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BC 留英学生眼中的《非诚勿扰》

 波湖渝 2012-05-17

                资料图片:《非诚勿扰》录制现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7日文章,题为:《非诚勿扰》的看点,作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曾飙。如下:

  周末很累的时候,如果有一本英文杂志,还有一期刚刚上传到网上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我多半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档节目看着不累,还可以了解中国大陆的最新形势。

  英国也有类似《非诚勿扰》的节目,也许是大陆版的原型。我看过几期,意思不大,那纯粹是一个螺丝帽配螺丝钉的配对,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不是相亲,而是速配。这种节目与英国平日里一些白天档访谈节目差不多,比较适合家庭主妇观看。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不同,来的嘉宾调子定得很高,不管年龄多大,人人都是扛着一本厚厚的人生词典出来。女生站在台上,往往谈生命、谈人品、谈责任感,还关心男嘉宾的母子关系和收入问题。而我最喜欢看的是男生女生的职业,这令我大开眼界,中国发展的多样性已经与十多年前不在一个等级上。www

       其次,是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应答问题的方式。有个很有趣的发现,但凡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在回答问题上常常是一五一十,按照问题逻辑来,甚至觉得有点愣,偶尔过于诚实的答案,女嘉宾常以为是幽默;相反,很多国内男嘉宾只要思想比较新潮,往往表现得思维比较跳跃,谈到未来与海外时有一种要闯一闯的豪情与兴奋,因为还没有闯过。

  在英国,电视节目模式相对简单,画面比较干净,基本上分得清楚内容和广告,火爆的X Factor之类节目也是素得很。电视之外的市场操作也比较简单。而我看《非诚勿扰》,从标识到嘉宾自我介绍,无一不隐藏着广告的痕迹。一个大屏幕,看累了嘉宾,还可以看无数的广告。与电视播出配套的包括节目官方网站、论坛讨论、本土搜索引擎、微博传播等手段,能够填满电视播出两个板块之间的时段,维持这档节目的被讨论的状态。

  一句话,不看《非诚勿扰》,不知道电视广告怎么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