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港主要少数民族简述

 远近轻重 2012-05-20

泉港主要少数民族简述

作者:黄建聪


    泉港区现有回、畲、蒙古、壮、瑶、侗等少数民族17个,主要少数民族为回族、畲族、蒙古族,分布在峰尾、后龙、山腰、山腰盐场、涂岭等5个街道、镇、场,人口2.38万人,占全区人口6.4%,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17.37%。其中郭姓回族14000多人,钟姓畲族7650多人,出姓蒙古族2800多人。本文仅就上述3个主要少数民族的源流、迁入泉港等基本情况作一简介。

 

    郭姓回族

 

    郭姓回族聚居峰尾镇郭厝村、后龙镇柳亭村、山腰街道龙山居委会等3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4000多人(据“五普”统计数字,下同)。其中郭厝村总人口 9050 人,总户数2350户,11个自然村90%以上人口为回族群众。柳亭村总人口2140人,户数520户,8个村民小组,80%以上为回族群众。龙山居委会人口2453人,共620户,分布在前郭、刘厝头两个自然村。散居在泉港其他地区的郭姓回族,主要在后龙镇坑仔底行政村虎石自然村、南埔镇塘头村、界山镇鸠林村等地,另有部分迁居东南亚、台港澳及大陆其他地区。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姓部两次向福建迁徙,第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70)至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固始人郭淑翁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2)郭嵩自固始县随开闽王王审知兄弟的从弟王想入闽。郭嵩居长乐芝山下郭坑,被泉港郭姓奉为入闽始祖。后梁开平初年(907),郭嵩孙郭恂入仙游大蜚山,居郭宅宫。郭恂次子郭质开族碧溪里,泉港郭姓系仙游碧溪郭姓之分支。郭厝开基祖郭霖于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到惠安县之荻州(今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定居,迄今742年。

    郭霖父郭品孙,娶惠安县德音里上楼(今峰尾镇上楼村)林静真(1210-1301),系阁门宣赞广东路铃林应成之妹。生郭霖、郭楫。郭霖(1239-1320),字若时,号浮休,“少敏悟,嗜学能文,卿先生阳岩洪公朴卿吕公皆器之,肖太山陈静可多推许焉。德佑丞相陈宜中奇其才,以门荫补君登仁郎,铨试中,赐仝进士出身,调仙游尉,避亲不就,再调建安主簿。”次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南宋灭亡。陈宜中、陆秀夫等扶持南宋流亡政权在福建、广东等地苟延残喘,郭霖“杜口不谈时事,惟闭门读书,徜佯闾里,训诱后世。性好施,家无余蓄,泊如也。尝著书有《春秋释例》《尚书綦要》《毛诗集议》《论孟集》及《楚辞感兴诗》,各有集解藏于家。”

    郭霖取王氏,生四子:郭与渊、郭与耕、郭与道、郭与立,其中次子郭与耕迁居山腰龙山,自成一脉,为今龙山郭的一部分。郭与立衍派福清岭边。郭厝辈分次第为:霖与一惠志,文子洪明在,士启允元侯,高瞻祈见佑,厚载翊常由,兹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现已衍至25世。由于郭姓回族长期居住在汉族地区,加以元明时期泉州“回乱”及民族歧视政策,因此,他们长期不愿谈及自己的民族成份。目前已看不出其民族特征,但多多少少还保留着一些与周边汉族居民不同的习俗,如汉回混合式墓葬、“禁死不禁生”——在世的回民可以吃猪肉,而祭祀先人时均不能上供猪肉,等等。

    1986年1月,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后龙今郭厝村山腰今龙山村郭姓群众为回族的决定》(惠政[86]010号)称,“接到从中央民委、省人民政府、省民委和地区民宗局转来的郭厝群众要求恢复回族成份的报告,县政府及后龙、山腰乡干部在郭厝、龙山所属的22个村庄及4省5市八个县进行调查,确认为回族。”1986年12月,郭姓回族群众举行隆重的复族大典。

 

