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职业天地
2012-05-20 | 阅:  转:  |  分享 
  
职业天地

在办公室政治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只有“巧妙”、“不巧妙”。办公室不是人才市场,这里没有“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标准衡量体系。于是,懂得开发自己的情感智力,就是赢得办公室“政治斗争”的前提。

那么,怎样去开发自己的情商呢?情商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具有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觉感知的基本能力。2、自身动机,这是一种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3、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是使其感受力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4、情感归向,或者称对他人情感的感知,这种对他人的关注导致利他主义。5、掌握好人际关系,具有与他人交往的才能。

很多专家认为,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人,要想让自己的情商得到突破,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形象意识、敬业意识和学习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尤以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和学习意识最为重要。

同事和你争功怎么办?

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归为己有。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下面几种方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用短信澄清事实。写的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夸赞对方,重申自己的作用。对这同事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需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

退出争夺战。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他并无妨碍。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是上上之策。

办公室里哪些事情说不得?

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包容和体谅你。很多时候,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你应该知道,在办公室里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情不该让别人知道……

你应该首先弄清的问题:1.你的家庭背景是否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大的影响?2.你与某些亲人或者朋友的关系是否不宜别人知道?3.你的历史记录是否会影响别人对你道德品质的评价?4.你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是不是会触动一些敏感的神经?5.你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些与传统相悖?6.你与老板的私交是否可以成为公开的“秘密”?7.你与公司上层的某些私人渊源一旦曝光,会给你带来障碍还是好处?

隐私本身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同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换一个环境则有可能非常敏感,以上列举的,可都属于你的隐私范畴!

你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在公司范围内谈论私生活,无论是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

2、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尤其不要炫耀和上司及其家人的私交;

3、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除非你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你才可以和从前的同事做交心的朋友;

4、如果同事已经成了好朋友,不要常在大家面前和他(她)亲密接触。尤其是涉及到工作问题要公正,有独立的见解,不拉帮结派;

5、对付特别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同事要“有礼有节”,不想说的坚决说不。

作为一名企业HR经理,我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公平竞争;宁缺毋滥;去芜存菁;宁少求精;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企业招聘主要有三种形式:内部选拔;收集人际网络信息和公开招聘。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内部选拔:

内部提升:优点:能有效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易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缺点:不易吸收优秀人才、自我封闭。遵循原则:唯才是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内部调用:优点:员工对工作环境、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熟悉,员工的向心力和企业的凝聚力较强。缺点:同内提升的缺点相似。遵循原则:事前应征求个人意见;用人所长;调用后应更有利于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提升。

二、收集人际网络信息:

熟人介绍:优点:能真实、详细地了解员工的个人情况;员工个人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对较高;聘用后离职率低;招聘费用低廉。缺点:易使公司内部形成长短不一的关系链;选人的范围狭窄;奖惩时的人情味较浓。遵循原则:须经考核测试合格后方可聘用;介绍面要宽泛一些;唯才是举,不避亲疏。

职介所:优点:应聘者众;机会均等;快捷便利。缺点:应聘者的真实情况难以摸清;易造成应聘者鱼龙混杂。遵循原则:选定信誉较好的职介所;对应聘者尽可能再测试一次;信息要翔实准确。

猎头公司:优点:效果显著;空降兵有时能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快速打败对手,使公司面貌焕然一新。缺点:费用高;易使本公司其他同等职位员工有失落感、挫折感;成功率不高。遵循原则:保证较高的成功率;让所产生的正面效果远大于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三、公开招聘:公开招聘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1、刊登广告;2、接受报名;3、招聘测试;4、初步筛选;5、量才录用;6、招聘评定。

对应聘者进行的测试分以下几类:心理测试、知识测试、情景模拟、面试等四种类型。心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智力测验、性格倾向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三种。知识测验分三种试卷: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综合知识,三是相关知识。情景模拟要求面试者面临突发性问题,迅速制定应急方案/解决策略,当机立断地予以处理和解决。这主要是为了测试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综合素质等。

