆磨床。1976年,上海机床厂、上海砂轮厂、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华中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机床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组成高速磨削试验小组,对80m/s、100m/s高速磨削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此同时,上海机床厂设计制造了MBSA1332型80m/s半自动高速外圆磨床,磨削效率达到了车削和铣削的生产率。东北大学与阜新第一机床厂合作,研制成功F1101型60m/s高速半自动活塞专用外圆磨床。至1977年,全国已有17个省市770台磨床采用50m/s高速磨削技术。
        1982年10月,湖南大学进行了60m/s高速强力凸轮磨削工艺试验研究,为发展高速强力磨削凸轮轴磨床和高速强力磨削砂轮提供了实验数据。八十年代初,东北大学进行了大量的高速磨削试验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主开发的YLM-1型双面立式半自动修磨生产线,磨削速度达到80m/s,磨削压力在2500~5000N以上。
        1995年,汉江机床厂使用陶瓷CBN砂轮,进行了200 m/s的超高速磨削试验。广西大学于1997年前后开展了80m/s的高速低表面粗糙度的磨削试验研究工作。至2000年湖南大学一直在开展高速磨削研究工作。在2000年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湖南大学推出了最高线速度达120m/s的数控凸轮轴磨床。从2002年开始,湖南大学开始针对一台250m/s超高速磨床主轴系统进行高速超高速研究,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磁浮轴承设计。2001年,广西大学开展了高速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东北大学一直在开展超高速磨削技术的研究,并首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圆周速度200 m/s、额定功率55kW、最高砂轮线速度达250m/s的超高速试验磨床,并先后进行了超高速大功率磨床动静压主轴系统研究、200 m/s电镀CBN超高速砂轮设计与制造、超高速磨削成屑机理研究、超高速磨削热传递机制研究、高速钢的高速深磨研究、超高速单颗粒CBN磨削试验研究、高速单颗粒磨削机理研究、超高速磨削温度场研究、磨削摩擦系数的研究、超高速磨削砂轮表面气流场的研究、超高速磨削机理分子动力学的仿真以及磨削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成果与国际水平持平。
        高速、超高速磨削特点及共性关键技术
        砂轮周速提高后,在单位宽度金属磨除率一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作用的磨粒数大大增加;如进给量与普通磨削相同,则每颗磨粒的切削厚度变薄、负荷减轻。因此高速与超高速磨削有以下特点:
        (1)生产效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作用的磨粒数增加,使材料磨除率成倍增加,最高可达2000mm3/mms,比普通磨削可提高30%~100%;
        (2)砂轮使用寿命长。由于每颗磨粒的负荷减小,磨粒磨削时间相应延长,提高了砂轮使用寿命。磨削力一定时,200m/s磨削砂轮的寿命是80m/s磨削的两倍;磨削效率一定时,200m/s磨削砂轮的寿命则是80m/s磨削的7.8倍。这非常有利于实现磨削自动化;
        (3)磨削表面粗糙度值低。超高速磨削单个磨粒的切削厚度变小,磨削划痕浅,表面塑性隆起高度减小,表面粗糙度数值降低;同时由于超高速磨削材料的极高应变率(可达10-4~10-6s-1),磨屑在绝热剪切状态下形成,材料去除机制发生转变,因此可实现对脆性和难加工材料的高性能加工;
        (4)磨削力和工件受力变形小,工件加工精度高。由于切削厚度小,法向磨削力Fn相应减小,从而有利于刚度较差工件加工精度的提高。在切深相同时,磨削速度250 m/s磨削时的磨削力比磨削速度180m/s时磨削力降低近一倍;
        (5)磨削温度低。超高速磨削中磨削热传入工件的比率减小,使工件表面磨削温度降低,能越过容易发生热损伤的区域,受力受热变质层减薄,具有更好的表面完整性。使用CBN砂轮200m/s超高速磨削钢件的表面残余应力层深度不足10μm。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磨削工艺参数地应用范围。
        (6)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超硬磨料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优异性能。电镀和钎焊单层超硬磨料砂轮是超高速磨削首选的磨具。特别是高温钎焊金属结合剂砂轮,磨削力及温度更低,是目前超高速磨削新型砂轮。
        (7)具有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具有广阔的绿色特性。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能有效地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噪声的污染。在高速超高速情况下磨床主轴作高速运转,激振频率已远离“机床-工件-刀具”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减小了工艺系统的振动,减少了噪声污染。在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中,砂轮磨损减小,使用寿命长,使加工成本降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由于超高速磨削效率高,可取消或替代刨、铣、车加工,从而减少了加工工序、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减少了资源、能源和人员的消耗,实现制造工艺的绿色特性。因超高速磨削热的70%被磨屑所带走,所以加工表面的温度相对低,所需磨削液的流量和压力可相对减少,使冷却液的需求量减少,能量需求减少,污染减少。
        正是上述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得超高速磨削可以成为即获得高效率,又达到高精度,同时能对各种材料和形状进行加工的最佳磨削方法。因此,使用CBN磨料磨具的超高速磨削技术是最新的高效率磨削技术,是先进制造学科的前沿技术。
        由于超高速磨削砂轮转速极高,对机床功率及性能、砂轮强度、振动、平衡、气流扰动、安全防护和冷却液注入等工艺措施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与其相关的关键技术(图1)有:

