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什么是哲学? (上)

 六景楼主 2012-05-21

       一,哲学是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什么是哲学呢?这个问题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颇难回答的问题.其实看似难于回答,但若以哲学史来证明,或许就不是那样困难了。应当说,我们唯有的财富是历史,我们的一切依据都在历史之中。对于“什么是哲学”的探讨,若能以哲学史为依据,得出的结论必定会更为确切,更加翔实。当然,哲学史是漫长且零散的,它不可能将现成的答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需要进行认真地探寻,选取,分析,综合,并在遵循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结论。可见,答案并不是现成的,下面就分四步予以探讨。

          首先,对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如果纵览一下哲学史,看看历来的哲学家都在探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综合,不就可以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了吗?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历来的哲学家都在探讨些什么样的问题?主要有这样一些问题,如:世界,原子,无,太极,道,五行,阴阳,认识,心,天理,理性,良知,空,绝对精神,理念,逻辑,本能,意识等等。看到这样一些问题,你会有五花八门,甚为混乱的感觉。其实若对这些问题予以深思,将不难看出它们的一些共性的特点,这就是:一,这些问题都不是对具体的、个别的事物的探讨,而是在探讨一种具有极大普遍性的问题。二,哲学家们似乎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从中找出最具确定性与最具解释力的问题,是一种终极性的探求。对于这种终极性的探求,有人称之为寻找“阿基米德点”。

          在明确了历代哲学家在探求最具确定性与最具解释力的“最具终极意义的问题”后,有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被尊为人类智者的哲学家,几千年来为什么要孜孜以求地探寻这样的问题呢?这样的探求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既然我们将这些千古的哲人称之为智者,认为他们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那么他们的探讨就决不是如有人所说的只是为了“好奇心”,或只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其实他们是在做着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在进行着对于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那么,这种意义是什么呢?就从两点予以说明。

          第一点,人是一个追求的体系,这种追求既体现在身体需要的方面,也体现在精神的追求方面。人有一种求知追新的偏好,有人称之为求知欲,这就使人注重于对问题的解决,并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于人的这种不懈地追问,有人称之为“穷理”。为什么人要“穷理”呢?这是为了对世界把握的需要。这因为:一,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复杂的结构,不但有表层与内层之分,还有其内在层次的浅层与深层之别。要把握事物,不但要把握其外层,还要深入内层,探寻其潜因,认识其本质。二,世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就形成不同方面与不同范围的相互作用,因此会出现小原因背后会有大原因,大原因背后还有更大的原因。愈能寻到根本性的原因,对于事物的把握也会越加彻底。三,世界的万物都是变化的,只有寻求更具普遍性的规律,才更加有益于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四,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特别是抓住根本,才能构成知识的总体性的体系,这对于人类把握世界来说,将是最为省力与最为经济的。所以,人们总是不满足于认知事物眼前的限度,而要不断地追寻事物的更为终极性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更多的智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智能。这种对于终极问题的探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第二点,任何生命都要依赖自我与外界而生存,只有“认识自己”,把握事物,才能趋利避害,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的有利条件。因此,就需要实现对于自身与世界的“信”。例如,人的生活需要有一个常态的环境,即自已熟悉的,放心的环境。他对于这个环境中的各种事物,都是了解的,从主要方面来说也都是相信而不怀疑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才能感到放心、惬意。这样的环境,即是人用大量的相信,在量的信念的累积中铺设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信,人是不可能很好生活的。例如,当问及人们什么是最危险的事情时?人们常以“盲人瞎马临深池”来形容这种危险之最。为什么这是最为危险的呢?就因为缺少信。当蒙起你的眼睛,你不知前面是何情况时,你会感到心虚,感到心中没底,将难于前行。为什么?因为缺乏信,这对人来说才是最危险的。信对人的重要,当然并非只是一种主体的判断态度,更重要的是包括对于人类自身的认知。这种认知,确定人生的意义,可为人生设立价值标准,成为人类行动的指向和动力,必然也将成为人的精神依托。因此追求确定性的信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古老的追求,因为这是人类心灵的需要。

        对人来说,“信”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对周围事物的信,是最为普通的层次;对于专门问题的信,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而最高的层次,则是具有普遍性终极意义的信。这是最深层的、最具根本性的信,或谓之信仰。

         对于周围事物的最为普遍的信,人们可以凭借经历的积累与普通的学习而获得;对专门问题的信,可以通过专门的教育,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来获得;而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性的信,即大信,或称之为终极性的信仰的获得,却是极为困难的,这就需要借助于大智慧者来为之探寻。谁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呢?哲人,思想家,只有他们才能担当如此之大任。