面试包括非正式面试、正式面试、随机问答、论文答辩等四种。面试要求: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避免“空对空”;2、气氛轻松和谐;3、简明扼要,避免“持久战”。

无轨电车:有的面试者面试时会叉开话题或是重复话题,而应聘者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把目标引开,这样一个面试就会开起无轨电车没完没了,一次面试拖了好几个小时,这样既影响了以后的面试,也使面试的内容不集中。

空气紧张:除非是为了了解在压力状态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否则过于紧张的空气会使应聘者掩盖住一些真正的东西。尽可能在面试开始时聊聊家常,使应聘者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表现出真实的心理素养和实际能力。

前后不一致:先松后紧或是先紧后松。刚开始时由于主试精力旺盛,思想集中,提问仔细,对应聘者测评比较准确,到了稍晚一些,面试者可能疲倦而草草了事,这样的面试结果就不够理想。

漫不经心:有时面试者会表现出对应聘者漫不经心的态度,这样使应聘者感觉到自己被冷落,就会不积极反应,这样就不能了解应聘者真正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甚至使应聘者对企业的品质产生怀疑。

程式化思想:看到年纪稍大一些的,就认为思想保守,看见穿牛仔裤的就认为是思想开放。这种程式化思想往往会影响面试者客观、准确地评价应聘者。

忽视非语言行为:人们的语言行为是通过大脑的深思熟虑才讲出来的,尤其是面试时,应聘者往往事先做过充分的准备,所以要真正了解应聘者,有时应该仔细地观察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包括他的表情、动作和语调等。

第一印象一般来说,应聘者在参加面试时都进行过刻意打扮和充分准备,所以给面试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比较好。但第一印象也可能是不准确的,要防止第一印象的影响。

与我相似:当面试者听到应聘者某种背景和自己相似(如与自己是老乡、在同一所大学毕业等),就会对他产生好感和同情,以至最后使面试失去公允和客观。我是一名广告公司客户服务部主管,众所周知,在广告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所以广告公司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千里马寻伯乐不易,而我们作为“伯乐”的,要找一匹好的合适的千里马也不容易。因此一旦招聘到了一位有能力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我们会很重视对他(她)各方面的能力与培养,真正实现雇主与雇员之间效益的双赢。对于各部门员工的选择标准,我们是这样拟订的:

1、设计师--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及设计经验,思维活跃,富创意,善沟通,熟练应用苹果设计软件,具团队合作精神。

2、创意文案--有生花的妙笔及过人的洞察力,思维敏捷,善沟通,工作激情高,有团队合作精神,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3、策划--思维敏锐,对市场的把握前瞻到位。有大型礼仪活动策划或楼盘项目策划案例者优先。

4、客服专员--善沟通,善协调,善于整理客户方案的系统归档,思维敏捷,真诚友善,是连接公司与客户之间服务的桥梁。

以上是针对各职位的相关标准或要求,学历一般要求大专以上。由于广告公司的合作客户是面向各行各业,所以应聘人员各行业知识的储备也很重要。

作为广告公司,大部分招聘的职位都需要现场的测评及考量。尤其是文案和设计--对于文案,主考官会现场出示某个行业的某个产品然后让应聘人员在若干分钟内写出一份文案稿,主考官以此作为评断其水平的一个依据及满意度考察。同样的,设计师则需要现场试机作出一到三份设计图。这些职位对员工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而策划及客服专员则比较注重与应聘人员的现场交谈,从谈话中判定其现场反映灵敏度与解决事情的能力。

作为个人而言,在招聘人才方面我不会刻意地看他(她)学历高低,而是着重着眼于他(她)是否有相关的工作能力或者发展潜力。另外人品也很重要,因为只有优秀而真诚的员工才能给企业以及客户带来优秀而真诚的服务!因此在招聘现场,我们可能会设置一些相关的隐性考题来测评应聘者的综合素质。