        (1)超高速磨削砂轮技术。
        高速超高速磨削砂轮应具有好的耐磨性,高的动平衡精度,抗裂性,良好的阻尼特性,高的刚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而且其机械强度必须能承受高速超高速磨削时的切削力等。高速超高速磨削时砂轮主轴高速回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会导致普通砂轮迅速破碎,因此必须采用基体本身的机械强度、基体和磨粒之间的结合强度均极高的砂轮。
        砂轮基体应避免残余应力,在运行过程中的伸长应最小。通过计算砂轮切向和法向应力,发现最大应力发生在砂轮基体内径的切线方向,这个应力不应超出砂轮基体材料的强度极限。为了保证砂轮在超高速运转条件下承受巨大离心力而不破碎,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砂轮回转时所承受的径向和切向应力应尽可能相等,据此找出最佳基体轮廓,优化后的砂轮基体没有单独的大法兰孔,而是代之以多个小螺孔,以充分降低大法兰孔附近的应力。超高速砂轮中间是一个高强度材料的基体圆盘,大部分实用超硬磨料砂轮基体为铝或钢。在基体周围仅仅粘覆一薄层磨料。粘覆磨料使用的结合剂有树脂、金属和电镀三种,其中以单层电镀用的最多。这是因为它的粘结强度高,易于做出复杂的形状,使用中不需要修整,而且基体可以重复使用。近几年,美国诺顿(Norton)公司还使用铜焊接法替代电镀研制出砂轮的磨粒突出比已达到70~80%,结合剂抗拉强度超过了1533N/mm2,获得更大的结合剂强度和容屑空间。
        常用的砂轮基体材料是合金钢。为了满足超高速砂轮的性能要求,人们还在寻找具有高的弹性模量/密度比,以及低热膨胀系数的更理想的材料。日本Noritake公司推出一种被称为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的碳纤维复合树脂基体材料,其比弹性是钢的2.1倍,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分别是钢的1/5和1/12。使用这种材料基体所做的超高速砂轮的磨料层厚5mm,使用树脂结合剂,它与基体之间用一层氧化铝陶瓷过渡。这种砂轮已较多地应用于日本生产的超高速磨床,使用效果也很好。
        高速超高速砂轮可以使用刚玉、碳化硅、CBN、金刚石磨料。结合剂可以用陶瓷、树脂或金属结合剂等。树脂结合剂的刚玉、碳化硅、立方氮化硼磨料的砂轮,使用速度可达125m/s。单层电镀CBN砂轮的使用速度可达250m/s,试验中已达340m/s。陶瓷结合剂砂轮磨削速度可达200m/s。同其他类型的砂轮相比,陶瓷结合剂砂轮易于修整。与高密度的树脂和金属结合剂砂轮相比,陶瓷结合剂砂轮可以通过变化生产工艺获得大范围的气孔率。特殊结构拥有40%的气孔率。陶瓷结合剂砂轮结构特点,使得修整后容屑空间大,修锐简单,甚至在许多应用情况可以不修锐。采用片状烧结陶瓷砂轮片和可靠的粘结,解决了由于陶瓷结合剂的弹性系数与基体相差太大,而易于破裂的缺陷。美国Norton公司研究出一种借助化学粘接力把持磨粒的方法,可使磨粒突出80%的高度而不脱落,其结合剂抗拉强度超过1553N/mm2(电镀镍基结合剂为345~449N/mm2)。我国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成功地研制高温钎焊单层超硬磨料砂轮以减少磨削热,增加磨削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阿亨工业大学在其砂轮的铝基盘上使用溶射技术实现了磨料层与基体的可靠粘接。
        在高速磨削中,一种新型的微晶氧化铝磨粒即SG(seeded gel)磨粒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SG磨粒不仅具有高的硬度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它的加工能力介于刚玉和CBN磨粒之间,由于SG磨粒在磨削加工中,辅助切削刃本身能发生自锐,所以磨削力和磨削区产生的热量明显降低,同时也减少了砂轮的磨损,从而提高材料的去除率和砂轮的修整间隔时间,SG磨粒和CBN磨粒相比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磨削机床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砂轮的修整也和传统磨粒砂轮的修整方法相同。在砂轮速度为125m/s磨削回火钢的试验中比材料去除率已达100 mm3/mm·s。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砂轮与主轴连接的可靠性。主轴高速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砂轮与主轴的锥连接处产生不均匀的膨胀,连接刚度下降。在超高速磨削试验中,曾出现过由于夹紧力不足,而导致在启动过程中产生振动。德国开发出HSK(短锥空心柄)连接方式和对刀具进行等级平衡及主轴自动平衡的技术。因此,开发高精度、高刚度和良好的动平衡性能的砂轮与主轴的连接方式很有必要。
        为了保证砂轮在整个使用寿命中保持锋利,砂轮的结构需有利于磨粒分裂。要达到砂轮自锋利的目的,除了应尽量降低结合剂的比例外,还要优化磨粒的空间分布。对于某些高速磨削,不但要有高的磨削效率,而且还要有高的磨削质量(如高的加工精度及低的表面粗糙度),为此对砂轮应有一套完善的修整技术。砂轮修整是决定磨削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修整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加工条件、工件材料、砂轮材料等因素,以选择最佳修整方案。(文/李长河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
(本文连载三将刊登于本刊第七期,敬请欣赏)
        (本文转载自《磨料磨具》第6期杂志,更多精彩尽在《磨料磨具》杂志。《磨料磨具》杂志第10期新鲜出炉,欢迎订阅。)
 
