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梦想是内心最深的渴望和召唤,怎么也丢不掉。无论走了多远,最后,都还是要回来。 ——题记 我并没有准备说什么心灵鸡汤式的励志口号,这也不是个惊心动魄或者美满的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它虽然曲折,却也不算什么。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这故事的结局还未定,才显得更让人期待。 下面,我就开始了。 姑娘小Z今年八月即将满二十岁,是个普普通通的姑娘。生活并不是电影,有梦想的人并不会发光,出场的时候也没有背景音乐。所以从她身上谁也看不出她内心有对于一个梦想赤诚的坚定,以及这份坚定铸就过程的曲折。 小Z第一次清楚的意识到这个过程,是在读一本叫做《西藏一年》的书的前言的时候。 作者在前言里写到了自己自小对于西藏的情结,中间的背离以及最后的回归。这让小Z回想起目前为止自己短暂的人生,并且意识到自己对于心中梦想,也是一样的。 ![]() 小Z的梦想就是写作。对于小Z自己来说,这句话说出来并不像看起来这么容易。 小学以及更小的时候,小Z非常喜欢写东西。她一个周末就可以写出好几页信纸的小说。如果宽容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勉强可以称为小说的。她喜欢饱满的感觉,尽管她那个时候可能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她总是把每个字之间的间隙都压到最小,一整张纸应该可以有一千多个字。她也喜欢把一张纸分成好几个部分,就像报纸的排版一样,循规蹈矩的一大张纸让她觉得看起来很无聊。现在回看起来,她那个时候已经在考虑阅读时候的感受了,就像她现在经常做的这样。不过那个时候她一定不知道。 她也非常喜欢把自己的故事带到学校给同学们看,有时候得到鼓励有时候没有。但她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哪怕只是给别人看。记不清是几年级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作文兴趣班,在那里她写作的欲望被无限喂养。虽然那个时候,她并没有想过这件事会是她的梦想。她那时的梦想还是做个医生。 如果这故事就这么顺顺地发展起来,那么也就太辜负生活了。 所以,小Z顺理成章地在初中完全和她膨胀到快要带着她飞起来的写作欲望断绝了关系。戳破这个漂亮的大气球的是一种叫应试作文的东西和一个凶神恶煞的语文老师。这两者的组合显然不需要花费你们过多想象力就能够知道他们是怎么搭档起来干净利落地消灭了一个小孩子脆弱的原始的渴望。在那段时间里,小Z把一切需要写的作文视为最大敌人,哪怕只是几句话的那种。 但在那段时间里,拯救着梦想的微弱火苗的,是小Z家里书柜上一排又一排的书。阅读和写作是难舍难分的密友,只要还和其中一个保持着热情的联系,那么离另一个也不会太远。 就这样,小Z升上了高中,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她人生中最重要时光。她去到的地方,救活了那时她自己也不知道它存在的梦想。 那是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有美好的人。十七八岁的年纪原本就是梦想最好的溶剂,这对小Z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年纪,施展魔法是比在其他时候更容易的事情。 一些带着青少年特有的细致情绪的看起来又伤感又BlingBling的漂亮文字,一些青少年时期共有的美好经历,和一个让你欢喜让你忧最后痛彻心扉的人,这些成分倒在一锅叫做青春的魔法药剂里,最好再加上一些肯和你一起发疯又各自拥有才华和真心的朋友,“嘭”的一声,魔法烟雾退散,梦想最初的样貌就出现了。从那时候起,小Z开始了疯狂的记录,她的心沉睡了好久,做了好多梦,醒来的时候,都想要一一说出来。 但别忘了,无论什么时候,故事都会有反派角色出现,来阻止主角前进的脚步。尽管有时候这些反派不是坏人,只是大家住的国度不一样而已。这个故事里的反派相信也出现在非常多其他的故事里,那就是爸爸妈妈。 小Z的爸爸妈妈被她狂热的举动吓到,又或者说被她狂热举动带来的结果吓到,那就是,考试名次倒数。然后,爸爸妈妈做了非常符合爸爸妈妈逻辑的事情,撕掉了小Z的很多手稿,又扣压了其他的。 然而最大的敌人也随即出现。小Z这个时候已经是个心智慢慢成熟起来的姑娘,当她开始考虑未来的时候,一个叫“高考”的怪物就出现了。小Z知道自己必须得妥协。于是她第二次和写作暂别。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她真切地感觉到了生命被抽离的痛楚。这痛楚让她确定,这是她深爱的事情,这件事情属于她的生命,她要继续做下去。 然而事情永远不是那么容易。到了大学,小Z才发现,半年的荒废让她已经写不出来像样的东西了。而更要命的是,她曾经深爱的人,已经走出了她的生活,她不再被那样的悲伤所笼罩。她的MUSE,她的灵感源泉,她的初衷,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梦想就这么“啪嗒”地掉了下来。到那个时候,她才开始用自己的脑袋开始思考,当不能为了自己,为了某一个人而写的时候,什么才是梦想更好的支柱。是的,这个时候她已经不会再想到放弃,尽管这个时候她对什么都是迷茫的,但唯一确定的是,她要这个梦,她要做这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做五月天的乐团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并不是插入广告。) 而庆幸的是,就像《牧羊少年的炼金之旅》里所说的,小Z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以她有一整个宇宙的帮助。这当中非常重要的人,除了已入土或者还活蹦乱跳的各位伟大作家之外,就是小Z学习哲学的父亲。到了这个时候,小孩子和大人终于住进了同一个国度。在这样的关怀下,她迅速地成长起来,找到了更为重要和深刻本质的东西。 而之后她也发现,虽然还看不清未来的模样,但再也没有什么敌人可以让她投降。 走过了这样曲折的路,她已经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到了今天,她也就终于可以深吸一口气,言之凿凿双眼坚定地说出:“我的梦想就是写作”这样的话。你看,这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吧。 我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就是我没错。 你知道,在生活一帆风顺春风得意的时候,会有很多渴望,但只有陷入迷茫的绝境时,内心真正的声音才会出现。 简桢曾经这样形容写作,她说:文字之于我,难舍难分。它在我的人生境遇最坏之时降临,却带我往最好的方向走。 梦想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我还记得在大学暑假的某个夏日午后,和妈妈躺在席子上看着电视。我和她说起对于写作的热爱,她抓起我的手,说:“是的呀,你知道吧,你小时候抓周就抓的是笔呀。” 那个瞬间我忽然语塞,夏日的蝉鸣慢慢地将一切淹没。平静而开阔。那个时候,我想:真正的梦想是内心最深的渴望和召唤,怎么也丢不掉。无论走了多远,最后,都还是要回来。最后,还是回来了呀。 这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故事,只能算是小小心灵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或许实在微不足道。而且未来也不知道会怎样。 但是,它终究变成了值得期待的故事。 有些人已经回来了,而有些人还没有。 但我希望你已经,或者至少是即将,踏上归程。 |
|