秘密1、选定生活方式:马克记得5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故事包含了许多内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自己的未来增加保险系数。下水之前,你先要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以便在事情来临时胸有成竹,而且有逃脱的方法。做出改变生活的积极决定之前,你需要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权衡选择的利弊。

秘密2、保证家庭第一:1984年,参议员保罗.桑切斯被诊断出患了淋巴癌。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他放弃了名望甚高的工作。正像一位睿智的朋友所说,“没有人希望临终前在办公室度过更多的时光”。你可以挣得生活所需,解决财务上的问题--甚至富裕繁荣--但并不一定就要你去扮演工作狂:没有时间去玩玩游戏、修缮篱笆,或者停下脚步嗅一下玫瑰的芳香。

总之,无论是传统家庭还是现代家庭,家庭的意义都跳不开同样的意义:一家人相聚相守,让生命繁衍下去。

秘密3、养成创业习性:想获得成功,你就要养成创业的习性:多才多艺、灵活自如、善于推销自己、精于个人理财、排定事情的优先顺序,而且时刻准备着弃职而去。今天的员工需要有跳槽的心理准备。平均来说,跳槽常常是4到8年一次。将你的创业念头付诸实施前,先经营一两项小产业,对你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它对你的起步、经营、经验积累都有很大帮助。我们把它看作你手中的“王牌”。你可能因为喜欢手中的“王牌”而辞掉工作,也可能为工作的转换做好各种准备。

秘密4、节省每一分钱:也许你不相信,节省小钱是值得的。小钱虽小,增加的速度却很快。假如每天你都成二倍地往储蓄罐里丢硬币(第二天,两个;第三天,四个,八个;一直持续下去),到月底,你的储蓄罐将昂贵无比,因为,里面已经是500万美元--5亿分的硬币。随手节省几分的硬币,能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充分运用积攒的每一分钱--我们照样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心中广博的欲望。

秘密5、投资你的债务:有一则故事到处流传:当声名浪藉的威利被问到为什么要抢劫银行时,他回答道:“因为这里有钱。”威利可能是个恶棍,但不是个笨蛋。他选对了目标。不过如能够到银行里投资,而不是到这里抢劫,事情当然会好些。负债相当于财务上的俄罗斯轮盘赌--枪膛里上满了子弹!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失业、医疗危机、离婚,甚至漏雨的屋顶,就会引发你的财务危机。所以,让债务降到最低是最明智的做法--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你可以为自己省下一大笔财富。

秘密6、规划理财前景:假定你的财产没有巨大的增加、工作生涯中也没有什么一流的投资,但你仍将挣到一笔财产。比如说你和爱人都年方25岁,你们家的收入和普通的美国家庭一样--每年挣到最新估计的数字54910美元。如果你们二人都工作到65岁,即使你们的收入从不增加,也没有过分的生活费用,到头来,你们的收入将超过200万美元。如果你的薪水以3%的比例逐年增长,最后你的收入将超过400万美元。还说什么呢?你成了百万富翁。那么,你如何利用这些钱呢?听任它点点流失,还是善加利用?最好的理财设计师,是你自己。

Ketty怎么也没料到,跳槽后,境况更糟糕。原本安安稳稳地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经理的ketty,薪水不错,工作也得心应手。但一次秘密谈话,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原来,她的上司有了新的职业去向,一家民营企业以重金邀请他去做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而经理也希望合作多年比较默契的ketty能一同过去,并承诺ketty高薪。Ketty在一番深思熟虑后,跟着经理一同辞职了。

但到了新公司后,ketty才发现,公司的氛围和原公司差远了,很多管理制度都不健全,使得人事工作很难开展,而薪水也不象ketty所期待的那样,只是比原公司略高一点。Ketty后悔极了。

安派职业顾问指出:跟着老板一同跳槽,未必越跳越好。如果能在跳槽前请专业职业顾问机构做咨询及职业评估,那么Ketty很可能避免这场职业危机。

根据安派职业顾问剖析,促使ketty跟着跳槽的原因有三:

一、对上司的盲目信任而忽略了对新公司的准确判断,ketty也承认,经理并没有具体介绍新公司,而自己也没有去深入了解那家公司的实际情况。Ketty说,看到经理都决定跳槽了,想来该是家不错的公司;而经理这么看重自己,想把自己也带过去,职业满足感顿时涌上心头,既然是“自己人”了,想来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经理一定会处处提携。

二、同是人事经理的职位,但是ketty对该职位的估计失误

延续人事工作,巩固了ketty跳槽的念头。做了5年的人事工作,ketty坦率地对职业顾问说:如果经理挖她去做别的工作,她也许还会犹豫,但是干老本行,ketty完全相信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ketty对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充满信心。

三、薪水比目前要高

薪水更高,是促使ketty下定决心跳槽的关键因素。职业顾问指出,Ketty把职业发展的标准建立在薪水的高低上,是很片面的。职业讲究发展性,所以,适合自己、又有发展空间的才算是好工作,相应薪水也会随之提升。

职业顾问让ketty做了一份“职业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ketty对现在的工作状态非常不满意。在和ketty的进一步深入沟通后,职业顾问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企业机制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难走上正轨。而ketty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不出来。

ketty原先所在的是一家美资公司,已拥有成熟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ketty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就着重于“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以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共进”的建设,工作多年的ketty,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现在的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没有系统、成熟、完备的管理制度,员工精神面貌也很涣散,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难开展起来。而在制订新的管理制度时,又受到各方面阻力,ketty渐渐感觉力不从心。

职业顾问指出:跟着老板跳槽,越跳越糟,主要还是因为对新公司没有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准确地把握。所以职业顾问建议,ketty赶紧跳槽。

新艾美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外资贸易公司,我们不会在招聘的时候给应聘的人员设计学历的门槛,也不会给他们套上需要多少多少年工作经验的框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实践才是人才的试金石。

招聘一个管理者,我们最注重的是应聘者的凝聚力、承受能力和责任心,我们需要一个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候能冷静处理,并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而他的薪金则体现了他的创新和想象能力,这也是稳定和发展、称职与优秀的区别。

至于招聘一名工作人员,我们则期望他(她)诚实肯干、易于相处。我一直认为好的品质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诚实是不能换取实际的利益,但是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同时,我们是一个小公司,不需要在内部竞争中前进,所以我要求员工能易于相处,只有凝聚在一起,公司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商业的成功大都相似,人们创业的经历却各有各的不同。在IT行业的中下层,不少小人物胸怀创业的理想。徘徊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他们寻找着自己事业上的出发点。他们同样也是IT行业的英雄。

无惧风险:低学历者的第一桶金

尽管改革开放了二十年,但是很多中国人对于创业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这样的认识误区并不是学历的高低可以解决。正如上海一位IT创业者所指出的:“创业的第一步在于勇气,在于预测市场并把握机遇的冲动。”

不少创业者在采访中指出,很多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并不比低学历的人更有创业优势,因为他们的思维在长期的教育中形成了定势。他们祈求稳定,害怕风险。然而,这些创业者的观念真的对吗?IT创业,真的是高学历无用吗?

吴先生自称是在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创业了,刚开始的创业计划也很模糊。“我只是想打工赚一点儿零花钱,于是就去帮人装电脑,后来就慢慢涉足了系统集成,那时市场刚刚起来,做的人不多。”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吴先生赚到了每个月数千元零花钱,然后想到要赚学费;赚回了数万元的学费,又想赚10万元的汽车;买回了汽车,又想要房子。才几年工夫,吴先生回首一望,他已是提前“小康”了。这时他还想把企业继续做大,但是已经遭遇了瓶颈。

“我很后悔,创业时期没有兼顾好学业,大学本科都没拿出来。当时挺爽的,现在吃亏了——几个投资商听到我的学历问题,连谈都不和我谈。”“系统集成市场已经饱和,要继续竞争必须是知识化、管理化,我的能力已经应付不了了。”

吴先生说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现有的公司卖给合伙人。“我要回学校充电,我要读MBA。看着吧,几年以后我要重新创业,一定比现在做得更好。”