超高速磨削的发展关键技术

发布:2008/12/23 16:53:35  来源: 科技在线 [字体: ]

超高速磨削的发展关键技术
 
   超高速磨削通常指砂轮速度大于150m/s的磨削。超高速磨削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被誉为“现代磨削技术的最高峰”。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面向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并进行了一些著名的合作研究。超高速磨削可以对硬脆材料实现延性域磨削加工,对高塑性等难磨材料也有良好的磨削表现。与普通磨削相比,超高速磨削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大幅度提高磨削效率,减少设备使用台数。如采用电镀CBN砂轮以123m/s的高速磨削割草机曲轴,原来需要6个车削和3个磨削工序,现在只需要 3个磨削工序,生产时间减少65%,每小时可以加工180件。再如人们以125m/s的速度应用普通砂轮高效磨削淬硬低碳钢42CrMo4,切除率达 167mm3/mms,比缓进给磨削大11倍。

  磨削力小,零件加工精度高。速度360m/s以下的试验表明,在一个较窄的速度范围(180-200 m/s)内,摩擦状态由固态向液态急剧变化,并伴随着磨削力的急剧下降。笔者在单颗磨粒高速磨削45钢和20Cr钢试验中发现,摩擦系数在临界速度以下,随速度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超过临界速度后,摩擦系数却随速度的增大而略有增加。 降低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在其它条件相同时,33m/s,100m/s,和200m/s的速度磨削时,表面粗糙度值分别为Ra2.0,Ra1.4和Ra1.1μm。 砂轮寿命延长。在金属切除率相同的条件下,砂轮速度由80m/s提高到200m/s,砂轮寿命提高8.5倍。在200m/s的速度磨削时,以2.5倍于80m/s时的磨除率,寿命仍然提高1倍。 1 超高速磨削的发展 欧洲 欧洲,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起步早。

