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殷墟甲骨文_正_字释义
2012-05-18 | 阅:  转:  |  分享 
  
语言科学

一一年



第卷第期总第期一

殷墟甲骨文“正”字释义‘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

提要本文首先考察了“尽”的本义和形体结构、“寻”与“足”的关系、“导”与“屏”等是否一字的问题。然后讨

论卜雨卜辞、祭祀卜辞和其他卜辞中“正”的意义,认为它共有五个义项征伐第一个月适宜、合适

对……适宜,对……合适,适合官职。

关健词甲骨文正字形体结构意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一一

在考察其意义之前,先要弄清楚“尽”的本义和形体结构、“尽”与“足”的关系、“尽”与“毋”等是否一

字的问题。

“正”字的形体

“正”的本义和形体结构

“正”字在殷墟卜辞中作“寻”形,在周代金文中作“足”或“足”形,在小篆中作“花”形。对于这个字的

本义和形体结构,许多学者做过探讨。我们认为,在各种说法中,杨树达的说法最为可信。在

甲骨文中,“口”可代表城邑之形。如“邑”作“写”形,其中的“口”即代表城邑形“韦”作“草”形,其中的

“口”也表城邑之形。卜辞中的“寻”可表示人的运动及其方向。如“酉”出像人离居穴外出“台”各

以趾向穴表示来到。“草”韦中的“止”不向“口”,表示违离城邑。总之,“尽”以“止”向“口”,表示人向

城邑行进。裘锡圭认为“正”字的“本义是远行,‘口’代表行程的目的地,‘止’向‘口’表示向

目的地行进。”这是正确的。

“正”与“足”的关系

对此有四种说法同形字关系。持这种说法的有郭沫若、陈炜湛、沈之瑜等。郭沫若认为卜辞

“正”、“足”两字很容易相混。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根据文义。卜辞中有“尽方”,郭沫若认为当

为“正”,读为“征”。又有“尽雨”,郭沫若认为是“足雨”。“方”前的“导”为“正”,“雨”前的“寻”为“足”,

收稿日期」年月日仁定稿日期」年月日

关写作此文时,并没有见到刘钊、季旭升两位先生的论文,以为文中的观点完全是自己的新发现。将此稿投到

《语言科学》杂志之后,得到了审稿专家的指教,找到这两篇文章拜读一遍,方知已经有人谈出相同的观点。没能把相

关文献收集全,深感惭愧。好在文章中还有一些别人没有谈到的内容,故仍然予以发表,以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教。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释义

两者同形。陈炜湛、沈之瑜皆从之。假借字关系。金祥恒持此说。他认为卜辞中的“寻”为“正”,但可

假借为“足”,例如“又号”、“生导”中的“导”即如此。同字关系。王辉持此说。〔〕他认为“正”与

“足”、“正”本是一字。两者本不同字。王光镐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做了考察,认为卜辞中的

“足”和“正”两字都无相同或相通之处,说明“足”、“正”本不同字我们同意王光镐的说法。

学者们之所以把“正”和“足”扯上关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字形上的,篆文“足”作“显”,与甲骨

文“寻”形似二是用法上的,卜辞中有“导雨”、“尽年”这样的词语似可训为“足雨”、“足年”。然而这并不

可信。在甲骨文中,“正”作“号”形而“足”与“正”为一字,作“君”形,区别十分明显。到后来,两个字也

有不同的变化。具体情形如下下引甲骨文字形出自《甲骨文编》页和页,所引金文字形出自《金

文编》页、页和页

甲一尹甲足金”足篆、正

、显篆”足

号甲足金,诬金、迈篆、正

由此可以看出,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三个阶段,两个字的区分都是明显的。只不过“足”的有些金文字

形和篆文字形与“正”的甲骨文字形相近,但这是演变的结果。“足”的金文和篆文字形虽然与“正”的甲

骨文字形相似了,但金文和篆文中“正”的字形又有了变化,而有别于“足”了。总之,各个阶段中“足

正”和“正”都是不同的字。这在甲骨文中尤为明显,因为那时正是象形程度较高的阶段。从用法上

说,“寻雨”、“尽年”中的“寻”并不是“足”的意思,详见下文。

“尽”与“民”等字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台湾学者严一萍认为,两者不是一个字,“寻”是“正”,

