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农业书屋 2012-05-16

 

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http://www.56.com/u60/v_NjgwNjg2NjU.html



    潘卫平:让大师展示一下,看看锋利不锋利。

    他叫潘卫平,是龙泉赫赫有名的一个古董商人。

    大师:稍微用点力,砍下面砍下面。

    虽然他的剑术比起行家来略有逊色,但他做生意赚钱的本事却是令人佩服。

    朋友:他那里生意很好的,那时候一年能赚个一二十万已经很不错了。

    朋友:他做生意的想法总是很超前。

    朋友:他做生意就喜欢做大的,要做就做最大的。

    除了会赚钱,他还有个特别的爱好,更是人尽皆知。

    朋友林松旗:他以前是做服装生意的,他人非常干净,很整齐。

    朋友罗桂亮:我们大家都看他平时穿得就比较整洁,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比较整洁。

    朋友们都说,他爱干净已经爱到了有洁癖的程度,而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记者:怎么连鞋底都洗?

    潘卫平:对,我每天要洗的,晚上回去第一件事情就是洗鞋底,其它事情不干的。用刷子把鞋底刷得干干净净的,这个是最大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去看,我那几双鞋的鞋底都是很干净的。

    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潘卫平还一有机会就要到路边去擦擦鞋,擦擦裤子。

    潘卫平:好,这样擦擦舒服多了。

    就是这样一个有洁癖的潘卫平,四年前竟然突然宣布,要放弃本来很赚钱的古董生意去养猪,这个决定让朋友们都大为吃惊。

    朋友林松旗:那时候我们觉得养猪这个东西又脏,看他人就比较整齐,我们说这事情不能做。

    但是,潘卫平坚信自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这个发现让潘卫平不管多脏都要养猪。

    2006年的一天,做古董生意的潘卫平突然找到自己的朋友,问他们,你们觉得我可以去乡下养猪吗?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朋友李小军:像潘总这样的人去搞一个猪场,我们是想不通,会去搞这个猪场,真的搞不懂。

    明明在城里生意做得好好的,潘卫平干嘛要去乡下养猪?

    朋友们都不知道,这个主意竟然是副市长徐炳东给潘卫平出的。

    龙泉市副市长徐炳东:因为我们对环境要求比较严了之后,对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原来,2006年,龙泉市为了保护环境拆掉了很多农户家里的猪圈,可这样一来,地处山区的龙泉人吃猪肉就有了麻烦,所以当地政府那时特别希望有人能在龙泉投资第一个规模生猪养殖场。

    龙泉市副市长徐炳东:我们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扶持政策,我们也在积极引导像潘卫平一样的这些工商业者能够涉足现在农业的领域。

    2006年,徐炳东偶然见到潘卫平,就直接建议他到乡下政府规划的生态园建一个养猪场。可是徐炳东不知道,他其实是给潘卫平出了个大难题。

    潘卫平:小时候我父亲带我去乡下玩,我是最讨厌的。为什么?我感觉乡下脏,就一个字,就是脏。再一个,环境和各方面都比较恶劣,过夜就难受死了,因为比较安静,我喜欢热闹的,真的呆不住的。

    林松旗:养猪这个东西又脏又赚不到钱,我觉得赚不到钱的,因为市场上养猪的人挺多。

    潘卫平从小在城里生活,而且特别爱干净,让自己去乡下养猪,让他实在接受不了,不过他还是决定带着朋友去杭州的大猪场转转,没想到那里的老板却跟他们诉起了苦。

    潘卫平:他们说,没意思的,养猪我们都养怕掉了,要不我们这个场转让给你?这样讲。

    不过,潘卫平却在猪场越看越兴奋,竟然跟朋友说,我觉得养猪能赚大钱,比我现在的生意好多了,回去我就要大规模投资。

    林松旗:我们都劝他不要养,但他不听我们劝告。我们说,你这个不要弄了,绝对赚不到钱的。他说,管它,弄弄试试看。

    潘卫平到底发现了什么商机?明明大家都说不赚钱,他为什么连脏都不怕了,还是要大规模投资养猪呢?