  最初高速磨削基础研究是在60年代末期,实验室磨削速度已达210-230m/s。70年代末期,高速磨削采用 CBN砂轮。意大利的法米尔(Famir)公司在1973年9月西德汉诺威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砂轮圆周速度120m/s的RFT-C120/50R 型磨轴承内套圈外沟的高速适用化磨床。90年代初,已经实现了最高速度350m/s的磨削实验。目前,实际应用中,高速磨削和精密磨削最大磨削速度在 200-250 m/s之间。 德国的Guhring Automation公司1983年制造了功率60kW,转速10000r/min,砂轮直径400mm的强力磨床。阿亨工业大学的目标为500m/s的超高速磨床也是该公司制造的。

  德国CBN砂轮高速磨削的应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加工齿轮轮齿,在155m/s的速度下,以811mm3 /mms的切除率,实现了对16MCr5钢齿轮的高效加工。另一个例子是,采用电镀CBN砂轮,在300m/s的速度下,以140mm& sup3;/mms的切除率,实现了对100Cr6高硬度(60HRC)滚动轴承钢水泵回转轮窄槽的高效加工。瑞士Studer公司也曾用改装的S45型外圆磨床进行280m/s的磨削试验。瑞士S40高速CBN砂轮磨床,在125m/s时,高速磨削性能发挥最为充分,在500m/s也照常工作。此外 Kapp公司,Schandt公司、Naxa Union公司、Song Machinery公司等也相继推出了各类高速磨床。 美国 1970年美国的本迪克斯公司曾生产了91m/s切入式高速磨床。1993年,美国的Edgetek Machine公司首次推出的超高速磨床,采用单层CBN砂轮,圆周速度达到了203m/s、用以加工淬硬的锯齿等可以达到很高的金属切除率。美国 Connectient大学磨削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无心外圆磨床,最高磨削速度250m/s,主轴功率30kW,修整盘转速12000r/min,砂轮自动平衡,自动上料。

  目前美国的高效磨削磨床很普遍,主要是应用CBN砂轮。可实现以160m/s的速度75mm3/mms的切除率,对高温合金 Inconel718进行高效磨削,加工后达Ra1~2μm,尺寸公差±13μm。另外采用直径400mm的陶瓷CBN砂轮,以150-200m/s的速度磨削,可达到Ra0.8μm,尺寸公差±2.5-5μm。美国高速磨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低损伤磨削高级陶瓷。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多工序磨俐,而高速磨削试图采用粗精加工一次磨削,以高的材料去除率和低成本加工高质量的氮化硅陶瓷零件。 日本 日本高速磨削技术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1976年,在凸轮磨床上开始应用CBN砂轮进行40m/s的高速磨削,1985年前后,在凸轮和曲轴磨床上,磨削速度达到了80m/s。1990年后,开始开发160m/s以上的超高速磨床。目前,实用的磨削速度已达到了200m/s。400m/s的超高速平面磨床也已经研制出,该磨床主轴最大转速3000r/min,最大功率22kW,采用直径250mm的砂轮,最高周速达395m/s。并在30- 300m/s速度范围内研究了速度对铸铁可加工性的影响。 日本的丰田工机、三菱重工、冈本机床制作所等公司均能生产应用CBN砂轮的超高速磨床,日本的三菱重工推出的CA32-U50A型CNC超高速磨床,采用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圆周速度达到了200m/s。

  中国 我国高速磨削起步较晚,1974年,第一汽车厂、第一砂轮厂、瓦房店轴承厂、华中工学院、郑州三磨所等先后进行50-60m/s的磨削试验;湖南大学进行了60-80m/s高速磨削试验。1975年10月,南阳机床厂试制成功了MS132型80m/s高速外圆磨床。1976年,上海机床厂、上海砂轮厂、郑州三磨所、华中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机床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组成高速磨削试验小组,对80m/s,100m/S高速磨削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此同时,上海机床厂设计制造了MBSA1332型80m/s半自动高速外圆磨床,磨削效率达到了车削和铣削的生产率。1977年,湖南大学在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100m/s, 120m/s高速磨削试验、在2000年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00)上,湖南大学推出了最高线速度达120m/s的数控凸轮轴磨床。