         终极性的问题既是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人生判断事物的标准,人生一切活动的内在原则。人生若缺少这种信,就将心无定所,心神不定,就象流魂野鬼,随波逐流,无家可归,难有精神之归宿。人不能在一种无明的状态中生存,在缺乏澄明中耗尽自己的生命,必须有信念做为支撑。只有确立了信仰,才会方向明确,步履坚定。所以,信仰就象光明的火炬,会燃起不尽的热情;信仰就象无限的希望,能指引前进的方向;信仰就象精神的家园,使内心更加笃实;信仰就是内在的良知,可感悟人生的使命。

         有人认为,哲学是对于终极性问题的追问,从哲学史中的确可以得到证实;但是,哲学史中也有对具有终极性特点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如后现代主义就反对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并提出了“碎片”理论。对此又当如何地解释呢?

         后现代主义做为上世纪后期的重要思潮,是对西方现代性的一次全面地解构,充分地暴露出西方现代性的缺陷。西方哲学长期对于形而上学的探讨,在不断发掘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远离人类生活的社会现实,许多的哲人为了寻求更深刻的本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结果却越来越感到对事物更深刻本质认识的不可能,所以已经形成了一种专业的孤独,一种“语言的孤岛”。现代主义虽然倡导人的解放、个性解放,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却并没有使人们感到个性的真正解放。所以只有批判“宏大叙事”,解构形而上学,消除物对于人的压抑,才有利于释放人的内在性的冲动;只有注重“碎片”与拼贴,才能突破旧的规范,展现丰富的感性世界。后现代所批判的终极性,重点是指向形而上学与本质主义。对于后现代的这种解构,应予注重的是,是在什么样的终极性问题予以解构。

          其实在此之前,西方的思想家已经出现了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如尼采就提出了“上帝之死”的口号,而海德格尔则提出了“形而上学之死”的理论。上帝与形而上学都是世界终极本质的代名词,这种对物质终极性的批判,对于走向人本主义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对于这种批判,若认为是对所有终极性问题的否定,则显然看问题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

        以上通过哲学史的证明,对“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哲学是对终极性问题的探求。

        以上为第一步。

          二,哲学史中的“转向”问题

          虽然通过哲学史的证明,可以明确“哲学是对终极性问题的探求”;但是,这又有什么益处呢?已列出的终极性问题实在是太多,又如何明确其中哪一个才是最具终极性的问题呢?这就需要进入第二步,从哲学史中获得新的证明。

           如果说哲学史是在不断发展,那么,哲学史的这种发展与其中的不断“转向”,不正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具终极性的问题吗?那么,就让我们从哲学史来看一下,什么才是最具终极性的问题吧。

          在此之前做好两件事是有益的:一,哲学史是漫长的,只有对其加以浓缩,成为一部微型史,才利于看得清楚。二,对于上面罗列的哲学家探讨的许多问题,若加以归类,将更利于理解。对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物(世界);二,心(认识);三,人。这样就形成了三个重要的问题,即:一,世界是什么?二,认识是什么?三,人是什么?虽然所列问题甚多,但不会超出这三类之外。依据这三类做为终极问题的不同,可以分为物本主义,心本主义,人本主义三种。如果说简化有助于使问题看得更为明晰的话,做完这两件事情之后,就让我们从史的角度看看哲学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答案。下面即以西方哲学史为例,寻求对此问题的确证。

          (一)对“世界是什么”的追问 

            西方哲学发端于古希腊,当时许多“智者”以对世界的终极关切,执着地追问“世界是什么”这一深刻的命题,从而开始了西方几千年来对于“存在”问题的不懈探求。这里所说的“世界”主要是指自然界,实质是一种对于物的探求,自此开启了西方哲学几千年来的物本主义传统。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学派。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从水生出来的。而阿那克西曼德则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不固定的物质,叫作“无限”。阿那克西米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爱非斯地方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更善于变化的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人之外的对象物中进行探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人要认识自然,人的感觉可以认识世界,这种认识叫“见证”;“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数。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塞诺芬尼,巴门尼德和芝诺。他们认为,世界唯一真实的是“存在”,并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世界是由“种子”构成的,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

           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是柏拉图,他从苏格拉底的寻求“一般”的方法出发,把这个一般称为“理念”。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对以往的理论加强了分析,从过去的理论中发现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并对概念进行了分类,得出十个范畴:本质,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领有,活动,遭受。这种逻辑思维的分析,对后世知识的理性化产生了重要的的影响。后来的伊壁鸠鲁继承了早期的“原子说”,进行了新的探讨。卢克莱茨的哲学诗篇《物性论》,也对“原子说”提出系统的见解。

         欧洲的中世纪是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其中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是这种物本主义的长期地继续。

    这些在漫长时期进行的深入思考,都是在追问一个问题,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完全是一种对于物的探讨。

