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孔子的“孝”的思想 王孟凡

 网络教室 2012-05-20

谈孔子的“孝”的思想

 

《论语》,儒家的经典,他记录了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论以及人生智慧。及时历史进步到了今天,这些智慧和道理都是亘古不变的。是孔子最早在《论语》中定义了仁爱,中庸,义利,教育,为政,礼乐以及宗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意义很广,指的是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与祭祀。随着社会的进步,“孝”也由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变为了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但是在《论语》中的“孝”的思想,与古代时的意义较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我认为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与祭奠。

《论语》中提到的“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重,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敬,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论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但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却没有多大的提高,甚至于连两千年前的古人都不如。如今,出现了一些子女不关心老人,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如“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种种老年人问题十分突出。

正是由于存在有以上这些不和谐现象,《论语》这类古书中的经典不得不成为人们重温的话题。

 

高二六班  王孟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