低学历的创业人可能在思想上确实少有顾忌,他们能够觉察到市场的动

态,迅速切入市场寻求商机。但是市场饱和后的企业转型和激烈的竞争依旧要依靠高学历,这是市场经济要求创业者必须要考虑的。

创业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目前在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呼风唤雨的第九城市,企业前身也是在系统集成市场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在创始人朱骏的指挥下转型网络游戏,获得了成功。

过来人认为:“有些本事是学校可以教的,有些本领是连学校都教不了的。”不管是高学历、低学历,创业者均应该先在学校把基础打扎实,然后再到IT创业圈里摸爬滚打。“理论联系实际,再加上个人的悟性,三者缺一不可。”

偷师学艺:在打工中积累财富资源

有不少创业者一开始的身份是打工仔,有的人在打工过程中还做到了高级白领。他们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管理和财务;一边整理客户资源和市场信息,还在一边观瞧着市场。按捺不住心头创业的冲动,他们是潜在的IT创业者。

章先生是华东IT培训界的一颗新星,他年轻的身影频频出现在跨国500强的内部讲师行列中。不过三十的他自称经常要给超过自己年龄的老总讲课。“他们都说听我的课是一种享受,很风趣,又专业,听完后大有收获。”学员亲切地称呼章先生为“章老师”,他为此颇为自得。

惟一让章先生感到自卑的是,不管他如何努力,身在培训界,他始终是个IT行业的“边缘人士”。用章先生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看客”,“别人的商业成功看着羡慕,想介入却千难万难。”

“下课后,几个经理拉着我一起去喝下午茶。交换名片后,他们聊的那些商业内容让我大开眼界。我巴不得立刻去注册一家公司,立马做IT咨询。”可是“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起来走原路”。章先生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底气不够硬,还应该在培训业多磨练几年,再积累一点客户资源。

“Networking(关系网络)这东西很不好说。今天他们是你的朋友,那是因为有利益,明天利益没了,或许就翻脸不认人了。”“只有当你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核心价值,才算把握住了客户,才算把握住了市场份额。我都是做培训的了,临到自己创业怎么会忘记这些东西?”

市侩功利的商业氛围与人情冷暖的人际网络有时候是相辅相成,有时候是水火不容。通过师生关系能够将商业管理巩固得非常好的例子,业界也只有北大方正和杭州阿里巴巴等有限的几家。难怪有人感慨,IT创业失败的一半是败在人际关系,IT创业成功做大的几乎都是处理人际利益的“艺术家”。

也有的创业者认为人际关系资源“可遇不可求”,但是在打工过程中学习成熟的管理,学习前沿技术,学习新颖的应用理念,然后通过自己的创新发挥,开辟其它的市场,也能打出一番天地。

陶先生大学毕业后走南闯北,干过不少行当。“我13岁就在安徽农村贩卖饲料,做过记者,干过市场,研究过营销,少说也接触过十几个不同行业。”“两年前我申请去美国哈佛念MBA,人家一看我的简历,很快就批了。我去领事馆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只问了我一句话,你还有什么行业没干过?美国人挺欣赏我这种大年龄的创业者的。”

哈佛回来以后,陶先生去了外资企业做高级管理,因为与外方思路上“不合拍”,他就出来自己办了企业。新企业的思路是为外销农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进入WTO了,外商要找内地的供应商,农村的农产品需要打开外销缺口。毕竟我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不在乎钱,希望能够用我学来的才识做一点事情。”

两面人:工作创业两不误

很多IT创业人是“两面人”,他们既是写字楼的白领,忙碌于自己的固定工作,网络上、电话中他们又化身为企业合伙人,参与不同的创业企业。

主业和副业都能给他们带来滚滚名利。其中,副业与个人创业之间就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虽说全面转型创业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但是他们宁愿选择适当的平衡——不求一朝暴富,只愿平平稳稳。既有固定工作的保障,又能过上一把创业瘾,何乐不为?