    潘卫平:真正的我们到杭嘉湖地区去看,他们都是开大奔开宝马的,所以说肯定赚钱的。不赚钱的话,他的钱哪里来的是不是?他们的话不能信,不能信的。我是这样的,我一旦认准了,我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不管你们怎么说,亏就亏掉就算了,再从头再来了,没关系的,是不是。你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事都做不成的,什么都一样。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2007年,潘卫平投资1600万,开始在山区建设一座大型养殖场。而就在开工两个月后,他就从其他养猪场老板那里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潘卫平:他说,潘总,我们今年数钱数到手都抖起来了。我说,怎么会是这样?

    原来,就在潘卫平开工不久,猪肉价格从7元一路飙升到15元一斤,加上饲料出奇地便宜,所有的猪场老板都赚钱,做梦都在笑。

    这下,潘卫平的朋友都开始夸他眼光好。而他为了赶上这波行情,也直接住在山上,日夜催促工程进度。

    潘卫平:我们有个这样的制度,提前一天,我们奖励一千,延后一天,罚款五百,很人性化的,罚得少奖得多。我们那个时候晚上真的叫挑灯夜战,两台大的挖土机。

    几个月后,猪场即将建成,可不懂技术的潘卫平突然发现,他根本请不到场长,而且在这么好的行情下,到其它猪场去挖墙脚,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猪场老板周世平:基本上技术员换来换去也不大好。

    猪场老板胡永祥:我们是这样子的,他们如果要来挖,我们就在同等的条件基础上,要么就是加薪,要么就是福利待遇各方面提高一点。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跑了一个月,潘卫平还是一无所获。很多猪场老板知道他要挖墙脚,甚至连大门都不让他进。

    但是潘卫平不死心,最后他用各种方法要到了这个叫吴余富的人的手机号码。

    潘卫平:先到我们企业来参观,时间你排起来,你来不来没关系的,我们交个朋友,来看看,我也看看你,你也考察一下我。

    潘卫平的猪场场长吴余富:第一次过来他就在酒店里请客,向我介绍了他企业的状况。我看看这里还行,还不错。

    最终,潘卫平用八万年薪将他留下来,比过去的薪水高一倍。

    八个月后,猪场第一批猪即将出栏,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吴余富却开始不断找潘卫平,说自己不想干了,想辞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潘卫平:我们吴场长在拼命叫了,潘总,真的不好意思,再这样下去的话,你就是工资给我,我都待不牢了。讲一次我还好,讲两次三次我就火起来了,我说,我都没叫,你叫什么!

    薪水比原来高一倍,为什么干了几个月就要辞职呢?吴余富究竟是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了呢?

    原来,由于2007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导致很多人跟风养猪,而当潘卫平的猪场有猪出栏的时候,价格已经由15元一斤迅速跌到4元一斤,吴余富觉得潘卫平肯定撑不下去要关掉猪场了。

    潘卫平:到2008年的六月份,那个时候行情怎么样,那是直线下落,猪肉卖到4元钱一斤。成本,不讲利润,光养猪成本就要5元钱一斤。农民开始杀母猪,有些养殖场的母猪就是贱得不得了卖掉。

    刚刚有猪出栏就遇到这么惨的行情,潘卫平开始没了主意,是不是应该按照吴余富说的,暂时关掉猪场呢?

    他开始偷偷关注那些养猪时间很长的老板,仔细观察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没想到还真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猪场老板胡永祥:当然要撑下去了,不撑下去也没用了,如果价格不好,你把母猪淘汰了,卖掉以后,价格好起来的时候,你就养不上了。

    潘卫平发现,有经验的老板都会想办法保持规模,宁愿亏也会撑下去,为的是等到好的行情到来。

    可是潘卫平发现这个秘密后就变得越来越郁闷,因为他账上的钱已经不多了,最多也只能撑四个月。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潘卫平:很郁闷,很郁闷,郁闷得不得了。那时候刚刚缓过气来,还在大量地投入的时候,就出了这个事情,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有半年时间,基建都停掉了。

    郁闷的潘卫平,天天在母猪圈里转悠,犹豫着是杀还是不杀。杀掉母猪,可以等行情好的时候从头再来;不杀,万一四个月后猪肉价格不能涨回来,那时候他就会面临一分钱都没有的绝境。

    最后,潘卫平还是决定处理掉一半的母猪,保存实力。可是当他来到母猪圈,看到吴余富正牵着种公猪给母猪调情时,却突然改变了杀猪的主意。

    当时,他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吴余富:一般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主要是调情,促进母猪发情。公猪赶过来,如果母猪发情,母猪就站在那里动都不动,任公猪调,反应很大。你看这些母猪,公猪进来,一个个都爬上来,通过调情以后,相对排卵多了一点,我们看它发情的时间可以掌握准确一点,这样受精产小猪就会多得多。

    为什么潘卫平当时会突然改变主意?他到底想到了什么呢?