而“屏”是“围”。我们认为,他的说法是可信的。“寻”和“况”肯定不是一个字。从字形上看,两者明显有

别,一个是“口”下有一个“止”,另一个是“口”下有两个“止”。从用法上看,“寻”可用于卜雨卜辞、祭祀卜

辞、征伐卜辞之中,还用来记录“正月”中的“正”。而“毋”只用于征伐卜辞中,不用于卜雨卜辞、祭祀卜辞

之中,“正月”的“正”也从来不写作“易”。即使在征伐卜辞中,两者也有区别。如“寻”字后不用“于”,而

“屏”字后常用“于”。又如“王寻某方”很常见,但从不见“王屏某方。”

“民”与“孚”、“鳗”应为一字,对此严一萍也有论述。

“正”字的意义

“正”字可出现于征伐卜辞中,如“王惠土方正”合集,又见于“正月”之中。这两种“正”的意

义是清楚的,学术界也没有什么争议,故本文略而不谈。主要讨论卜雨卜辞、祭祀卜辞和其他卜辞中的

“正”。

卜雨卜辞中“正”的意义

先看例子辛未卜,古贞黍年有正雨贞黍年有正雨合集旧口卜黍年有正

雨英国己亥卜,争贞在始田有正雨合集庚辰卜,大贞雨不正辰,不佳年

〔〕以上说法参见于省吾等。一李圃等一。以下未注明的诸家说法皆出于此,不再

赘注。

语言科学年月

贞雨不正辰,亡句合集贞帝令雨,弗其正年帝令雨,正年合集

对这类卜辞中“正”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足、足够”的意思。持这种说法的有郭沫若、金祥恒、

王辉、陈炜湛、沈之瑜、姚孝遂、朱歧祥等。“时”的意思。持此说的有陈梦家、饶宗颐。仍是“正”字。

持此说的有李孝定,王光镐。李孝定说“‘寻雨’之正,疑当习定,训止,惟辞意仍不顺适,且于‘足年’之

辞无以为解,姑存以待考。”王光镐认为卜雨卜辞中的“寻”仍然是“正”或“征”,当训为“行”。适切的意

思。持此说的有刘钊、季旭升。

上引第、、种说法,均不可从。卜辞中的“尽”不是“足”,也不能假为“足”更不是“时”和“是”,前

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寻”就是“正”,但是训为“定”训为“行”都不可从。

第种说法是可信的。刘钊和季旭升已经指出,卜辞“正雨”中的“正”跟《诗经》“雨无正”中的“正”

是同义的,这是完全正确的。“雨无正”是《小雅》中的一首诗的篇名。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诗序》

说“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郑笺》说“亦当为刺厉王,

王之所下教令甚多而无正也。”《孔疏》说“经无此‘雨无正’之字,作者为之立名。叙又说名篇及所刺之

意。雨是自上下者也。雨从上而下于地,犹教令从王而下于民。而王之教令众多如雨,然事皆苛虐,情

不恤民,而非所以为政教之道,故作此诗以刺之。”对序笺疏的上述解释,欧阳修和朱熹都表示怀疑。但

陈启源的《稽古编》则认为宋儒的怀疑是不对的,序笺疏解释此诗篇名的意义都是对的。胡承瑛《后笺》

也驳斥了宋儒怀疑这篇诗名和诗序的说法,赞同陈启源的意见。

根据序笺疏的解释,我们知道,“雨无正”中的“正”,是合适、适宜的意思。“雨无正”就是雨不适宜,

雨量过多。“正”有合适、适宜的意思。如《论语·子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对其中的“正”,《王力古

汉语字典》解释为“正当、合适”。王力等“正”有不偏、不斜之义,引申为正当、合适、适宜。

从位置上说,不偏不斜叫“正”,从数量上说,不多不少叫“正”。《诗经》“雨无正”中的“正”正是此义,卜辞

“有正雨”中的“正”也是此义。

前引例、例中,都有“黍年有正雨”这样的句子,意思是黍子的年成有适宜的雨。雨水适宜,不

多不少,黍子才会有好收成。把“正

”解释成“适宜”,文从字顺。例“在妇田有正雨”,是说在始地的田

有适量的雨。雨水过多过少都不好,最好是适宜、适量

。例“雨不正辰”中的“正”也是适宜、适量的意

。“辰”在这里用作谓词,应是适时的意思。这种用法和意义的“辰”