据行业内部称,这种“双面人”在与IT相关的咨询业、信息化行业内很多。“他们一方面是掌握各种商业信息的高管,一方面是某个IT实施领域的专家,有学术功底,有商业经验。

“创业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特别难的事,但是他们不希望看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大起大落。这样比较没脸面。”

这类潜在创业者的商业功底不是一般人物可以企及,尤其是他们的商业规划和包装能力,在企业起步的融资阶段常常帮到他们大忙。欧洲某著名风险投资商告诉笔者,他们其实也不愿意过多与精通此道的人谈,“我们彼此都很了解,太了解也是缺点。”

但是他也坦言,很多来自IT中下层的创业计划毫无规范,非常不专业。两百份商业计划中能够挑出一份看得入眼的就很好了。专家建议想创业的IT人少说空话,多看看琳达·品森肖津的《商业计划书详解》。

一般来说,总是创业团队求着风险投资,不过也有例外。宫先生告诉笔者,有人要给他们Team投钱,但是价格谈不拢,于是就谢绝了。宫先生的正式身份是公务员,在政府部门管理网络,但是他在网上的名气更响——他是国内某大型游戏资讯网站的创办人之一,知名游戏撰稿人。

仔细想想,宫先生觉得自己是误打误撞闯入创业大门。除了赚钱之外,运气也是不错。“1998年那时候个人网站多火啊,我们几个朋友合起来做了游戏论坛,后来发展成了网站。期间遇到不少困难,有的人退出了,剩下的人咬牙坚持了下来,网站就一步步壮大起来了。”

现在宫先生的游戏网站广告商络绎不绝,收入足足是正式工作的10倍,但是宫先生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双重身份。“要居安思危,要目光长远。在线娱乐业发展前景还不明朗,我不着急创业。”“撇开那些光环不谈,大家都是IT行业的劳动者,谁敢说我们小本经营不是英雄?”他说。

不久前,一家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人面临职场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是在职业生涯中“自我不知如何定位”。

我不知这家公司的调查结论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职场中有困惑的人绝不是少数。

调查中涉及的“定位”,通俗地讲,大概就是“我现在是不是就应该干眼下这份工作?”“我将来究竟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之类的问题。

有这些困惑,不足为奇,但若被这些困惑困扰,大可不必。

如果为“定位”而感困惑的是职场中人的话,窃以为这种“困惑”尽可以想开点。比起那些尚未“定岗”的失业者来说,有份工作应该感到幸运。当然,“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对眼前的或以后的工作有点想法,又拿不定主意,也属正常。但有一点,却不应该“困惑”,那就是既然眼下在其“位”,就应该谋其“政”,切不可敷衍塞责。就算撞钟,也要撞响。把握今天,对每个人来说是最现实也最要紧的。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潮流,“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的今天,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干一行,干好一行”。谁都希望所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事实上,许多人正在干的工作,十有八九与自己当初的设想不相吻合,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既然“命运”把我们安排到如今这个“位”上,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干好眼前的工作。说不定,你会在干中发现其中的乐趣,也有可能今天的工作会成为你以后重新“定位”的一个台阶呢。就算你明天就要跳槽,把今天的工作做好,这也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纵观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之路是笔直的。再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春风得意的人,谁又知道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曾有过或正面临多少不如意之处呢?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常之人,又何必为眼前的困惑郁闷呢?这或许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段必然经历,我们尽可以去坦然面对。

我不否认职业生涯设计的必要和它的积极作用。但我更认为职业生涯不仅应该“设计”,更应该注重“实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从本质上讲,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干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不断修正自己心目中的“设计”,不过因客观条件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或者机遇不同,最终结果也各不相同罢了。因此,“设计”重要,“实践”更重要。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愿我们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少一点困惑的烦恼,多一点清醒的思考,少一点“纸上谈兵”的设计时间,多一点不懈追求的实际行动,少一点计较眼前的“定位”,多一点着眼未来的“定向”。

献花(0)
+1
(本文系连戏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