  1976年,东北大学与阜新第一机床厂合作,研制成功F1101型60m/s高速半自动活塞专用外圆磨床。到80年代初,东北大学进行了大量的高速磨削试验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主开发的YLM-1型双面立式半自动修磨生产线,磨削速度达到80m/s,磨削压力在2500-5000N以上。90年代,东北大学开始了超高速磨削技术的研究,并首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圆周速度200m/s,额定功率55kW的超高速试验磨床,最高速度达250m/s。 2 超高速磨削的关健技术 超高速主轴 提高砂轮线速度主要是提高砂轮主轴的转速,因而,为实现高速切削,砂轮驱动和轴承转速往往要求很高。主轴的高速化要求足够的刚度,回转精度高,热稳定性好,可靠,功耗低,寿命长等。为减少由于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增加的动态力,要求砂轮主轴及主轴电机系统运行极其精确,且振动极小。 目前,国外生产的高速超高速机床,大量地采用电主轴。 国外的高速电主轴发展很快,如在日本,1998年10月19届JIMTOF展览会上,展出的超高速主轴基本上在10000-25000r/min 之间。目前国际上最高水平的电主轴是瑞士Fisher公司的产品(nmax=40000r/min,N=40kW)。转速高达200000r/min、 250000r/min的实用高速电主轴也正在研究开发中。

  沈阳工业学院研制的超高速车铣床,采用的电主轴调速范围0-18000r/min,最大输出功率7.5kW。广西工业大学研制的额定转速1500r/min的GD-2型高速电主轴采用Si3N4陶瓷球轴承,最高转速可达18000r/min,主电机额定功率13.5kW。 主轴轴承可采用陶瓷滚动轴承、磁浮轴承、空气静压轴承或液体动静压轴承等。陶瓷球轴承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硬度高、耐高温、高温时尺寸稳定、耐腐蚀、寿命高、弹性模量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对拉伸应力和缺口应力较敏感_磁浮轴承的最高表面速度可达200m/s,可能成为未来超高速主轴轴承的一种选择。

  目前磁浮轴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刚度与负荷容量低,所用磁铁与回转体的尺寸相比过大,价格昂贵。空气静压轴承具有回转梢度高,没有振动,摩擦阻力小,经久耐用,可以高速回转等特点。用于高速、轻载和超精密的场合。液体动静压轴承,无负载时动力损失太大,主要用于低速重载主轴。 超高速磨削砂轮 高速磨削砂轮应具有好的耐磨性,高的动平衡精度,抗裂性,良好的阻尼特性,高的刚度和良好的导热性等通常由高机械性能的基体和薄层的磨粒组成。砂轮基体应避免残余应力,在运行过程中的伸长应最小。通过计算砂轮切向和法向应力,发现最大应力发生在砂轮基体内径的切线方向,这个应力不应超出砂轮基体材料的强度极限。大部分实用超硬磨料砂轮基体为铝或钢。日本和欧洲也开发了其它材料如CFRP复合材料的CBN砂轮。虽然CFRP弹性系数低,但弹性系数与比重的比率高,可以抑制砂轮在半径方向的延伸。CFRP的另一优点是较低的线性伸长系数。目前以CFRP为基体直径380mm的CBN砂轮,可实现 200m/s的磨削,进给速度2m/s。日本在400m/s的超高速磨床上,采用CFRP为基体直径250mm的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已实现300 m /s的磨削试验。

  超高速砂轮可以使用刚玉、碳化硅、CBN、金刚石磨料。结合剂可以用陶瓷、树脂或金属结合荆等。树脂结合剂的刚玉、碳化硅、立方氮化硼磨料的砂轮,使用速度可达125m/s。单层电镀CBN砂轮的使用速度可达250m/s,试验中已达340m/s。陶瓷结合剂砂轮磨削速度可达200m/s。同基他类型的砂轮相比,陶瓷结合剂砂轮易干修整。与高密度的树脂和金属结合剂砂轮相比,陶瓷结合剂砂轮可以通过变化生产工艺获得大范围的气孔率。特殊结构拥有 40%的气孔率。由于陶瓷结合剂砂轮的结构特点,使得修整后容屑空间大,修锐简单,甚至在许多应用情况下可以不修锐。采用片状烧结陶瓷砂轮片和可靠的粘结,解决了由于陶瓷结合剂的弹性系数与基体相差太大,而易于破裂的缺陷。美国Norton公司研究出一种借助化学粘接力把持磨粒的方法,可使磨粒突出 80%的高度而不脱落,其结合剂抗拉强度超过1553N/mm2(电镀镍基结合剂为345-449N/mm2)。

