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会人不会(一)

 菡萏满池生 2012-05-20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世纪80年代前,越穷越光荣、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国人,一夜之间猛醒,开始日拼夜搏,忙上忙下,每个人都想用自己削尖的脑袋、辛勤的汗水,改变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这不,隔壁的工地,一早六点就嘈杂一片,“咿咿呀呀、吱吱喳喳”的要到晚上十点,和现在西方正经济衰退,却不着不急、不慌不忙,到处准时歇业关门,回家叹世界的老板、打工仔们相比,我们的黑猫白猫们真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一个又一个的狂飙激进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什么女排热、家电热、围棋热、出国留学热、皮包公司热、下海经商热、炒股热、.com热、炒房热等等,不一而足,很有一番“加热比海”的味道,不在赤道但可是一番热烘烘的热锅景象。自然,热锅里不管是达官巨贾还是升斗蚁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巨多的工作时间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就是这样衍生出来的。
   我毕业的那个年代,现在说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却是实实在在比珍珠还真的事情,那就是职业的空位等着招个人来坐。高级的人才挤过了“独木桥”上了大学,“落第生”反而“冷手执个热煎堆”,赶鸭子似的被招进什么海关、公安警察、税务、工商、银行等现在大家认为的“金饭碗”的职位,本人也是幸运儿之一。当时行政级别是26级干部,虽说是敬陪末座,但时年18岁,走起路来也是风生水起之感十足,因为每个月怀揣工资34.5元,加上特区补贴18元;52.5元在当时能干什么我是不懂的,但我师傅在集邮,他积极的鼓吹买那只著名的“金猴”邮票,每张盛惠80大元,本人不吃不喝一个半月可购入一张,惜乎当时头脑都是浆糊,或者不是,都是淫欲思想充斥,就这样与人生的第一桶金失之交臂。但人都是盲目的,所以苏东坡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久弥新,颠扑不破。其实当时最最让人趋之如鹜的职业是外资单位或涉外公司,好几次去面试,虽说没有2000年代的那种人山人海的超级景象,但也是不遑多让的,只是当年还不懂得什么是竞争,面了这家面那家,失败了,回家照睡,睡醒了照玩,这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最大的好处。哪里会有现在网上年轻人的”少年老成“,一早就在感叹”压力山大“,也难怪,在学习阶段,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除了补习还是补习,就是父母殷切期望轮盘上转个不停的骰子;小升初、中考、高考几轮血拼之后,好不容易冲入社会这个樊笼里,禁不住大呼:噫吁戏,难亦哉,找好工作难于上青天。找到工作后,进修、升职、涨工资的问题接踵而至;好不容易工作刚有点眉目,生活上又遇到了”丈母娘对价“,没房、没车别想把美娇娘娶进门,呜呼,简直是举目寻芳,满目凄凉,当然”压力山大“是一点也不出奇的。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压力本是无所不在的,不但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从我们一来到人世,就是靠着空气维持生命。可空气也以很大的压力作用在人体上,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那是因为体内的压力和外部的空气压力平衡的结果。因此,时至今日,能不能平衡、适应,甚至战胜压力,就是在考察一个人的修为建设。那么如何才能调控、控制、管理好”压力山大“呢?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往外的、有形的形式来减压;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产生了在慢节奏的社会中不会产生的新需求和新产业,现在,拿起报纸,在五花八门的广告栏里,有运动、旅行、电影、音乐会、习瑜伽、写书法等等不一而足的方式、方法。
  但这些都是求诸外的心理释放,而更有效的方法是无形的、求诸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就是”换“,换个角度、换个位置去思考、看待社会、看待问题。于是,不过于执着就不产生烦恼,不产生烦恼当然就灵台清静。用佛学的词汇来说就是”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想睡就睡、想坐就坐、自由自在的”平常心“。当然”平常心“之外,佛学里还有不少哲理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因缘观“,世间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河大地,都是有其因缘际遇的,现代科学称之为”生物链“。明白了因缘生灭,世事无常的道理之后,就不会因为一时得失而烦恼,继而烦躁、食不知味、卧不安寝,更不会因压力而失控、崩溃。顺境时不过份high,逆境时不过份消沉,皆能处之泰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