,逢天谭怒。”大雅·桑柔》例中的

“辰”即是逢时、适时的意思。

在《诗经》中可以见到,如“我生不

卜辞中的“雨不正辰”,是说雨不适

、不适时。雨水不但应不多不少

,而且应逢时而降。例“帝令雨,正年”中的“正年”是何义“正年”

“弗其正年”构成正反对贞。其中的“正”都是用作动词的

,以“年”为宾语。动词“正”和宾语“年”之间

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而是对动关系。古汉语形容词有对动用法。例如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

思辰量与

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

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孟子

·梁惠王上》坤。元亨。利扎马之贞。《周易·坤卦》

’’未济。征,凶。利涉大川。《周易·未济》例中的

“下士”是说对壬谦下,即是谦逊对待士人的意

思“骄士”是说对士骄傲

,即是傲视士人的意思。例中的“利吾国”是说对我国有利

“利吾家”是说对

我家有利“利吾身”是说对我自身有利

。例中的

“利牡马”是说对母马来说是吉利的。例中的“利

涉大川”,是说对“涉大川”来说是吉利的

。卜辞中“正年”的“正”正是形容词的对动用法。“正年”是说对

年成来说是适宜的。例是说上帝命令下雨

心雨水是否适量。

,对年成来说是适宜呢,还是不适宜呢这对卜辞仍是关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释义

祭祀卜辞中“正”的意义

有“正”出现的祭祀卜辞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在祭祀卜辞后说“正”的。例如贞翌乙卯土一牛,正合集肠贞用羌于祖乙,正

合集贞王有言祖丁,正合集俏于祖乙窜,正合集壬子卜,宾俏于示

壬,正合集今日夕用,正合集己未卜,争贞来甲子酒,正合集乙

丑卜贞王其又勺于文武帝升,其以羌五人,正,王受有佑合集癸酉卜贞翌日乙亥王其勺

于武乙升,正,王受有佑合集丙戌卜贞翌日丁亥王其勺于文武帝,正,王受有佑合集

贞作告疾于祖辛,正合集

在祭祀卜辞后说“有正”的。例如其窈批甲祖辛爽,有正合集惠辛丑酒,有正

合集于祖丁岁,有正,王受佑屯南王宾母戊岁,有正合集惠林舞,

有正合集惠祖丁林舞用,有正合集白牛惠二,有正合集惠

牢,有正合集十卤,有正惶五卤,有正合集王宾批辛日,有正合集

“正”作为动词以先公先王名为宾语的。例如贞正唐弗其正唐合集贞正

祖乙合集惠父庚庸用,佳父甲正,王受佑屯南己未卜,争贞来甲子酒乡,

正贞来甲子酒乡,弗其正合集贞弗其正八月。合集庚戌卜,争贞王气

正河新竿,允正合集

这种“正”,也见于西周甲骨文中。

对殷墟祭祀卜辞和西周甲骨文中的“正”,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导”是“足”。持这

种说法的有金祥恒、王宇信、陈全方。其具体训释又各有不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寻”是“正”。持此说的

有陈炜湛、于省吾、赵诚、姚孝遂、李学勤、徐锡台、徐中舒、饶宗颐、高岛谦一、朱歧祥等。陈炜湛认为“又

正,,即“有正,,,意谓有决。于省吾、赵诚、姚孝遂认为“寻,,为“正,,,读为“鬃,,,是祭名。季学勤认为“正,,与

“当”意义相同。徐锡台认为“正”是正道的意思。徐中舒认为“正”,指周大臣。朱歧祥认为这种“正”应

读为“祯”,有“善”的意思。饶宗颐一认为这种“正”即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维龟正