  阿亨工业大学在其砂轮的铝基盘上使用溶射技术实现了磨料层与基体的可靠粘接。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砂轮与主轴连接的可靠性。主轴高速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砂轮与主轴的锥连接处产生不均匀的膨胀,连接刚度下降。笔者在超高速磨削试验中,曾出现过由于夹紧力不足,而导致在启动过程中,产生振动。德国开发出HSK(短锥空心柄)连接力式和对刀具进行等级平衡及主轴自动平衡的技术,但未见其用于超高速磨削的报道。因此,开发高精度、高刚度和良好的动平衡性能的砂轮与主轴的连接方式很有必要。 进给系统 高速加工不但要求机床有很高的主轴转速和功率,而且同时要求机床工作台有很高的进给速度和运动加速度。 直线电机取消了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所谓的“零传动”。进给速度可达60-200 m/mv以上,加速度可达10-100m/s2以上。定位精度高达0.5-0.05μm,甚至更高。且推力大,刚度高,动态响应快,行程长度不受限制。主要问题是发热较严重,对其磁场周围的灰尘和切屑有吸附作用,价格较高。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直线电机,最大进给速度可达200m/min。日本研制的高效平面磨床,工作台进给采用直线电机,最高速度60m/min,最大加速度10 m/s 磨削液及其注入系统 磨削表面质量、工件精度和砂轮的磨损在很大程度上受磨削热的影响。

  尽管人们开发了液氮冷却、喷气冷却、微量润滑和干切削等,但磨削液仍然是不可能完全被取代的冷却润滑介质。磨削液分为两大类:油基磨削液和水基磨削液(包括乳化液)油基磨削液润滑性优于水基磨削液。但水基磨削液冷却效果好。 油基磨削液良好的润滑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小切屑、工件、磨粒切削刃和砂轮结合剂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磨削热的产生和砂轮的磨损,提高工件表面的完整性。但油基磨削液在工作时会产生油雾,严重污染环境;易引起冒烟、起火、不安全;能源浪费严重。由于水基磨削液冷却效果好,防火性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易于解决等,因此,含有各种表面活性剂、油性剂、极压添加剂、缓蚀剂和防腐杀菌剂的性能优越的水基磨削液,是近年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除了通常的磨削液外,也可辅以气态或固态磨削剂。 包含混合磨削油和合成水基磨削液的联合应用,对于磨削难加工材料特别有效。用少量油润湿砂轮提高润滑效果,用水基磨削液注人磨削弧提高冷却效果或者,油在磨削区前加人,而水则仅仅用来冷却工件表面。通过联合应用水和油,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和金属去除率与乳化液相当。与单纯使用乳化液相比,能降低砂轮的磨损。其缺点是需要后续的油水分离。 高速磨削时,气流屏障阻碍厂磨削液有效地进人磨削区,还可能存在薄膜沸腾的影响。因此,采用恰当的注人方法,增加磨削液进人磨削区的有效部分,提高冷却和润滑效果,对于改善工件质量,减少砂轮磨损,极其重要。常用的磨削液注人方法有:手工供液法和浇注法;高压喷射法;空气挡板辅助截断气流法;砂轮内冷却法;利用开槽砂轮法等。为提高冷却润滑效果,通常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如,采用靴状喷嘴,可在砂轮接触区前一个较大的区域对砂轮进行直接地润滑,喷嘴本身起了气流挡板的作用。

