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远近轻重 2012-05-20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2011-12-24 21:14:26)

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东风塔从外观看颇有气势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登碧楼”前后厝呈“工”字形结构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墙面上有浮雕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门楣上有刻字的横匾

 
  在泉港后龙镇割山村有一条楼下新街,这条街上的建筑全由当地华侨修建,采用的是折中主义风格,细部装饰体现浓郁的南洋风格。尽管时光已在它身上刻画皱纹,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半个多世纪前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与恋——

  □本报记者  吴■云 陈起拓 文/图

  去年,姜文、周润发、葛优等大腕联手奉献了一部精彩大戏《让子弹飞》。影片不但以诙谐表演和荒唐离奇的情节赚足眼球和钞票,也让拍摄之地一夜间名声大噪。那条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鹅城”大道,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印象深刻。实际上,这条“鹅城”大道就是广东台山市端芬镇梅家大院(又称汀江圩华侨建筑群)的一部分。近日,笔者在泉港区后龙镇割山村也发现了一条类似的由华侨修建的小街,此街名为楼下新街。街长虽不足300米,但建筑群整洁大方,几乎都是二层带骑楼的房屋,中西混搭的风韵犹存,看上去赏心悦目。楼顶的雨漏装饰尤为精美,一条街几十种雨漏造型(如图①—⑩),形象各异,色泽鲜明,蔚为奇观。

  三段式的立面

  住在新街街口的阿球(闽南语)老先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这条新街大概建于1948-1949年间,是由旅居南洋的华侨们投资的,迄今已有62年的历史。当时,几乎整条街的房屋,都是由一位名叫阿四(闽南语)的建筑师一力承担建造的,因此风格统一,齐整有序。这街上的建筑也被当地人称作“番仔楼”。

  笔者看到,新街沿街立面处理基本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立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顶或露台。站在街中央,举目上望,有不少浮雕“攀爬”在窗台以下的墙面上或檐口窗楣边,但是没有看到南洋建筑常见的山花。从外观上看,整体的装饰与纹样不算丰富,但与周边建筑却能默契融合。看来,当初的建筑师也有考虑到新街与四周建筑的整体观感问题,力求协调,所以在外饰上,并没有过分凸显“南洋风”。

  “工”字形内部结构

  新街“番仔楼”基本都是二进结构,分为主厝与护厝。一幢名为“登碧楼”的大宅内,前后厝宅是用一条短廊连接的,形成一个近似“工”字形的结构。在割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宗顺的带领下,我们进到屋内观看,发现主厝房间大而宽敞,护厝的房间则相对狭小,居住区楼顶皆为传统中式的“金”字形瓦顶。后厝宅也是分上下二层,共有十来间屋子,气派大方。据居民介绍,在这里居住冬暖夏凉,房间采光、透气方面也相当不错。

  这样的建筑感觉是中国传统的檐廊式建筑对西方敞廊式建筑逐步吸收、融化、演变而来,为的是适应南方多雨、多风、酷热的气候特点。木头、红砖、灰岩是三种最基本构建物,它们互相配搭合理,线条明朗,一点都不会给人予杂乱的感觉。

  宅内专用的门号

  一探“番仔楼”屋里乾坤时,我们还是能在许多细节上品尝到南洋味道。我们观察到在“番仔楼”里的每个房间的木门楣上,都刻着浮雕字,如“国富”、“民强”、“苍松”、“翠柏”等等。奇特的是,有些大厝里,房间上还钉着各自的门号。起初我们以为这种门号就是我们常见的街道门牌号,可是一问才知道,其实这些门号只属于宅内专用。有的大厝人家担心宅子里的房间结构大致相同难以辨认,就在门上钉了数字号或文字号来区分。

  “番仔楼”屋外一些墙面上有浮雕,都是南洋建筑比较常见的龙凤松鹤、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等图案。房内个别墙面上则有色泽艳丽的彩绘图案,画的大多是山水、花鸟之类。

  楼上楼下全是由木梯联结,扶手的梯柱上还有一圈圈的螺旋纹,看起来古朴别致。虽然房子已有62年历史,从外面看,门面确实有些斑驳,不过整体依然坚固、结实,在我们走过的所有屋子内墙上都找不出一丝裂缝来。