    原来,潘卫平想到的是给母猪实行计划生育,适当给它们避避孕。

    潘卫平:因为我们是人工受精的,我们就是推迟受精,发情了这一期让你跳过去,不让你配。生猪的量,尽量把它控制住,减少,但是母猪的量不能减少。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2008年,潘卫平把调情时间从20天一次推迟到40天一次,减少了三成小猪的出生,降低了40%的损失,同时保持住了母猪的数量。

    第二年,猪肉涨到10元一斤,他算了算,预计年底能有三百多万的利润。

    可是,还没等到10月份,潘卫平就闯祸了,三百多个愤怒的村民把他的猪场团团围住,而且还砍断了他猪场唯一的一条水管。

    记者:当时他的水管就是这样的吗?

    村民:对,当时就是这样的。

    记者:你在哪块给他切断的?

    村民:从这里一直切到那上面,全砍断了,全砍掉了。

    记者:不是一处?

    村民:对,不是一处,大概有两百米吧。

    潘卫平:我的猪跟人,人的饮用水跟猪的饮用水都是靠这条水管,这个地方就是我的生命线,不是影响大不大,没水喝了还不影响大?最大的问题在这。

    村民不仅砍断了猪场唯一的一条水管,而且还每天都堵在他猪场的门口,要求他出来赔钱,总数高达一百多万元,并且坚决要他和猪场都立刻搬走。

    潘卫平到底做了什么,会让这几百个村民都这么生气?为什么村民要让他赔偿上百万,而且还用断水的方法一定要让猪场关门呢?

    村民:当时那个污染很严重,小溪水已经变黑了,有臭味,我们菇民种木耳和香菇,他们都很气愤。

    村民:那个猪粪放到河里去,全部给它污染掉,臭气哄哄,菌棒肯定有影响的,污染太严重了。

    村民:干活干一年,那些田种起来,被污染烂掉了,你说心里是不好受的。

    原来,2009年8月,龙泉下了一场暴雨,猪场的猪粪被大雨冲到了山下的田里,那些田里种的都是香菇和木耳,被这样的水一泡,菌棒都发霉烂掉了。

    潘卫平:水到一定程度还是溢出来的,猪每天都在这里排放,最后还是对环保意识不是很到位,感觉到是无所谓的。

    潘卫平看到村民的损失非常自责,赶紧和村民商量赔偿。当初建议潘卫平养猪的副市长徐炳东,也协调水罐车帮猪场送水,同时派出工作组帮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徐炳东市长:当时对他的支持,我们这方面力度是很大的,专门派我们农业局长,作为我们工作组的组长。

    记者:赔了103万,心疼吗?

    潘卫平:那心疼啊肯定,辛辛苦苦赚过来的钱,怎么会不心疼?

    虽然赔了103万,村民却还是始终不肯让潘卫平把水管接上,因为潘卫平山上的猪场里的猪粪,对于村民来说就像一颗悬在心上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开。

    而潘卫平的养殖场在深山里,每天往外拉猪粪肯定不现实。那几天,潘卫平想过要放弃。

    潘卫平:真的不想干了,我们感觉到精神压力很大。

    记者:投了一千多万了,你不干了?

    潘卫平:真的不想干了。

    记者:为什么?

    潘卫平:因为你干不下去了。这次赔掉还有下次的,下次还是溢出去的,那怎么办?那就不是103万、206万的问题了。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那几天,猪场所在的竹垟乡党委书记蔡章辉也一直在为这件事儿着急上火,因为竹垟乡比较偏僻,这家企业是好不容易招商来的,如果就这么黄了,以后谁还敢在自己乡里投资?

