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其所止 止于至善

 指间飞歌 2012-05-19

知其所止 止于至善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缘自《大学》里的经典论句。意思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方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此,《大学》曾有这样的回答:“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交,止于信。”可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知其所止”,方可“止于至善”。那么,弄清“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干什么、如何至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是谁?伟人曾经回答“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阶级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也曾说:“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关心。”答案显明,我们是亿万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我们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吃百姓饭,穿百姓衣”,是百姓养育着我们,要感恩于人民。

  我们应该干什么、如何至善?知其所止、止于至善,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使自己止于最美的舞台,在最美的舞台上展示出最美的舞姿。今天,我们处于开放的时代,多元文化交织并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但物欲横流,诱惑颇多,也是不争的实事,稍有不慎,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何使自己止于最美的舞台,展示出最优美的舞姿呢,直至春蚕吐丝死方尽呢?曾有一位领导干部在与青年干部座谈时谈到:“重在修身、重在学习、重在务实、重在清廉,脚踏实地为党的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由此,我们幡然醒悟,是啊,在喧哗而又忙碌的尘世,只有修身和学习才应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只有务实和清廉才是我们至善的境界和最后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智者的清醒,拾起道德的标尺,才能勇立潮头,而不随波逐流。修身,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讲,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改造和提高自身,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作风纪律方面,按照党性原则的要求进行自我完善。学习,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坚定政治信念,不断校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务实,我们就是要立足本职,尽其天职,身体力行,真抓实干,把两脚深深扎根在基层的泥土里,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清廉,就是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影响,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时刻保持一身浩然之正气,做到俯仰无愧于天地,以无私的精神自觉为党的事业工作和奉献。

  总之,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修身、学习、务实、清廉”,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体生命来说,“修身、学习”是知其所止的人生停靠点,“务实、守廉”是止其至善的人生完美追求,需要人们用一生的实践来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