  石墨管浮动喷嘴将磨削液辅以固态磨削剂结合起来,石墨管本身又相当于气流挡板射流内冷却,将射流与砂轮内冷却结合起来,用径向射流冲击,达到强化换热的效果,可突破成膜沸腾的障碍高低压喷嘴联合应用,采用高压喷嘴和空气挡板向砂轮及磨削区供液,低压喷嘴冷却工件。也有采用环状喷嘴冷却工件,润滑喷嘴向砂轮及磨削区供液,以降低不件整体温度,提高工件尺寸精度。 喷嘴位置、几何形状对冷却和润滑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增加喷嘴与磨削区的距离,冷却效果降低。因而,喷嘴应尽可能靠近磨削弧区,提高进人磨削弧区的有效流量和压力。对喷嘴进行优化,采用内腔为凹状的喷嘴,目内壁光滑,出口处为锐边,可均化液流,产生较长的高聚射流,提高冷却和润滑效果。 高速磨削液必须净化,过滤系统的选择与切屑长度、厚度及类型有关,还取决于磨粒的切削深度。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物理方法,如重力沉降、涡旋过滤、磁力过滤、滤网过滤、滤带(纸)过滤;化学方法,如采用助滤剂硅藻土等。在过滤系统中同时经过多个过滤单元进行复合过滤,效果更佳。超高速磨削系统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磨削液温度,月前主要的降温方式有自然挥发对流散热,强力挥发和利用制冷系统降温等。 此外,还应对磨削液引起的砂轮主轴功率消耗,以及磨削区域磨削液的动静压对磨削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对高速磨削的供液压力和速度进行优化。有效地减少功率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某一流量存在一临界速度,当砂轮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加,法向磨削力降低。

  砂轮修整 在磨削过程中,砂轮变钝,或由于磨损而失去正确的几何形状,必须进行及时修整。修整分为整形和修锐两个过程。整形是使砂轮达到要求的几何形状和精度。修锐就是使磨粒凸出结合剂,产生必要的容屑空间,使砂轮达到较佳的磨削能力。根据具体情况,这两个过程可以统一进行或同时进行,也可分两步进行。 常用的整形方法有车削法、磨削法、金刚石滚轮法。电火花和激光法等新的整形法也正在研究中。常用的修锐方法有自由磨粒法(如气体喷砂修锐法、游离磨粒挤压修锐法、液压喷砂修锐法等>和固结修锐工具修锐法(如油石法、刚玉块切人法、砂轮对磨法等)两大类,此外还有电解在线修整法、电火花修锐法、高压水喷射修锐法和激光修锐等。

  对于新型修整方法,应加快实用化研究。修整系统的发展应优先考虑通用的高效修整系统的研究 磨削的成拟化与智能化 超高速磨削的实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磨削过程的仿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CIRP磨削科技委员会已把“虚拟实验室”作为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虚拟磨床可以建立一个逼真的虚拟磨削环境,可用于评估、预测磨削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以及培训等一利用计算机仿真可模拟磨削过程,对磨削区温度场、磨削力变化等进行仿真,分析预测不同条件下磨削精度和磨削表面质量。 磨削过程是一个多变量的复杂过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智能磨削也成为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智能加工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加工过程中众多的不确定性的,要有人干预才能解决的问题。由计算机取代或延伸加工过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实现加工过程中的决策、监测与控制的自动化其中关键是决策自动化。 机床智能磨削系统的基本框架由以下二部分组成:

  ①过程模型和传感器集成模块。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加工过程信息进行处理,为决策与控制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现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贝叶斯估计、统计决策理论、Shafer-Dempster证据推理、具有置信因子的产生式规则、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

  ②决策规划与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提供的加工过程信息,作出决策规划,确定合适的控制方法,产生控制信息,通过NC控制器作用于加工过程,以达到最优控制,实现要求的加工任务。

  ③知识库与数据库,存放有关加工过程的先验知识,提高加工精度的各种先验模型以及可知的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精度与加I过程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等。此外,应能自动学习与自动维护。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都先后进行过智能制造技术或智能制造系统等的研究工作。华中科技大学与汉江机床厂曾合作进行过螺纹智能磨削的研究。东北大学目前也正在国家教委的资助下进行智能磨削的研究。 

传动机构齿轮精密制造技术中硬质合金插齿刀磨削用碟形金刚石砂轮修整试验研究

【摘要】:重点研究了传动机构齿轮精密制造技术中,硬质合金插齿刀磨削用碟形金刚石砂轮的内侧进给、外侧进给和交替进给修整方式,对砂轮整形精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给方式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硬质合金插齿刀时,对插齿刀齿形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粉末冶金棒、GC杯形砂轮、D/GC杯形砂轮3种修整方法,修整碟形金刚石砂轮,与原有修整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使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整体硬质合金插齿刀而获得的齿形精度,分别提高了2.3倍、2.6倍和5.3倍。
【作者单位】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
【关键词】磨削 修整 碟形金刚石砂轮 试验
【分类号】:TG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