    钟姓畲族

 

    钟姓畲族聚居山腰街道钟厝、鸢峰村,山腰盐场的钟厝工区、西海工区等地,共7560人。占全国畲族人口1%强,其中钟厝村1427户,5817人,鸢峰村312户,1137人。

    畲族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的部分山区,查安溪县善坛钟姓畲族族谱,可知泉港钟姓的渊源体系。泉港钟姓始祖为钟道器,讳准,举进士第,任过漳州府教谕,见海澄冠山耸秀,居焉,世久族蕃,遂各立籍,分户为六,后因甲申之变,族众多逃,钟道器乃移海澄,传三世,道器第六子化成,传耿坊公。耿坊公第二子津儒迁往厦门同安钟宅,至银斋公生颜德公,又迁至清溪(今安溪)盐坛(后改为善坛),再传至五世钟可仰公,讳进响,于明嘉靖六年(152)迁泉港开基,定居钟厝。《安溪县善坛四房家谱》载,钟进响后再分支于惠安海头开基,故今善坛无其后裔子孙。钟厝村《钟氏族谱》中可找到钟厝自身的脉系,他们共同的祖先就是钟厝的奠基人钟进响。钟进响死后,葬于钟厝村边的海头,墓穴位于一座小山包的山脚下,面向大海,现存有一块刻有“钟氏先世坟”的墓碑,钟姓族人的一些重要活动要在这里举行。而钟厝系滨海之地,其开基祖墓也叫“海墘公祖墓”,与族谱所载“海头开基”相符。钟厝祠堂有一副对联足可证明他们系由安溪善坛迁来。联曰:“由清溪以来惠,善坛分支,自是英灵不爽;从嘉靖而至今,颖川衍派,一向财帛无逊。”其历代流传下来的祭文中也有“仰维我祖,颖川衍派,盐坛分支,仁厚传家,钟厝村永垂世绎,宽和处世,福山铺独表名区,……”之句,钟厝原属惠安县北六都福山铺。另有一副对联则表明他们是畲族后裔:“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率教授;名垂名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此联源于历代相传的“盘瓠神话”的故事。传说上古时代高辛帝曾下诏张榜求贤,盘瓠揭榜只身闯入敌营寨,乘敌不备咬断番王头颅,趁夜叼回皇宫报捷。高辛帝见状大喜,为公主和盘瓠举行婚礼。盘瓠谢绝了高官厚禄,带着公主离开皇宫移居南山,生儿育女,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畲族。其《高皇歌》中,把本部族的盘、蓝、雷、钟等姓说成是高辛帝所恩赐的,而且享受高辛帝“永不纳赋”的特权。

    同其他散居的畲族一样,钟厝畲民保持着他们的民族特色,一是聚族而居。村落布局十分紧凑、密集,村中仍存在一处旧寨址的遗迹。二是同族相认的暗号,钟姓畲族若要相认,彼此要出示3个手指头,或说“一根竹劈成三条半蔑”,或写一个“汝”字。3个手指头指盘、兰、雷三姓;“一根劈成三条半蔑”指三姓及女婿种姓是一家人;“汝”指钟姓为“汝阳王”后裔。三是穿白色内衣的习俗。婚娶时新人必须穿一套贴的白色短衣短裤,然后才拜天地、谒祖宗,三天后,这套白衣裤脱下洗净后放在箱底长期保存,直到终老之后,才把这套衣服拿出给死者穿上,方可入殓。四是对共同祖先的崇拜以及对钟姓英雄人物的神化,即对开基祖钟进响和社公钟大人(钟景祺)的崇拜。等等。

    在旧社会,钟厝畲族深受大族的欺侮,因而他们只好隐藏起自己的畲族成份。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地、县各级政府曾派员到钟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要进行民族登记,但是鉴于旧社会大族欺负小族的历史原因,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成份。因此长期张冠李戴,昌作汉族。1985年春,惠安县政府又组织了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组,进行了3个多月的调查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史料,终于弄清楚这两个村的钟姓群众确属畲族,并于同年9月24日发布惠政(85)279号文件批准恢复他们的畲族成份。

