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明天定个具体目标

 金铁银河 2012-05-16
给明天定个具体目标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1942年的一个下午,15岁的美国少年约翰·哥达德,坐在洛杉矶家中的饭桌上,满怀雄心壮志地在黄色便条的顶端写上“My Life List”(我的人生目标)。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探险家,为了圆梦,他在人生目标下面,一口气写下未来的127个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健身、音乐、外语、无线电、读书、出书、驾驶、医疗、当演员、旅游探险等十个方面。从此后的每一天,约翰·哥达德围绕这127个目标而奋斗。到如今,已完成了其中的109个,而他本人的身份,已是享誉全球的探险家。

  约翰·哥达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少年时代的127个目标。正因为心目中有了它们,每时每刻,他都感到有事可做,而且做有方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分钟”,“一旦机会来临,我总是觉得自己已提前准备好了”。

  受父母或身边成功人士的影响,每个人的童年时代,几乎都有一个梦想。但到成家立业之后,这些梦想不是改变了方向,就是成为过眼烟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像约翰·哥达德那样,做实现梦想的有心人。一旦梦想在心里扎根之后,它的实现方案,全被一一拆解成一个个脚踏实地的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就像一块块建造梦想大厦的材料,需要建设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找齐它们,梦想大厦的崛起,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很大,不少都市人受多种身心疾病困扰,这其中,无明确目标者比有明确目标者受身心疾病影响而产生的后果更严重;而那些有追求、有目标的人比没追求、没目标的人更健康长寿。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中时刻有具体目标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身体方面要注意什么,并且生活很有规律。

  我们强调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其实从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的每一天,一直可以为明天定个具体目标。写作爱好者,可以为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定一个具体步骤;科研人士,可以为自己的“两院院士”,定一个具体规划;老年人,可以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百岁计划”,定一个具体清单……尤其是成年人,较之约翰·哥达德更有条件去经营自己的未来;于他们而言,定这样的目标,是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既贴近现实,又适合自己;实践起来,也会更成熟,更有把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中时刻抱着具体目标的有心人,是任何困难都挡不住的。      江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