之”中的“正”,意思是问事得其正。高岛谦一认为“正”与“贞”相对,“贞”是“使……正”“正”是表

示状态、情态,是“正、正确”的意思。

上引诸说中,李学勤的说法值得重视。他认为,周原卜辞和殷墟卜辞中的“有正”同义,从周原卜辞

看,“正”、“有正”和“当”三者意义相同。“当”的意思是正当,这种训释跟下面要谈到的我们的训释是相

近的。

我们认为,祭祀卜辞中的“正”和卜雨卜辞中的“正”应该是一个意思,都是合适、适宜的意思。先从

第一类“正”字说起。例如“贞翌乙卯土一牛,正”合集这是卜问乙卯那天土祭一头牛是否适

宜。我们知道殷人在进行祭祀时,用牲的数量对祭祀对象来说要适宜,太少不好,太多也不好。下个例

子能说明这一点甲辰其又岁于祖二牢三牢五牢兹用。合集这里卜问的是究竟用

几头经过特殊饲养的牛作为牺牲好。是用两头呢,还是用三头呢,或者是用五头结果是用五头好。五

头羊正适宜,多了少了都不好。不但用牲数量,而且祭祀方式、用牲种类等等,都有一个对祭祀对象来说

是否适宜的问题。若适宜,则吉利,殷王能受到佑助,否则就不吉利。正因如此,殷墟选贞卜辞中即有对

上述方面的选问。选问的目的是要找到最适宜的。

语言科学。。年月

这种“正”和下引诸例中的“宜”很类似。例如王各于吕,治王牢于口,咸宜。骆子卤铭》,《集

成》王卿飨,大宜。大丰篡铭》,《集成》这两例中的“宜”,都是适宜、合适的意

思。陈初生“咸宜”是说都合适,“大宜”是说很适宜。这两例中的“宜”和前引祭祀卜辞中的

“正”为同义词,都是形容词,是合适、适宜的意思。把“治王牢于口,咸宜”跟“用羌于祖乙,正”相比较,应

看出两例中“宜”和“正”的相近。今天我们还说“不宜栽种”,就是说若栽种,则不宜不宜则不吉利。

第二类“正”是在“正”前加“有”。例如粤五卤,有正十卤,有正合集这是问用五

卤鲁酒适宜,还是用十卤瞥酒适宜。“有正”跟“正”的意思相同。

“正”是形容词。在形容词前加“有”,这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例如至于八月,有凶。周易·

临卦》既见君子,庶几有减。诗经·小雅·须弃》“凶”是“吉”的反义词,是形容词,它可以直接做

谓语,如“月几望,君子征,凶。”周易·小畜》“减”的意思是“善、美好”,也是形容词,如“不减覆用”

《诗经·小雅·小曼》。“凶”和“减”前的“有”可看成动词,“凶”和“减”是“有”的宾语。它们虽然作宾

语,已指称化,但是还是自指,而非转指。因而“有凶”意思是“凶”、“有减”意思是“减”。对“既见君子,庶

儿有减”,有人译为“既然看见那人儿,这才是好上好。”金启华对“至于八月有凶”,有人译

为“如果像夏日炎炎似火烧那样施行暴政就会有凶险。”宋柞卜辞中的“有正”,意思相当

于“是适宜的”、“是合适的”。与此相反,《诗经》“雨无正”中的“无正”意思是说不适宜、不合适。

第三种“正”以先公先王名为宾语。这种“正”和前面讲过的“正年”、“弗其正年”中的“正”意义和用

法都是一致的。“正”都用作动词,是形容词的对动用法,是“对……来说适宜”的意思。前边引过的“正

唐弗其正唐”是说某种祭祀对唐来说是否适宜或者说某种祭祀是否适合唐。“正祖乙”是说某种祭

祀适合祖乙对祖乙来说适宜。“惠父庚庸用,佳父甲正,王受佑”是说,若使用父庚的大钟,那么会适

合父甲吗对父甲来说适宜吗,国王会受到保佑吗“正”和“弗其正”相对,其后却省去了祭祀对象名。

“王气正河新竿”可能也是卜问国王用新竿去适合河神好不好。

这种“正”应是和下引一例中的“宜,,相同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诗经·

大雅·假乐》上例中的“民”,指庶民“人”指在位的贵族。“宜”,有人译为“适合”,程俊英

这是正确的。这四句是说,周王令人又爱又敬,美好的品德真光明,适合庶民又适合贵族,接受福禄自天

庭。“宜民宜人”中的“宜”,确切地说是形容词的对动用法,意思是“对·,·…来说适宜”。它跟“正祖乙”中

的“正”相同。

其他卜辞中“正”的意义

先看例子甲申卜令豚宅,正惠延宅,正合集贞勿呼共寻白出牛,不其正

合集壬子卜,宾贞佳我奚不正」月。合集王其有正合集辛未

卜,宾贞王有不正贞王亡不正合集役佳有不正合集贞媒正王媒

弗正王合集

对例中的“正”,郭沫若考释说“不知是正是足,正则当读为征也”。对例、例中的“正”,金

祥恒解释为“足”。饶宗颐认为“土正”、“又正”是吉,“不正”是凶。以上诸说,皆不可从。

上引例中的“豚”和“延”都是人名,“宅”应是居住的意思也可能是居某官职的意思。这是卜

问是命令豚居住在某处合适呢,还是由延居住合适呢这种“正”跟祭祀卜辞后的“正”应是一个意

思。例是说不要叫人“共寻白出牛”,因为不适宜。例中的“奚”是人牲的意思,它辞或言“乙丑卜

王史三奚于父乙”合集,可以为证。“佳我奚不正”,是说我们的人牲不合适。前面说过,对先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释义