   (二)认识论的转向
   自十五世纪开始,西方社会明显地开始转向一个新的时期,狂飙突进的“文艺复兴”对思想风气的骤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物本主义思想虽然仍在继续,但却出现了对于认识问题的重视与深入性地探讨。培根是第一个系统制定关于认识的归纳法的哲学家,他也是经验主义的开山。笛卡尔提出著名的演绎法,是理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他以“我思故我在”的“思”作为立论的基点,进行了对世界物性的演绎推论。这时,伽桑第,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贝克莱,休谟,莱布尼茨等人,前后相继,都对认识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这样,人们在经过漫长年代对“世界是什么”的不懈追问之后,终于认识到,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于是出现了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认识论转向的重要意义是,早期物本主义不懈追问的指向,终于从物转向了人;虽然此时仍然是严格地将人排除在外的。为什么呢?为了达到对世界认识的客观性,而要极力排斥人的存在。人的因素要么是不存在,要么是在远处作为无关宏旨的背景,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不但是重物轻人,而是“见物不见人”。为什么呢?对此美国学者罗蒂予以解释:他们把人心看成是一面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自然之镜”,认为一切错误都来自主体对镜面的污染或扭曲,因而排除主体的干扰,保持“心镜”的洁净是科学哲学的根本任务。这种认识论的偏执性在于:一,将人排除在所认识的世界之外,其所认识的世界是一个无人的,残缺的,不完全的世界。二,在认识世界时排斥人的因素,是一种无人的认识论或旁观者的认识论。

   这种转向当然没有至此而止步,而是在逐步地转化之中。对从物到人的过渡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康德。

   康德宣称其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认识的方式和限度。康德的哲学被称为是“哥白尼革命”。什么是“哥白尼革命”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学说将原本的“地心说”确定为“日心说”,即由原来的地球中心论,改为太阳中心论。这是确定宇宙中心的根本性的大变革。康德认为世界是“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世界的根本性。他认为,人的“先验意识”才是更为根本的,所以是“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是主体性张扬的重要里程碑。他的学说无疑将对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不但在费希特,谢林与费尔巴哈的思想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对现代哲学,如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与英美的分析哲学,都起到奠基的作用。当然,此时物本主义仍有强大的影响力,如坚持柏拉图路线的黑格尔,就以“绝对精神”而构造出新的“理念论”。

   西方哲学认识论的转向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西方哲学走上了一条“科学主义”之路,二是开启了对于人的探讨。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他们都构建了庞大的思想体系。这种庞大的体系既体现出人对物思考的极大的智慧,把物本主义推向了顶峰。但是物极必反,同时也开始了物本主义逐步走向下坡的衰败。这种逐步地衰败,在现代哲学中得到更为充分地显现。

   (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西方现代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人本主义哲学的勃然兴起。当然这并非是说物本主义理论已经完全不存在。科学主义就是物本主义的新的形态的继续。科学主义是袭承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是一种新逻辑主义。前期是实证主义,后期是分析哲学,是一种逻辑本体论的物本主义哲学。

  从现代哲学看,由于人本主义的勃兴,人本主义哲学的份量已经超过了物本主义,因而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被统称为人本主义的哲学,是以两种方式出现的,一种是延续前期的传统之路的继续开拓,另一种是径直的对于人的论证。

   直接对于人的论证,认为人是世界的本体与本质,只有人才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大胆而有力的突破,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之论。它的代表人物有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依德等。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而“世界是我的表象”。尼采是叔本华思想的继承者,他的哲学是“超人哲学”,其理论基础是“权力意志论”。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认为,哲学的责任就是要摆脱以往只能处理死的,机械的世界,必须抛开科学思想的习惯,而要对实在的,活的世界进行研究。他强调人的本能,提倡直觉。弗洛伊德从人出发,突出人的本能,以“性”作为考察一切人生问题的基础。

   延续前期传统之路指的是胡塞尔,他继承康德的思想,创立了“现象学”。胡塞尔认为,哲学要成为科学,必须探索人类知识的“阿基米德点”,而且这种出发点必须是“彻底的”,他认为这就要转向主体与自我。他以更为缜密的论证,确立了作为根本的“先验自我”。这一理论以严密的“科学性”的论述,符合于西方注重理性的文化习惯,所以产生较大的影响。随后以现象学为基石,出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哲学,舍勒的哲学人类学与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等。

   以上通过对于微型哲学史的快速浏览,从哲学发展的不断“转向”中,可以使我们明确,经过物本主义,心本主义之后,哲学最终转向了人本主义;也就是说,人本主义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哲学史的发展所得出的结论。所以,依据哲学史的证明,对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哲学是对人生的终极性问题的探求。

   是为第二步。

           三,物本主义的终极意义

   对于“哲学是对人生的终极性问题的探求”的结论,从哲学史的史实看,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可能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一结论,是以先确定“哲学史是发展的”这一前提得出的;难道哲学史必然就是发展的吗?而不可能是例退的吗?正如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有人就认为历史并不是发展的,而是在倒退的。如有人就提出历史是由黄金时代、而白银时代、而青铜时代、而黑铁时代,是在不断地在倒退。如果哲学史不是发展的而是倒退的话,这样的结论还能说是正确的吗?