 

    出姓蒙古族

 

    出姓蒙古族聚居于涂岭镇洪厝坑、小坝、横溪、蔗园、前欧、西坑、后头等方圆二十五华里的山沟里。出姓蒙古族人全国唯此独有(仅有少数人由此迁居台湾、厦门、泉州等地)。

    据《元史》、《明史》、《泉州府志》、《出府族谱》及考古发现,涂岭出姓系元朝开国元勋、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义弟、诏封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的木华黎的后裔。其祖上出现过象孛鲁、塔思朵儿、朵儿值班等骁将名相。至八世孙纳哈出(泉港出姓始祖),官至太尉,元亡之时不得已而降明,明太祖朱元璋以其为名臣之后,待之甚厚,知其不忘故元,便资遣北归。后纳哈出在金山举兵反叛,屡犯辽东,复降。洪武二十年(1387)封为海西侯。散其所部分隶福建、广东、贵州等地,又从傅友德出征去南,卒于途中。其长子察罕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封沈阳侯。后以蓝玉案发,明太祖借机兴狱,大肆杀戮蓝玉党人,察罕坐蓝玉党案死。次子佛家奴系纳哈出妾那氏庶出,以本等名色授职指挥使,占籍福州中卫十三甲,屯田三十二亩,役边倭,实称职食禄。佛家奴恐因蓝玉案被株连而抄家灭族,遂去“纳哈”二字,以“出”为姓。尊纳哈出为“不归公”,意为出家人(卒于途中),不归是也。又不忘其本族宗祖纳哈出,其用心可谓良苦。佛家奴决定弃职归田以避祸,携子出道昭从福州南迁,隐居惠安县北九都铺象狮村(今后龙镇上西村),在湄洲湾畔过着简朴的亦渔亦耕生活。至佛家奴之孙出舜宾(洪厝坑出姓四世),因受当地大姓欺侮,由象狮村迁居涂岭新厝村。佛家奴之重孙出光育于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再从新厝村内迁至照船山下洪厝坑,相协厥居。这里群山连绵,宜于耕作生息,且交通不便,极少有外人问津,便逐渐成为出姓后裔聚居地。迄今已达544年。

    出姓蒙古族人在此隐居300多年后,直至清乾隆帝时,洪厝坑的出科联中福建省解元,又联捷进士,特授翰林院检讨职。一次,乾隆皇帝召见出科联,见此奇姓,饱读史书的他禁不住询问道:“出爱卿,你这‘出’姓从何而来?《百家姓》从未记载呀!”出科联当即说明出姓的由来,乾隆帝听后,说:“好个奇姓呀!原来出姓还有如此奇妙的出处。”出科联见天颜有喜,遣人以玉音驰报洪厝坑等处族人。得此佳讯,举族欢欣不已。因此,洪厝坑出氏家庙有大门联为:“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家庙柱联为:“帝廷称奇姓;闽海振科名。”

    出姓蒙古族人因始祖纳哈出原居幽燕之地,灯号“燕山”,遂将洪厝坑对面的烟墩山改名为“燕山”。现洪厝坑出氏祖厝横楣均写“燕山出府”,家用物什多写“燕山出记”。涂岭泗洲水库库区石头上还存有勒石“土岭出光育,喜舍石梯路,壬午冬十月。”这是出光育迁居洪厝坑最好的佐证。

    1985年10月,惠安县、涂岭乡、小坝村村干部组成三级联合调查组,深入实地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调查,对出姓族谱、家谱、宗祠、府第、墓葬、墓志铭等作了详尽考察,召开各种座谈会,查阅有关碑文、英烈传、民间传说,对照《元史》、《明史》等,确认出姓为蒙古族。

    虽在出科联时,出姓已显白于天下,但仍未被收入有关姓氏著述。1985年出版的姓氏学名著《贵姓何来》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在附录中首次收入“出”姓,为中国姓氏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