公先王举行祭祀时,要正确使用牺牲,才能适合祭祀的对象。例“王其有正”中的“有正”,跟祭祀卜辞

后的“有正”也应是一个意思。这是说王是合适的。例中的“亡不正”可以和《易经》中的“无不利”

《坤卦》相比较。“无不利”中的“利”,是形容词,意思是吉利。“无不利”是说没有不吉利的。与此相

似,“亡不正”中的“正”也是形容词,意思是适宜、合适。“亡不正”应是说没有不合适的,这应是指王所做

的事。与此相对,“有不正”,是说有不合适的。例中的“役”应是人名。例中的“正”跟“正年”、“正

祖乙”中的“正”意义和用法都一样,“正王”是说对国王来说是合适的。例卜问媒这人女人,是适合

国王呢,还是不适合呢大概是殷王要娶“媒”这个女人,卜问一下合不合适。

“正”字还有下述用例王以臣正合集丁亥卜,壳贞仲以有正贞仲弗其以有

正合集

对例中的“臣正”,金祥恒怀疑可能是指官长。饶宗颐则明确说“臣正”指官职。若金、饶说可信,

那么例中的“有正”也就是指官员,它与“文王浩教小子、有正、有习”尚书·酒浩》中的“有正”同

义。

总之,殷墟卜辞中的“正”,共有下述义项征伐第一个月适宜,合适对……适宜、对

……合适,适合官职。

卜辞中有些“正”字的意义尚需研究,如下引一例中的“正”“贞弓弓正日”合集。

参考文献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字典卷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岛谦一殷代贞卜言语的本质,《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册,页。

季旭升《雨无正》解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期,一页。

金启华《诗经全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李圃等《古文字话林》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钊卜辞“雨不正”考释—兼《诗·雨无正》篇题新证,《殷都学刊》第期,一页。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上册,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

宋柞《周易》,长沙岳麓书社。

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

王光镐甲文楚字辨—兼论正、足不同源,《江汉考古》第期,一页。

严一萍释屏骆,《中国文字》第十五册,一页。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

于省吾等《甲骨文字话林》第一册,一页,北京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

张玉金,男,年生,吉林榆树人,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古文字学和汉字学研究。

语言科学年月

“正”

。,,八少,

,。“寻”,

“尽”“足”,。“寻”“民”盯

“正”

“正”

,



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

第五届全国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商务印书馆和孝感学院协办的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于

年月至日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地区以及国外的专家学者共计人出席了会议,并

向大会提交论文篇。学术研讨采取大会学术报告和按分专题分组报告的形式进行。学者们针对各议题广泛而深人

地交换了意见,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世举教授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助理周

洪波编审主持,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致开幕词,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教授致欢迎词,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香港岭南大

学教授田小琳、韩国湖南大学教授朴相领等三位先生分别代表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和外国学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与会学者力求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与传统研究成果的交汇上寻找突破点,部分论题代表了目前汉语词汇学研究

的前沿成果。会议贯彻了组织者“着眼于多学科结合的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初衷,体现了本次研讨会“融汇中外沟通古今

强化理论建设,面向语言生活”的主旨。学者们同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讨会的规划性与前瞻性,进一步提高研讨

会的学术质量,以期汉语词汇学研究的更大发展。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依托相关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

组织筹备机构突出研究重点古今贯通,以今为主理论与应用结合,以理论研究为主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结合,以本

体研究为主语义与语法、语用结合,最终落实到语义之上。与会者还认为词汇研究要充分借鉴西方现代语义学理论,很

好地继承传统语义学话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语言的共性研究与民族特色研究相统一,构建

汉语词汇学的理论体系。

经自愿申请和组委会筛选,下届会议将于年在吉林大学召开。

本刊记者

献花(0)
+1
(本文系布狄厄布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