   其实,即使确定了哲学史是发展的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能说是理由完全充分的,仍然需要依据哲学史进行深入地论证。

    在进行这种论证时,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为了使文章不至太长,不能对所在问题皆予论证,仅以物本主义为例说明。二是,由于哲学的天穹群星璀璨,历代哲人甚多,著作丰富,所以只能予以总括,选取极少的方面,这也是不得已。当然,为了使问题更为全面,对物本主义的终极性的意义,还是应当做出肯定性的说明。下面就说一下,物本主义所以成为终极性问题的原因。

   在古代世界的各个民族中,初民对于世界,认识与人的问题,都曾有过多样的认知,其中对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却给予了最大的关注,这是为什么呢?物本主义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重要思想,它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作三点说明:

   (一)从人的来源来说
   从顺序来说,世界先在而人类后有。正是由于自然对万物的化育,人类才得以生成,所以确定世界是人的根本,从来源的顺序来说是顺理成章的。

   古人把天地称之为阴阳或乾坤,即含有性别之寓意,喻之为父母,是自然化育万物,而人在其中焉。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中,大自然起到了双重的作用,一是支持,二是制约。人类在自然的支持与制约的双重作用下,也在进行两种活动,一是追求,二是逃避。不追求则不能生存,不逃避则蒙受灾难。最终的结果是,在延续与变异的交互作用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既然视天地为人类之父母,人则为自然之子,父母自然就是根本。所以认为自然是根本,是合乎情理的。

   (二)从人对自然的依赖来说
   人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所以对于世界的把握是极为重要的。不探求世界是什么,人将无法生存。所以,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对于人来说不只是重要的问题,而且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人之肇始,忙碌于天地怀抱之内,奔波于荒山野原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循四季轮回,顺日月交替,或物类繁盛,或风雷骤至,不禁深为大自然的丰富与力量所震摄。由于对自然神秘的仰慕,人匍匐在自然的面前,深感自已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崇敬自然的神力,祭拜天地,成为最为重要的事情,成为国家之大事;祈求上苍保佑、自然的赐福,以表达人生的最大冀望。思自然之理,探自然之道,成为最大的学问与至高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以美好的颂歌赞美自然、以崇敬的礼仪祭奠上天、其至不惜以人殉来取悦天地众多的神祗。这一切在远古的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是至高无上的事情。在这样的时代,物本主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所以,物本主义成为人类最早的智慧是合理的。人不但为自然所化育,而且依自然而生存,这种依赖是不可须臾离开的。离开自然,即无立足之地,离开空气,阳光,水,食物等,生存将难以为继。也就是说,人是无逃于天地间的。这种对物的依赖,极易形成以物为本的思想。

   (三)从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来说
   人要依赖自然,人的一切活动就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违背自然规律不但将招致烦恼,而且可导致灭亡。物是人类存活的基础,获取物以满足需求决定了人类进化的全部指向。动物为了不断地增长摄取外物的能力,“用长废退”、适应淘汰、造就了各种奇特的本领。人的利器是理性,人运用理性既使人的需要得到更大的拓展,也使人对自然的依赖更为加强。

  人是可以认识世界的,正是由于人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从而鼓舞了他们不断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及规律。世界不但是人类认识的依据,也是人认识的重要的标准,即要符合世界,就应实事求是。所以客观性,真实性,切合实际等,都是为了达到与物相符的要求。而主观性,虚假性,脱离实际,违背事实,则被认为是与物不符的认知的错误。这些要求与错误的判定,完全是为了依赖自然获得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说,能不能以物为依据,将决定做事的成败,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整个的认识论都是围绕这种认知的依据而展开。所以物为根本的思想,也是遵循规律的要求形成的。

   从上三点可以明确,对于“世界是什么”的追问,确是人类极为重要的终极性问题,因此历代哲学家的探讨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追问仍然将因为需要而不断地继续下去,不但不能忽视,反而应当加强。尤其是科学的发展,必然性地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但是,从以上三点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完全是为了人而获得重要的意义。显而易见,人的问题才是更为根本的,应当是最具终极性的问题。

    从上面简略的说明可知,“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对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却不是最具终极性的问题。

  以上为第三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