  在“番仔楼”二楼一般都有一溜的厢房,外面就是一条红砖砌成的走廊,用碧绿小栏柱围了起来。这些小栏柱是上下缩口、中间凸,就像一个个的小花瓶,弧线十分优美。

  多姿多彩的雨漏

  “你们看这些雨漏,全都不一样啊!”同行之人传出啧啧惊叹声。我们仔细察看这些在二楼栏杆外、悬于半空中的雨漏,发现果然有麒麟、狮子、水鸭、金鱼等多种造型,这些小动物表情惟妙惟肖,十分讨人喜爱。这里的雨漏大概有三种主色调:碧绿、纯白和鹅黄,但上面的花纹都不尽相同,有的比较抽象复杂,有的比较清雅简约。

  雨漏,又称滴水嘴兽,是建筑输水管道喷口终端的一种雕饰。细观楼下新街这些多姿多彩的雨漏,不禁令人感叹民间匠工的技艺精湛。在同一条街上雕塑出几十种不同的雨漏,应该花费了匠工不少心血。

  携手站立的建筑物

  “其实建造这条街的不只是阿四师傅一个,还有另外一位叫友土(闽南语)的师傅,他建了那幢‘东风楼’。”陈宗顺告诉我们。“东风楼”建于1968年,是华侨陈来枝出资修建。骑楼上下两层都是由八根“中华柱”擎托,象征八方呼应。而二楼起居室外,有四幅陶瓷彩绘画,都是山水、花鸟图案,象征着四海升平。

  住在“东风楼”附近的居民称,割山村当地的华侨都很爱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想尽办法给国家捐钱捐物。在抗日战争结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纷纷寄钱回家乡兴建“番仔楼”,在这些建筑物里随处可见带有“爱国”、“国富”、“强国”之类字眼的装饰品。

  陈宗顺透露,其实整条新街可以分成三个家族,像“登碧楼”、“东风楼”这样的大宅,其实说到底还是一家人,“两座楼实际上是陈来枝他们七兄弟建造的”,所以这两幢楼在二楼还用一条走廊连接在一块。住在“登碧楼”的居民表述,家族里很多人都住在一块,“在南洋打拼时,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回国后在生活上,也是相帮相助的好兄弟”。在楼内的屋顶上,还悬挂着部分家族成员的相片,“为的是记住每个人,我们都生活在一起”。

  回想当初,部分闽南人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在异国他乡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番仔楼”是他们与故乡亲人最坚韧的纽带。再看看如今这条楼下新街,每幢建筑物都是紧挨在一起,就像手牵着手站立的巨人一样,挺立于天地间。这一楼一家族的风情,也许,就不仅仅是一种大厝里的风情了。

  (感谢陈女士报料,线索费100元)


  地理小百科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示意图 姜贝 绘)

 

  周边见闻

  一本珍藏63年的护照


泉港割山村: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阿婆出示珍藏已久的“入境执照”

 

  在割山村,我们还去了一位年近八旬的阿婆王顺娘家中。因为她告诉我们,她家里珍藏着一本63年前的归国护照。

  打开一只铁盒,阿婆取出了那本有些发黄的“入境执照”。这本“入境执照”是由三页纸叠合而成的,摊开一看,相片上的女孩青春靓丽,旁边标注她的年龄只有15岁。阿婆解释说:“这个就是我,当时还未成年哪。”再认真一看,原来这本“入境执照”是马来西亚移民局签发的,签证的有效期是从“1948年11月15日至1950年11月15日”。

  笔者问阿婆为什么要留着这本“入境执照”,她答说,当初因为家庭原因,她只身一人回国,远离了旅居马来西亚的父母,内心彷徨困惑。在单独生活了几年后,父母才终于回国与之团圆,那段岁月使她终生难忘。

  “留着这本‘入境执照’,就等于留住一段青春记忆。整整63年了,都不曾忘怀那段离别与重逢。”

  (本报记者吴拏云 陈起拓 文/图)

  记者手记

  记住这些眼睛

  行走在楼下新街宁静的石板路上时,满街的那些动物雨漏,仿佛都在扑闪着眼睛,微笑着俯视我们。那一道道奇幻的目光里,透着另一种宁静。在“番仔楼”里,那高悬于屋梁上的各个家族成员的相片,黑白也好,彩色也好,相片中人物的眼睛中,仿佛都流露出一种注视,那是对亲人的一种关切,那是一种亲情的力量。

  记住这些眼睛吧,有时候,它们会是你迷失航向时,出现在天际的启明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