    中共竹垟畲族乡委员会书记蔡章辉:潘总那时候情绪比较低落,投资也比较大,群众情绪反响比较强烈,企业不想办下去的心都有了。

    潘卫平一再跟村民解释,水接不上,猪就只能渴死,可是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步,坚持要让他的企业搬走,这让他再次和村民僵持起来。

    潘卫平:情绪上比较低落,天天有一帮人在这里搞来搞去,真的是比较低落。他就是在这里反复闹事,就说你这个污水把他的黑木耳搞成烂棒,我们就是很无奈,真的很无奈那个时候。

    潘卫平没想到,自己投资一千多万的猪场,竟然就要这么黄了。那段时间,他总是一个人在村民的木耳田地里溜达,发呆。

    然而,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潘卫平高兴地找到乡党委书记蔡章辉,说自己不仅找到解决猪粪的方法,而且还能让这猪粪给自己和村民都赚到钱,而秘密就藏在让他赔了一百多万的废菌棒里。

   潘卫平:到月底以后,这个就变成废菌棒了。

    记者:可以掰吧?

    潘卫平:可以,这个是废菌棒。

    记者: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潘卫平:木屑。这个用完了以后就丢在这里了,原来就是到处堆,现在是堆起来了,以前就像这样扔到沟里就没人要了,它没地方去处理的,那怎么办?就这么扔了,就风吹日晒了,风吹日晒让外面的皮风化掉,木屑也自然就消失掉了,到泥土里就是了,没办法的,你怎么去处理它?

    潘卫平找到村民,跟他们说,只要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自己不仅能彻底解决猪粪问题,到时候还会以每亩两千块钱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废菌棒。但是他的话却没有一个人相信,村民对他的要求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即搬走。

    而让村民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潘卫平真的收购起了废菌棒。

    潘卫平:基本上是雇本地的拖拉机手,我们不直接跟农户收,那么你是开拖拉机的,我给你两毛钱一段。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村民看到潘卫平真的掏钱买走了自己的废菌棒,而且也没听说他的猪粪再污染了谁家的木耳,对他的戒心开始慢慢放松。

    除了收废菌棒,潘卫平还主动像这样参加村里的活动,请村民吃饭,碰到砍自己水管的人也都客气地打招呼。

    潘卫平:我们现在每年出一头猪,大家吃一餐饭,这样子就比较融洽起来了。当时这种状态下,你也不能跟他记仇的,这个算了,大家现在碰到都客客气气的,算了,企业在这里生存,你跟他结仇这是不可能的。

    村民:对我们村里很好,这样的,大家有好处的。

    村长:他们就讲,以后这个事情不存在了,我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没了。

    潘卫平:我们就是不打不成交,不过我们现在一直都是很融洽的。

    一个月后,村民开始接受潘卫平,猪场的水管里也再次流出了清澈的山泉水。

    不过,猪场里的猪粪怎么就消失了?还有,当地废弃的菌棒扔在路边都没人要,为什么潘卫平要花钱收购?难道只是为了讨好周边村民吗?

    潘卫平:我们也是在网上看到的一条消息叫“废菌棒的利用”,所以我们就恍然大悟,这个东西还是好东西,我们把它拌到有机肥里面去,是很好的肥料。

[致富经]两次困境中发现的商机

    把废菌棒粉碎烘干之后和猪粪拌在一起,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这就是潘卫平解决信任危机的秘诀,他一箭双雕,竟然把猪粪变成新的赚钱宝贝。

    潘卫平:通过那个事件以后,我们就改造了猪舍,把猪粪进行干湿分离。干的猪粪怎么办呢?我们就建了有机肥加工厂,450元钱一吨。接下来我们准备上一套加工到颗粒饲料的设备,能卖到1200-1600元钱一吨。

    当初,潘卫平让村民给他时间,就是为了安装和建设画面上这些设备。他用沼气发电,沼液给养殖场种的茶树施肥,把猪粪和废菌棒做成有机肥卖给当地种菜的农户。2011年,有机肥销售额超过一百万元。

    村民采访:有机肥很好,可以改善土壤,菜变得更好吃。

    记者:现在把你以前赔的钱挣回来了吗?

    潘卫平:那没有,怎么有这么快。但是我不只这一块有机肥,我沼液返山也是,沼气发电都是,我的一大片连起来就快了。

    2011年,潘卫平的养殖场出栏生猪六千多头,基地总销售额超过两千万元,基地也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养殖场。

    协助拍摄:浙江省龙泉市电视台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