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山半岛-----灵岩山古道

 老人家1948 2012-05-16

 

 
 
 

古道探秘第三十六站之灵岩山古道

探灵岩奇峰异石游古刹百转千回

斯祁/

刘禹锡曾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次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第三十六站的活动,正是在这个“胜春朝”的时节里,于十月二十三日循着古人的脚步,徒步探寻位于位于象山半岛西南部的灵岩山景区内的灵岩山古道,古道北起泗洲头镇下峙后村,南止下马岙村,是古时三门湾南海岸,人们通商、通行、文化交流及军事要道。据当地志书记载,三国袁术后裔袁卫在唐代从河南汝阳迁至宁海鉴桥,其后于元末明初,袁千二、千四兄弟及陈氏迁至灵岩山北麓今峙后建村,不久之后便有了这条古道,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

穿越古道从峙后村起。初入灵岩山古道,穷目之处层林尽染,山不再是一抹绿色,而是一种更有层次的黄绿交相辉映的景象。地头上稻香盈野,翻滚地麦浪直奔天际,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秋日里的爽气,只能在乡野田间才能感受到。

古道横跨灵岩山麓连绵起伏十公里,有《象山县志》如是记载:“灵岩山,在西溪岭之南二十里,玲珑奇巧,宛如天工,瀑布缥渺,虹垂林际,长百余丈。有猿时出没瀑间,激波喷沫,如弄潮然。每大雨,水声直捣岩下,轰然如万人鼓石。皆山茶秋兰,清芬袭人。有草名岩松,邑人取植于盆。又有船艇、蛎蝣之迹印岩石间”,另有《大清一统志》记:“灵岩山,岩石奇怪,极具天巧,有瀑布倒流百余丈”。

整个徒步穿越历经四个小时,徒步登山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对毅力的极大考验,大家不时被沿途的鸟鸣、山涧、花草给吸引,歇歇走走,竟然毫无累意。每每遇到祠庙,都驻足参观,信佛的队友不免叩首朝拜,其实灵岩山古道也是一条上香古道,位于山顶的灵云庵与灵静庵,香火颇盛。每逢九月初九,善男信女更是不绝于途。

攀得峰顶之后,发觉头顶的那片天竟然蓝的那般澄净,向下俯视,只见驼峰伫立,山岚叠起,村舍错落,大塘港若白练蜿蜒入海,美景尽收眼底。清县人潘瀛彦曾在《游灵岩山》一诗中,作出如此描述,“灵岩渺天际,薄暮气氤氲。架屋凭岩谷,开轩半水云。斜阳渚前没,虚簌座中闻。濠濮悠然想,平生鱼鸟群。”

古道通往山下。又见得一座寺庙,悠然荫于灵岩山下。寺庙在秋日里的夕阳映照之中,显得与世无争。上前询问正在务农事的一位僧人,才得知这便是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灵岩禅寺。

行至下马岙,让队友们再次惊叹秋赋予这世间的色彩,青中泛红的枣子,黄橙橙的梨和柑橘压弯了树枝,宽阔的田野呈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黄,远处黄绿错综的灵岩山格外引人注目。农人脸上的皱纹在似乎这个季节全部舒展开来,招呼着我们免费品尝他们种的柑橘,他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感染了所有的队友,似乎空气中都散发着淡淡的暖意。

活动结束后,启程返杭的途中,有队友感叹,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的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爬山涉水、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跟随先人脚步、重拾古人智慧的人文之旅。在领略美景的同时又能享受人文历史的洗礼,在游玩中长见识,在民风淳朴的村落感受远离尘嚣的清静与悠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